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总结10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血肿清除术后短期再出血的16例患者资料,其发病率占同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7.2%,其中12例行再次血肿清除术,死亡2例;4例行保守治疗,死亡2例。全组共死亡4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并指出:①首次术中止血不彻底:④术后血压剧烈波动;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足导致再出血的因素,且以前二者最常见。并例举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认为再出血一经确诊即应再次手术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溶栓后继发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2例不同部位脑梗死溶栓后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其中早期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8例,单纯经额定位锥颅软通道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5例,经额定位锥颅软通道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减压后再开颅9例。结果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8例患者全部死亡,单纯经额定位锥颅软通道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例全部存活,经额定位锥颅软通道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减压后再开颅9例患者,6例存活,死亡3例。结论早期经额定位锥颅软通道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减压后,经积极纠正凝血后,再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脑梗死溶栓后大量基底节脑出血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双腔引流管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再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及预后。结果术后随访33例,ADL分级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4例,Ⅳ级1例,Ⅴ级1例。死亡9例。结论自制双腔引流管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直接引流颅内血肿,具有加强引流效果、注药方便、有效防治再出血、颅内逆行感染及引流管脱出风险,其预后较单腔引流管引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7~84岁,入院前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12小时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这些患者均再次行开颅手术,其中5例行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均存活。结论微创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但应注意适应证的掌握,防止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枕骨开窗血肿清除术,7例行脑室外引流+环枕减压+血肿清除术。结果6个月后按GOS标准评估预后,死亡4例,重残3例,恢复良好14例。结论早期动态CT扫描和积极的手术干预是降低自发性小脑出血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5例,术后再次出血23例。结果23例再出血患者中,15例选择再次手术,5例保守治疗,3例自动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4例能生活自理,16例致残生活不能自理,3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术前评估患者颅内血肿状态、控翻血压平稳、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加强术后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65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资料,与非继续出血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收缩压高、凝血功能障碍、血肿形态不规则、丘脑出血、慢性肝肾病、长期酗酒,服阿司匹林、华法令,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者易于出现继续出血。结论合理控制血压、保肝,调节凝血机制,停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避免过早大量使用甘露醇,及时止血是预防脑出血继续出血的有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2例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7例行穿刺引流血肿(3例行一侧脑室穿刺引流,10例行血肿加脑室穿刺引流,11例行血肿穿刺引流,13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结果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术后生存率分别为70%和78.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8.6d和24.8d。结论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恶化的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87例临床症状恶化的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 ,在第 2次CT定位后 ,即采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行血肿粉碎引流或血肿 脑室穿刺引流方法清除血肿。结果 血肿清除率达 70 %~ 90 %。引流时间 2~ 5d ,平均 3d。死亡 8例 ,病死率 9 2 0 %。结论 微创治疗脑出血继续出血 ,清除血肿可靠 ,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脑疝患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21年12月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脑疝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通过早期血肿抽吸及尿激酶溶解引流清除血肿,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1例,4例患者转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6个月后ADL分级,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 早期血肿抽吸可以作为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脑疝患者的首选手段,病情不缓解再行开颅手术治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3): 12-1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又出血的效果。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33例,术中经额叶沿基底节区血肿长轴穿刺,术后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结果导航系统误差为(1.12±0.34)mm。手术血肿清除率为(52±21)%,使用尿激酶后24h血肿清除率为(70±11)%、48h血肿清除率为(78±9)%。术后再出血率为3%(1/33)。术后随访3月,良好13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额叶沿血肿长轴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能够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留管时间、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B超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B超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39例患者采用实时术中B超探查的方法,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术中B超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23例,其中同侧脑挫裂伤灶脑内血肿5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4例,对侧脑内血肿3例,对侧硬膜下血肿1例;多发性血肿11例。