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嗣纪要》内容及学术思想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嗣纪要》,明医家万全著,为《万密斋医学全书》之一种,笔者曾为之校注。该书现存两个版本系统,一种为五卷本,早刻于明代,另一种为十六卷本,始见于清·顺治间万氏五世孙万达的刻本。十六卷本虽然卷数增多,但是内容却比五卷本少五分之一。大概万达等人刻书时,未曾得见已刊行于世的五卷本,或者认为其不合适,是以据其旧藏底本另刻成十六卷本。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女科著作中,“十月受胎图”在《广嗣秘书》与《产科》两书中均被收录,这说明该图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对妇女妊娠的描述大多符合人体胚胎学生长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广嗣金丹》是清代岭南医家何守愚所编的妇儿科著作,该书强调积德寡欲在求嗣种子中的作用,强调经期调治对女性养生及治病的意义,强调慎用稳婆,重视情志、劳逸等因素对孕产的影响,重视用药安全,讲究药物产地与炮制,儿科辨治重护阳气,并善用外治法治疗儿科疾患。该书对于普及当时民众的妇科、产科、儿科知识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现代中医临床的诊治调护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开展计划生育的科研工作中,有必要将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关于晚婚、避孕、绝育及优生方面资料做一整理,以便在科学实验及临床观察中作为参考,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持召开的《黄氏圈论》研讨会于2003年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五楼会议室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中医临床研究者、医学史和中医各家学说研究者、中国古典哲学和民族医学、民族文化研究者陆广莘等12人。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主任医师诸国本主持。  相似文献   

6.
广嗣药枕治疗肝郁型不孕症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方法:香附、柴胡、青皮、木香、川芎、枳实、砂仁、陈皮、玫瑰花、合欢花、夜交藤、白菊花、白芍、丹皮、益母草、淫羊藿等。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作成药枕。每昼夜使用时间不短于6h,平时保持枕面清洁,经常翻晒。治疗结果:用药枕6个月后受孕者为治愈共26例;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未受孕者为显效共25例;自  相似文献   

7.
《河南中医》2006,26(12):25-25
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论文写作》修订工作会于2006年10月31~11月2日在合肥·安徽中医学院召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张年顺编审、裴颢编辑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教材原主要编写人员有丛林编审(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宗华研究员(安徽中医学院)、靳琦研究员(北京  相似文献   

8.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清·长洲人。著《张氏医通》(以下简称《医通》)十六卷。是书采集历代六十余家的著述,参考用书凡一百三十种,其於志学之年即留心是道,稿经十易,历五十余年,在“桑榆入望,历世颇多”之后才著成,可见不是随意所为。无怪乎刊行以来,流传极广,影响较大。崇尚经旨广纳群言《灵》、《素》、《金匮》均为中医的奠基性著作,临床医家无不致力于此。《医通》首列《灵》、《素》病机,次则《金匮》治例,以冠诸篇,再取法朱丹溪、薛立斋、张景岳、王肯堂诸家,于文辞质奥者,略加详释;理明辞畅者,胪列其说;自无新意,便不赘述。不惊人之美,不掩己之短,不拘守一家,“一切晦滞  相似文献   

9.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生于南宋时代,金之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他在临证中接触了较多脾胃内伤病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内经》、《难经》等学术理论影响下,又接受了张元素“养胃气”的家法,于1249年著成了《脾胃论》,成为“补土(脾胃)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
《神农本草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神农本草经》辑本主要源自《集注》朱书内容,因而讨论它的积极意义实际上也就是《集注》朱书的积极意义。个人体会,《神农本草经》辑本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神农本草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辑本<神农本草经>的积极意义和<神农本草经>的不足之处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京编委扩大会议于1987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在京编委和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部分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以及经常为本刊审稿的专家、教授以外,本刊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24日,乘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东风,《中医教育》第六届编委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宣布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担任新一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担任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振民教授、原《中医教育》主编乔旺忠教授以及来自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编委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编委会委员王伟主持。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2月26日,春城大地正值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吉林中医药》暨《长春中医学院学报》第二届编委会,在有关单位的热情支持与协助下,在我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省卫生厅厅长鲁安平、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苗洪范以及长春中  相似文献   

15.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医《方剂学》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方剂学》教学应重视药物配伍的讲解;重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的分析;重视介绍方剂的毒副作用及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重视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用法的强调;重视方剂的歌诀记忆;重视方剂之间的联系对比;重视形象生动教学。  相似文献   

16.
脾阴学说是中医脏象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对其均有论及,而仲景开创了其临床证治的先河,有关治法,垂范后世,指导临床,迄今不衰。 在生理上,五脏皆分阴阳,脾脏亦可分之。“阴”为有形的物质,“阳”为无形的功能,“阳化气,阴成形”,作为功能表现的“阳”须基于有形的物质“阴”才能发挥作用。脾阳主运化,使五脏六腑生机旺盛,脾阴主营血,有濡润之功,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皆受其滋养,脾阳赖脾阴以生,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完成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的重要生理功能。脾气是这一生理功能的体现,脾气包含脾阴、脾阳两方面功能。脾阴介于阴阳之间,似气的血,与其它脏腑之阴有别,是阴精共性与脾脏个性相结合的体现,但就其本质而言,脾阴乃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上,脾阴虚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表现为: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而微数。一般多由于饮食劳倦、久病虚损,长期脾胃失调,以致气血内伤,水谷不化,津液不充。临床以阴气两虚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将《内经》中有关治则的论述,综合归纳为平调阴阳,整体论治;明辨标本,权衡缓急;详审病机,辨证论治;注重摄生,提倡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以治则指导立法;以治则指导制方用药等7个方面。认为其内容对指导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丹溪手镜》作者朱震亨,字彦修,元、金华人(今浙江省义乌县)。生于公元1281年,卒于1358年。因其倡:“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号称“滋阴学派”,是金元时代四大名医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卢世秀  王凡 《河南中医》1996,16(1):11-12
《伤寒论》禁忌初探卢世秀北京首钢总医院门诊部(100041)王凡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主题词《伤寒论》;禁忌《伤寒论》中明言“不可汗”、“不可下(攻)”、“不可吐”、“不可灸”者有34条、38处,明言“不可与某汤(方)”者有18条、19处...  相似文献   

20.
《邯郸遗稿》(下简称《遗稿》)为明·赵献可所作。赵氏是历代研究命门学说卓有创见的医家之一。《遗稿》就是从妇科角度对命门说加以阐发的著述。赵氏医著颇多,但至今流行于世的仅《医贯》而已,其他多已散佚。据《浙江通志》、《宁波府志》、《鄞县志》及《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关于赵氏医著名录大致雷同,均无载有《遗稿》一书。《己任编》及《医宗己任编》内一再提到赵氏此书,如杨乘六注云:“郁以《遗稿》未经付梓,故虽以博极群书之东庄亦未见而云然耶。”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亦载云:“赵氏献可,邯郸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