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评估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包括CRVO和BRVO的疗效。方法:观察了从1996年1月-1999年5月我院250例RVO患者氩激光治疗组120眼(CRVO42眼,BRVO78眼)和对照组130例(CRVO46眼,BRO84眼)的临床资料,并从视力提高、眼底好转、眼底FFA复查好转、病程恢复时间四方面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氩激光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病程缩短。结论:氩激光治疗对CRVO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建伟  惠延年  张鹏 《医学争鸣》2000,21(4):S49-S51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方法 对 5 6例 (5 6眼 ) RVO患者进行了 FFA,并随访了 33例患者的视力变化 .结果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与分支静脉阻塞 (BRVO)的视网膜循环时间 (RCT)均有延长 (P>0 .0 5 ) .CRVO的 RCT与追踪观察视力的关系呈显著性负相关 (P<0 .0 1) .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 2 6例 ,其中视力在 4.0以下者 16例 ,2 6例中合并小动脉闭塞者 10例 ,追踪观察视力 9例在 4.0以下 .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的 10例患者 ,视力均在4.0以上 ,4.5以上者 5例 ,其中 7例未合并侧支形成 .结论 CRVO与 BRVO均有明显的视网膜末梢循环阻滞 .CRVO的RCT短者视力预后好 ,有无灌注区形成及小动脉闭塞者视力预后不良 .黄斑区及时有效地血液回流是 RVO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20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行氩激光治疗,对照组106例行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6周、32周视力、眼底、视物变形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1-8周时视力提高88%,对照组提高44%;治疗组眼底好转86%,对照组46%;治疗组视物变形好转82%,对照组好转46%;32周时对照组疗效接近治疗组,32周复发率治疗组9%,对照组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治疗能在短期内恢复中浆患者的视功能,缩短病程,降低中浆的复发,激光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46眼)RV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3眼,经药物治疗3眼,全视网膜光凝治疗1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2眼,经药物治疗3眼,行局域性视网膜光凝术29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1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的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7眼,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眼(75%);激光治疗39眼,视力无明显变化者30眼(65.2%),视力下降者12眼(26.1%).结论 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以药物、激光光凝为主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杨胜信 《中外医疗》2013,(24):46-47
目的探讨关于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堵塞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26例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并且讨论治疗的效果。结果激光治疗之后视力提高99眼,占78%左右:没有变化者16眼,占12.6%;视力下降者11眼,占9.4%左右。FFA示激光治疗之后有效有99眼,其中CRVO39眼,BRVO60眼。视力没有变化的16眼中,CRVO12眼,BRVO4眼。视力下降的11眼中CRVO8眼,BRVO3眼。结论激光对于CRVO治疗是有效的,因此激光治疗是控制视网膜静脉堵塞病症病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62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眼,治疗组采用氩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视力、眼底情况.结果 激光治疗组在术后各个随访时间达到治愈的病例数均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激光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是一种治疗中心性浆膜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32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532激光治疗2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23例随诊3~21个月。结果其中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视力预后良好,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改善不明显,缺血型视力预后差,激光治疗可防止或治疗新生血管形成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voascular glaucoma,NVG)。25例均有不同程度疗效。结论532激光治疗RVO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定期随诊以及行眼底荧光造影以随时观察疗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veinocclusion ,RVO )是常见的眼底血管病。本病病程缓慢 ,常持续半年到一年以上者 ,常因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 ,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1] 。笔者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月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早期RVO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 2 5例 (2 5只眼 ) ,其中男 17例 ,女 8例 ;年龄 4 9~ 75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15~6 0d ,平均 32d ;所有病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 ,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 9例 ,视网膜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到本院就治的128例BRVO患者(共132只患眼)实施激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100眼视力提高(75.76%),32眼视力不变(24.24%),86眼视力0.5以上(65.15%);87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100.00%);82眼黄斑水肿消退(87.23%);88眼视网膜无灌注区消失(95.65%);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 激光治疗BRVO,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使黄斑水肿快速消除,提高患眼视力,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静脉阻塞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8眼)RV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0眼,经药物治疗7眼,激光治疗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7眼,经药物治疗13眼,激光治疗8眼,手术治疗6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1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药物治疗21眼,有效13眼(61.9%);激光治疗11眼,有效8眼(72.7%);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光凝术6眼,总有效率为100%.结论: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以药物、激光光凝、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与母儿血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7例中、晚期妊娠要求引产患者,10例早产及78例孕足月自然分娩患者进行了母血及胎儿脐静脉、脐动脉血中TSH、T3、T4的测定。结果:TSH值在母血及胎儿血中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T3值在胎儿血中与母血中比较,显示低T3血症,T4值接近正常母体水平。结论:测定母血中的甲状腺激素,可动态观察不同孕周甲状腺激素变化,可及时发现胎儿低甲血症。  相似文献   

