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收的3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155)与对照组(n=15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NT-proBNP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再入院率、不良心血管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84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睡眠障碍、血管性水肿、上腹不适、乏力)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血清学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高于治疗前, LVESD、LVEDD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LVEF(51.14±5.23)%、SV(57.22±4.12)ml高于对照组的(41.29±4.36)%、(50.45±3.16)ml, LVESD(45.12±2.54)mm、LVEDD(58.33±2.09)mm低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待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心功能、脑钠肽、血压、肾功能、疗效等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及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t=4.11、3.62、3.23、4.34、3.51;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0/50),高于对照组的1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衰,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 mg,每日2次,2周后加倍至5 mg,每日2次,4周后维持剂量10 mg,每日2次;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为100 mg,每日2次,4周后加倍至维持剂量200 mg,每日2次;2组患者均给予休息、限盐、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E、AngⅡ、ALD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参比组与试验组,各50例。参比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参比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比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参比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参比组的84.00%(χ2=5.982,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开始纳入病例的时间定在2023年5月,截止到2023年11月,共收集300例,均在我院心内科门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使用缬沙坦胶囊治疗为对照组(150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为研究组(150例),对比各组治疗有效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血压数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67%比对照组77.37%高(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0.05),其中,研究组LVEF比对照组高,研究组BNP比对照组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值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对比缬沙坦胶囊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心内科、荣军二科收治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袢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每次100 mg,每天2次,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酌情增减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次200 mg)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LVEF、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MLHF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无效3例,占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上海医药》2012,33(11):26-27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26例,在使用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口服,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比较用药前、治疗后8周心脏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8%,无效3例,占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片段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74例为CHF组和26例健康对照组,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采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工作组推荐的标准,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将CHF患者分4个亚组: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5例、Ⅳ级20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Ⅰ~Ⅳ级)及26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统计学方法以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对照组和CHF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分别为(161±114)和(466.6±8.65)、(559±88)、(1359.52±408)、(5114±2535)pg/mL,CHF组各亚组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NT-pro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②心力衰竭组患者按LVEDD分两组,LVEDD≥60mm组16例,LVEDD<60mm组58例,前者血浆NT-proBNP水平[(5812±2354)pg/mL]显著高于后者[(1008±607)pg/mL,P<0.01],而LVEDD<60mmC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CHF组LVEF<40%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3059±2558)pg/mL]显著大于LVEF>50%患者([562±177)pg/mL,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48,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935,P<0.01)。结论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心功能状态及左心室重塑有明显的相关性。NT-proBNP的检测可对不同程度的CHF患者进行评估,对指导CHF治疗、评价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范婷婷  何非  王晓晨 《安徽医药》2019,40(6):618-621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对照组予缬沙坦口服,出院30 d后门诊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二次住院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出院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入院前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结果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改善出院30 d后的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7.
朱志栋  孙韬 《中国医药》2014,(2):149-153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心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6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CAG、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分为3组: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98例(MI组),本组再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Ⅳ级分为4个亚组;未经历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84例(CAD组);CAG正常患者87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GDF-15浓度.分析GDF-15与NYHA分级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结果 MI组平均及其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CAD组血清GDF-15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622(888,1 995),983 (808,1 501)、1 614(810,1 825)、1 940(1 837,2 063)、3 905(3 690,4 019),945(856,1 000) ng/L比798 (728,873) ng/L] (P <0.05).MI组平均及其各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NYHA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4(158,857),233(105,552)、278(133,716)、790(636,1 490)、4 665(3 712,5 442) ng/L比121(108,134)ng/L]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F-15水平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1,P<0.01),与血清LVEF呈显著负相关(r=-0.936,P<0.01).GDF-15与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其下面积分别为0.804、0.795(P <0.01).GDF-15的最佳临界值为1 086.38 ng/L时,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93.6%.结论 GDF-15是一个新的冠心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诊断标志物,能够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评价该药抗心衰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血脂康,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ELISA法与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血浆HS-CRP水平与LVDd呈正相关(r=0.31,P〈0.05),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体液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参照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治疗显效29例、显效率为59.18%,有效10例、有效率为20.41%,无效10例、无效率为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检测10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结果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NT—proBNP、hs—CRP和e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NYHAI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NT—proBNP是诊断CHF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可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提供诊断依据,且其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