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牙弓宽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宽度关系及牙弓形态特征.方法唇腭裂组为23名第二恒磨牙已萌出的已经完成唇腭裂修复的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均为男性;选择23名年龄与唇腭裂组患者相匹配的第二恒磨牙均已萌出的正常(牙合)人作为对照组;制作牙(牙合)模型、记录颌间关系、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各部位宽度并计算牙弓各段宽度与第二磨牙间宽度比,统计分析为两样本T检验.结果 (1)52.1%(12人)的患者存在后牙段的反(牙合),另外13.2%(3人)的患者宽度的不调累及双尖牙段及以前的牙弓.(2)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除第二磨牙外各段间牙弓宽度,均小于正常(牙合)人,差异有显著性;(3)上颌牙弓除第一磨牙远中尖外,其余各段宽度与第二磨牙的宽度比均显著减小,差异显著.(4)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下颌牙弓各段宽度正常.结论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修复后上颌牙弓发育受到明显影响,牙弓缩窄明显并以尖牙双尖牙区显著,后牙反(牙合)发生率较高;上颌牙弓从后向前渐进缩窄,牙弓呈尖型.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牙弓形态、咬合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用石膏模型对38例乳牙列期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上下牙弓形态、咬合关系做对比分析,发现这些患者在乳牙列期就有上颌骨发育受限、上牙弓左右侧不对称及下牙弓有增大趋势。而唇腭裂早期矫正对上颌骨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成年患者的上颌骨形态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采集3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成年患者上颌骨数据,应用SimPlant11.04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定点,建立三维坐标系,验证标记点的可重复性,测量标记点到三维坐标平面的距离.应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个居中的标记点中,A、ANS显著偏向健侧(P<0.01);14对患健侧标记点的非对称率(Q)显示,INM’与INM 、SNM’与SNM、SPr’与SPr在到矢状面S的距离存在明显不对称畸形,而其余多数点在三维方向上无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骨与正常人的主要不同是在前后方向上存在发育不足,患侧上颌骨错位较健侧明显.结论:应用螺旋CT及SimPlant 11.04软件三维测量上颌骨形态的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各标记点到坐标的三维距离,可用于评估患者患、健侧上颌骨的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4.
李巍然  马宁 《口腔正畸学》2003,10(3):109-111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间横向关系以及正畸治疗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 对84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和上下颌颌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对36名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60.7%的患者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的不协调,双尖牙区较易受累。(2)在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不调的患者中,双侧后牙反(牙合)者为60%。(3)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的尖牙、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的宽度均有显著增加,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不显著。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宽度较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加显著。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宽度的发育受到明显的限制,牙弓间横向关系不协调的比率较高,以双尖牙区为主;正畸矫治扩弓的重点应在双尖牙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磁力扩弓正畸治疗唇腭裂患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选择32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进行磁力扩弓和固定矫治。制取患者治疗前、后和保持2年后的数字化模型,拍摄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锥形束CT。对上颌各段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和牙根长度进行测量。结果:磁力扩弓后,上颌各段牙弓宽度以及上颌基骨宽度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增加最显著(P<0.01);保持2年后牙弓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扩弓后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根长度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力扩弓和固定矫治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扩大唇腭裂患者的上颌牙弓宽度,获得尖窝交错咬合关系和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牙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弓型是对牙弓形态的完整描述,包括牙弓大小和形状两方面。—般认为牙弓型受基骨结构、牙萌出顺序、口周肌肉系统及口内功能力的影响[1] 。在颅面部生长发育过程中,软硬组织结构的改变会持续影响牙弓型;同时不同的种族、地域、历史年代,牙弓型有很大差异。现就近年来有关牙弓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一、牙弓型方程早期阶段,牙弓曲线被描述为椭圆形、抛物线形、U形、两端固定的链形,并用多种曲线匹配数学模型来重建,如抛物线方程、十椭圆方程、链形曲线方程,圆锥截面曲线方程[2 ] ,但都未能对成人牙弓型作出完整准确的表述。Stanle…  相似文献   

8.
