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刺合谷穴后效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针刺合谷穴引起的脑功能的时间变化规律,探索针刺后效应作用.方法 用改进时间簇分析(modified temporal cluster analysis MTCA)方法对针刺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针刺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结果 针刺合谷穴引起了脑功能的变化,MTCA方法得到了针灸过程中脑功能变化的时间曲线.结论 MTCA方法对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探索针灸后效应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ging,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即时的、无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探究针刺穴位后脑功能激活区产生的效应机制中。目前研究表明,多数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针刺经络腧穴的脑激活区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将对2003年以来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经络腧穴的脑活动效应的关系做一概述,以期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整理出目前最新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有关针灸作用机制与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奠定基石出。  相似文献   

3.
<正>针灸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因其适应证广、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而广受推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目前所掌握的唯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适于在活体上进行动态针刺的中枢机制研究。本文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经穴的脑功能激活情况,以  相似文献   

4.
针刺中渚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针刺中渚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在中渚穴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中渚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中渚穴主要引起扣带回、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传统医学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探讨未来应用前景。通过fMRI对穴位特异性、针刺机制、针刺效应观察等几方面的文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针刺腧穴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针刺效应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相关性。因此,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针刺外关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外关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外关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邵媚媚  刘智艳  曹琳 《山西中医》2011,27(9):54-55,57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穴位与神经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大脑特定皮层功能有关,针刺的信息既可以直接影响脑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脑功能的调节而影响其他系统,大脑是穴位和靶器官之间发生效应的关键枢纽。蹦.RI在科学、临床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针刺作用机理、针灸的神经系统机制方面也作了大量研究,现就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近10 a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 agnetic resonance im aging,fMR I)技术进行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现状。通过穴位特异性、针刺镇痛、针灸疗效等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FMR I证实了穴位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②针刺的镇痛效果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③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关。因此,fMR 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刺后溪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针刺后溪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6位健康志愿者的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后溪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后溪穴主要引起扣带回、岛叶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中渚后溪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针刺中渚穴、后溪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住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中渚穴和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中渚穴和后溪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中渚穴和后溪穴主要引起扣带回、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晶  彭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336-339
功能磁共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可以对大脑的高级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其出现为针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功能磁共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复习近十年来针刺干预弱视的电生理研究文献,从视觉电生理角度总结了针刺干预弱视的作用机理。资料表明针刺防治弱视与通过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纠正视网膜功能,增强视觉神经细胞生物电活动,调节视环境紊乱,改善视神经传导,激活视觉皮质相应区域的作用密切相关。但总体上针刺干预弱视的电生理相关文献较少,其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针刺治疗脑出血(ICH)继发性损伤的相关机制.归纳发现针刺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抑制凋亡、激活自噬、抑制铁死亡、减轻氧化应激、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脑循环、调节神经递质含量、促进血管新生等多种途径治疗IC H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the brain mechanism research speeds up for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pain. Currently, in the relevant articles, the brain mechanism research in chronic pain focuses on musculoskeletal system diseases, in which, the rigorous controlled designs has been adopted in the most of researches and the effect verification has been predomin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rain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effect is mediated by brain area, nerve circuit or brain network related with sensory, motor,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un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prospective thinking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dual-directional transfer between the relevant brain mechanism research and clin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 Moreover,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tervention scheme are prospected while the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s promoted in pain rehabilitation widel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the brain mechanism research speeds up for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pain.Currently,in the relevant articles,the brain mechanism research in chronic pain focuses on musculoskeletal system diseases,in which,the rigorous controlled designs has been adopted in the most of researches and the effect verification has been predomin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rain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effect is mediated by brain ...  相似文献   

16.
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针刺在临床中治疗该类疾病获得较好疗效,且目前已开展一系列的作用机制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近10年针刺对膀胱功能生理和病理调控的机制研究,分析总结针刺在神经递质表达与释放、逼尿肌自发收缩活性、传入神经兴奋性、细胞凋亡以及脑内神经元活性等方向的作用特点,发现针刺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效应机制对膀胱功能起到良好调节作用; 但亦发现近年相关研究更侧重于对逼尿肌自发性收缩的调控,涉及高位中枢影响的研究较为空缺,而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因此建立多学科、多维度交叉的研究模式,将更有助于探索针刺的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江润  毛珍 《光明中医》2016,(21):3218-3220
电针疗法对治疗功能性便秘目前临床运用较广,并显示了较佳的临床疗效。综合近几年电针治疗功能便秘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的探讨,对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和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同时指出了当前临床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临床研究方向和细节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以便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刺疗法作为传统中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广泛优势,临床疗效明显。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epsia,FD)在现代人生活中发病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机制探究不明确,药物滥用等原因,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动力,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功能得到恢复,改善患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多种症状,这为临床选取和运用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近10年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机制进行整理,以期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科学化的依据提供参考资料, 为临床制定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合理治疗方案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弱视机理研究的文献,从视觉微循环、视觉电生理、神经递质及因子、视觉中枢角度分析了针刺对弱视的影响,表明针刺可以通过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视网膜功能,纠正视环境紊乱,调节神经递质及神经因子,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改善视神经传导,激活大脑视觉皮层相应区域的作用,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