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视力、眼压、房角粘连、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开放部分粘连房角,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68眼),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眼压明显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 54例(5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3 d及1、3、6、12个月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急性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慢性组),均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急性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组中央前房深度、慢性组中央前房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中央前房深度与慢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显著,特别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钟文金  李梅 《贵州医药》2023,(1):100-101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小梁切除术,n=28)和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n=58)。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变化、前房深度、视力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前方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降低,扩大其前房深度,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84例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观察组视力(0.08±0.03)与对照组的(0.08±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P=1>0.05)。术后,观察组视力(0.61±0.16)高于对照组的(0.5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4.68±6.46)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18.35±6.25)mm Hg,前房深度(2.32±0.49)mm高于对照组的(2.00±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眼压及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较术前视力均升高,眼压均下降,且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B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优于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眼压以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共有46例(86眼)门诊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选本研究.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眼)和对照组(44眼).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以及小梁切除手术实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眼压以及视力的相关影响.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57%(33/42)、优良率为90.48%(38/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7%(23/44)、70.45%(31/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眼压以及视力得到明显调节,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之后实施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眼压,恢复患者的视力,安全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散光度、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散光度分别为(13.0±2.1)mm Hg(1 mm Hg=0.133 kPa)、(0.8±0.2)、(0.7±0.3)D均优于对照组的(16.4±2.5)mm Hg、(0.6±0.1)、(0.8±0.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均优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疾病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降低眼压,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201-20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均分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其中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而研究组则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力、眼压、中央房前深度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觉改善,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52例(5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6.50±6.20)个月。结果53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随访眼压(14.26±3.20)mmHg,比术前用药后眼压(19.56±3.3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78±0.36)mm,增加到术后(2.83±0.28)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2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平均眼压相比较手术前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以增强视力、降低眼压、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1、0.1-0.4患者数量明显比术前少,0.5-0.8、0.9-1.0患者数量比术前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42例(42只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注意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42眼中37眼(88.09%)眼压控制在21 mm Hg以下,其余用药物可以使眼压维持正常水平;35眼(83.33%)术后视力包括矫治视力≥0.3,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勤  朱卫星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82-248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方法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采取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均优于术前(t=11.37、10.27、10.8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和前房角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ā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的眼压和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散光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对散光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42-243,24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角性青光眼38例(43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眼压显著下降,前房深度显著提高(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矫正视力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显著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分别为(96.52±8.24)°、(3.25±0.15)mm、(15.63±2.4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99.89±6.52)°、(3.06±0.19)mm、(18.79±3.58)mm Hg,视力(0.82±0.29)高于对照组的(0.6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临床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压状态以及房角开放度度、中央前房深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点及区别。方法 对15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手术治疗,而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病人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在150例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实验组在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眼房角开放程度等方面均好于观察组,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表明上述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来说,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非常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