正常(牙合)的研究是错(牙合)畸形诊断的基础,本文通过对89名南京地区正常(牙合)人恒牙(牙合)模型的牙弓弧形长度、牙弓垂直长度、牙弓宽度、腭盖高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了正常(牙合)人的均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唇腭裂修复术对下颌骨形态和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非唇腭裂患者(非裂患者)作为A组(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13.10岁),19例单侧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作为B组(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11.57岁),17例双侧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作为C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12.50岁)。在正畸治疗前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下颌骨的形态和位置,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3组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单侧唇腭裂患者与非裂患者在ANSMe、SNB、BaNPog和CoGo-MP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CoGo、GoGn、CoGn、SGo和NMe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双侧唇腭裂患者与非裂患者在GoGn和SN-MP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SNB和CoGo-MP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唇腭裂修复术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偏后,下颌体长度减小,下颌支高度降低以及下颌骨向后、向下旋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Goslon Yardstick评价系统来评价替牙列期和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的差异,为继发牙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患者取牙模型并根据牙列情况分为两组,替牙列期组(n=18)和恒牙列期组(n=22)。用石膏模型,对其牙弓关系行Goslon Yardstick等级评价,并对不同牙列期组间的Yardstick等级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替牙列期组中,22.2%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2.72。恒牙列期组中,40.9%患者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属于GoslonYardstick等级4和5;Goslon Yardstick均值为3.46。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恒牙列期比替牙列期上下颌牙弓协调性差,治疗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三维扫描技术分析不同牙弓形态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寻找有统计学意义的测量指标。方法:选取上颌模型100例,将样本按不同牙弓形态分为尖圆形组、方圆形组、椭圆形组。通过三维扫描将牙列模型转化为计算机三维数据,测量上中切牙唇面至上尖牙连线距离(IIC)、双侧上尖牙牙尖之间的距离(ICW)、双侧上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之间的距离(AW)。结果:不同牙弓形态组两两之间IIC值、IIC/ICW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尖圆形牙弓与方圆形及椭圆形牙弓之间ICW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IC、ICW、IIC/ICW这3项测量指标对牙弓形态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畸后牙弓形态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4例正畸患者作了1~4年的观察,发现有34位患者矫治后弓形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稳定性较差,有复发到治疗前弓形的倾向。据此作者认为治疗的目标最好以治疗前的个体弓形为基准,在临床上很有必要对标准弓形的弓丝作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西安半坡出土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颌骨的相关研究,了解该时期人的牙弓特征.方法:选取保存较完整的上颌骨94个,下颌骨98个.对牙弓进行三维测量,并对牙弓形态进行观测.结果:报告了该批次标本上下颌牙弓形态的各项测量数据及非测量性状的观测结果.牙弓形态主要以椭圆形为主,Terra牙列指数分析上下牙弓均大于现代人,上颌牙弓宽度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人类颌骨演化积累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9例矫治前后牙弓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和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不对病例矫治前后牙弓变化的规律。方法。对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三组159例治疗前后研究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1治疗后,扩弓组6-6宽度增加;关隙组3-3长度,牙弓长度、3-3宽度减少;拔牙组3-3长度增加而牙弓长度,基骨长度减少,6-6宽度减少而基骨宽度增加。2治疗前基骨宽度关隙组〉扩弓组〉拔牙组;治疗后3-3长度关隙组〈扩弓组〈拔牙组和3-3宽度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地区504例成人前牙牙冠形态、牙弓前部形态,前牙的覆Ye、覆盖、前庭沟的深度进行了直接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结果为口腔修复临床恢复牙列的正常形态、前牙的正畸、美容、人工前牙的设计、有牙颌托盘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牙弓形态的预测及分析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开发一个实用性的牙弓形态的预测及分析系统。方法 利用Pentium350、128M计算机,在WINDOWS98环境下用Borland Delphi5.0语言进行研制、开发。结果 该系统具有:(1)提供牙弓形态的预测以及间隙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以及疗效分析的客观性;(2)具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的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了操作的人机互动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3)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结合头影测量分析使对患者的牙弓形态的分析更加科学化,提高了模型测量分析计算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论 该系统可适用于口腔正畸临床诊断;牙颌、颅面的正常发育特征和错He形成的机理研究;矫治过程中和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的跟踪研究,并探索其矫治机理,同时在临床和科研上也是一个良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测量分析了成都市部分幼儿园279名正常乳牙颌儿童的牙弓长度、宽度及牙弓弧长,计算了乳牙冠/牙弓宽度指数、乳牙弓弧长与乳牙冠总宽之差、乳牙弓弧长与恒牙5-|-5牙冠总宽的差及恒尖牙间宽与乳尖牙间宽之差值。结果表明乳牙期牙弓的生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乳牙弓中存在间隙、乳牙弓弧长内足以容纳10个后继恒牙。这充分说明只要加强预防保健工作,保护乳牙的牙数、牙体完整从而保持牙弓长度、宽度、牙弓弧长,对于预防牙颌畸形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下颌牙弓关系的协调性,并与亚洲和欧洲几大著名唇腭裂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为唇腭裂继发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和序列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52例UCLP患者治疗前的记存模型,按照Goslon Yardstick 评价系统和Eurocleft三分类法进行牙弓协调性评价。与中国台湾长庚医院、日本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6所唇腭裂治疗中心(A~F)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中心UCLP患者Goslon Yardstick平均等级为3.75 ± 0.93,Goslon Yardstick等级为4的患者最多,占36.5%,59.6%患者属于差及较差的等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及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的结果相接近(P>0.05),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患者的牙弓协调性差(P<0.05)。结论 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差。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UCLP患者,上下牙弓协调性与台湾长庚医院、东京大学医院、欧洲唇腭裂D治疗中心接近,比其他5所欧洲唇腭裂治疗中心牙弓协调性差。  相似文献   

19.
宋芝春  段玉贵 《口腔医学》1997,17(4):181-182
本文通过对33名恒牙列早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和同龄正常青少年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术后患者上颌骨生长严重受限,位置明显后缩,下颌骨位置后移并顺时针旋转,一定程度上代偿了上颌骨的发育不足,但上、下颌骨关系仍严重失调,呈现典型的安氏Ⅲ类骨性凹面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腭裂畸形本身及修复术对牙弓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 应用牙颌模型CT扫描测量系统,对比分析正常(牙合)成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均已修复组以及腭裂未修复组成人患者牙弓形态特征.结果 腭裂术后组上颌牙弓各段宽度、牙弓前段长度均显著小于未手术组(P < 0.01);未手术组上颌牙弓前段宽度、上下颌牙弓长度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 < 0.01),而上下颌牙弓后段宽度大于正常组(P < 0.001).结论 腭部裂隙对上颌牙弓发育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牙弓前部裂隙邻近的区域,腭裂手术是造成上颌牙弓宽度缩窄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抑制了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