患者治愈12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4例,死亡率17.4%(4/2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应首先考虑迟发颅内血肿的存在,并行术中B超扫描,迅速定位血肿的部位,及时手术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显微外科治疗重型脑干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指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4例出血量5~18ml、GCS评分4~7分的重型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经36次显微手术全部清除血肿,其中16例经颞下锁孔开颅手术。术后7d内清醒4例,其中2例GCS评分5分的患者,术后第2天即恢复部分意识。术后死亡3例。31例随访6月~3年,生活能自理4例,部分自理9例,清醒但重残5例,微弱意识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应用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可明显改善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2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对其中24例发生再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再出血发生在术后6h内12例,术后7-24h8例,术后25~72h4例。再出血的发生与术前、术后收缩期血压的变化明显相关(P〈O.05),而与舒张期血压无关。24例患者,治愈好转19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4例。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但手术应在再出血6h后、积极控制血压的条件下才能减少再出血的风险,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口服抗凝剂(OAT)的使用增加,目前OAT相关脑出血的发生率较20世纪90年代相比10年间增加了5倍,其病死率高达67%,自发性脑出血病死率为30%~55%.OAT相关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2%.在世界范围内,OAT相关脑出血的发病率是不应用OAT的7~10倍.文中主要从OAT相关脑出血的流行病学、遗传学、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影像学特点及最新的治疗策略等进行文献分析,侧重于传统OAT与新型抗凝剂的对比,并且对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Anticoagulant-related hemorrhage in acute cerebral embol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ve patients with nonseptic cerebral embolism of cardiac origin are reported in whom early anticoagulant therapy resulted in clinical deterioration or death from frank hemorrhage into the acute infarct. In each patient an initial CT scan excluded the presenc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 second CT scan, after clinical deterioration had occurred, documented frank hemorrhage into the infarcted zone. All five patients had large infarctions in the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 and three patients were mildly hypertensive. Four patients received heparin within 36 hours of their stroke and one was on warfarin at time of the embolism. Clinical deterioration occurred after intervals of several hours (2 cases), 5-6 days (2 cases) and 30 days (1 case). In only 2 patients was anticoagulant activity excessive at time of clinical deterioration. This report illustrates the danger of early anticoagulant therapy of acute nonseptic cerebral embolism, particularly in the setting of large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NAMIE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SWCEH)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LBF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NAMIEH组38例、SWCEH组45例与LBFEH组51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组患者术前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14 d出血量、GCS评分、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14 d出血量及NIHSS评分均依次明显降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依次明显升高,且组内任意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MIEH组、SWCEH组再出血、血肿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LBFEH组,NAMIEH组再出血发生率(10.53%)、血肿残留发生率(5.2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均明显低于SWCEH组(P<0.05)。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可能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状、破入脑室、术前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NAMIEH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SWCEH及LBFEH,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合并糖尿病、术前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等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立体定向碎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7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碎吸排空、术后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SA-602型脑立体定向仪,在CT引导下进行血肿定位,使用Backlund排空针次全排空血肿,置管辅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其中6例因术后再出血,行开颅清除血肿。结果术中死亡1例,死于脑动静脉畸形(术前未获诊断)大出血。余69例出院时,预后良好27例,中残18例,重残13例,死亡11例。幸存的58例被随访6~24个月,其中良好32例,中残19例,重残6例,死亡1例。结论立体定向碎吸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微侵袭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有效控制术后高血压,防止再出血、坠积性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 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窦骨瓣开颅术。结果 术中见顶骨凹陷性骨折7例,颞顶骨骨折15例,其中骨折线跨上矢状窦12例;上矢状窦出血12例,骨折板障出血3,导静脉及硬膜血管出血4例;术后24~72 h多次复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完全清除,无再出血。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 采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能有效地止血并处理上矢状窦损伤,同时避免上矢状窦受压,术后再出血风险低,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01—2018-06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穿刺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出血组18例,未出血组70例,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GCS评分及糖尿病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及肝脏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均为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后血压、首次抽吸量以及肝脏疾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处理,对预防术后再出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