12.
以8-氯茶碱作为内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咖啡及其3种去甲基代谢产物--副黄嘌呤、可可碱和茶碱的方法。这4种物质可以在一个固定相柱子上被同时分离;流动相为甲;0.1mol/L磷酸二氢钠(30:70)(V/V);流速:0.8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74nm。实验表明这4种物质的最小检出量均在75ng/ml,并具有较好的线性、重复性及较高回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胃癌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MDR细胞系SGC-7901/VCR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上述5种生物碱的细胞毒活性及对MDR的逆转效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R逆转效果最好的贝母素乙对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Hoechst荧光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贝母素乙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SGC-7901和SGC-7901/VCR细胞的增殖,在非毒剂量下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降低P-gp表达。贝母素乙联合5-氟尿嘧啶(5-FU)给药可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凋亡细胞cleaved caspase-3呈高表达。结论 贝母素乙具有作为胃癌MDR逆转剂的潜力,其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gp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优化设计及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生物材料为载体,明胶为分散剂,span-80和tween-80混合液为微乳液,根据微粒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包封率、载药量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结果与结论: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纳米粒表面圆滑,分布均匀。正交设计效应曲线图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搅拌速度、溶剂挥发温度、聚乳酸与褪黑素投药比、壳聚糖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在30℃,1000r/min搅拌速度,搅拌时间45min,m(褪黑素):m(聚乳酸)为1:5,V(Tween-80):V(Span-80)为5:1,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条件下,可制备成平均粒径为45.84nm,包封率为38.33%,载药量为8.35%的褪黑素载药纳米粒。  相似文献   

15.
HepG2 细胞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较高GSH含量和GST活力的肝细胞系。方法:将HepG2细胞在0.1,0.3,0.5mg/L浓度的CDDP间歇作用下传代12个月后得到三种稳定的CDDP耐药细胞系HepG2/CDDP0.1,HepG2/CDDP0.3,HepG2/CDDP0.5细胞的GSH含量和GST活力,结果用显著性t检验方法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诱导刺激后的子代HepG2/CDDP0.1,HepG2/CDDP0  相似文献   

16.
对“癘”“”“痱”“”“脪”“瘘”等6个疾病词及其相关词汇进行考证。主要利用佛经音义相关材料,结合历代辞书、文献材料,与《汉语大字典》相关条目进行比对,补充了某些疾病词的书证,增补或订补了某些词的义项,纠正了某些词的注音及释义,明确了某些词之间的字际关系,并据此对《汉语大字典》中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条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68例依赖输血的透析患者(醋酸盐血透32例,碳酸氢盐血透24例,血液滤过12例)。治疗前 Hb 52.7±8.0g/L,Ht19.4±2.2%,血清铁蛋白>100μg/L。rHuEPO 治疗剂量150~300 u·kg~(-1)/周,静脉推注。当 Hb>100~120g/L,Ht>30%~35%时将 rHuEPO 减至维持量。疗程6.2±4.3个月。所有患者经 rHuEPO 治疗后不再输血,Hb 和 Ht 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39例 Hb 净增大于60g/L,Ht 增加大于10%,分别占治疗病例的57.4%。结果表明,rHuEPO 剂量为150~300 u·kg~(-1)/周是安全有效的,副作用远较国外报道为低。  相似文献   

18.
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男性生殖激素方法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MAIA)法测定男性生殖激素的方法学性能作临床和实验室评价。方法:将本法与放射免疫测定(RIA)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MAIA法测定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的线性分别为0-150IU/L、0-200IU/L、0.5-55ng/L、0-250ng/L;最小检测量分别为0.3mIU/ml、0.25mIU/ml、4μIU/ml、4μIU/ml;批内CV<4%,批间CV<8%,平均回收率偏差<5%,互感率<3%;与RIA法比较,两法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6、0.8550、0.8512、0.9831。临床质控观察60d,质控稳定;成年健康男性(n=95)血清FSH、LH、T、PRL的参考范围分别为:0.25-10.18IU/L、0.33-8.95IU/L、0.54-11.11ng/L和8.77-33.43ng/L。结论:用MAIA法测定男性生殖激素,方法灵敏,结果可靠,先例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通过检测雄性大白鼠体内 FSH、LH 及 T 和雌性大白鼠体内 FSH、LH 及 E_2的水平变化,研究了磁场对大白鼠生殖功能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静磁场为2000GS 的旋磁作用下,这些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作者认为这一结果提示,磁场对大白鼠的生殖功能无不良影响,因而对磁疗技术在临床推广使用上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PCR技术同时做淋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三种病原体体外基因扩增,对确诊淋菌性尿道炎及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双重感染,可在5h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