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与发病关系的理论,其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推测每年气象特点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的关系,反映出病候受五运六气周期气候变化的节律性影响,该学说是从整体出发,把诸多要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并着重强调对多因素的调节,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指导和提高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后人在应用五运六气学说时往往畏于其学说繁杂不知道如何简化之,而致此学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简化此学说的方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分析出生时的先天运气禀赋与心系疾病罹患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吉林省珲春市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共5年逐日门诊病例资料,运用SPSS22.0软件,首先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各系疾病罹患数量在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内是否有差异,其次选取罹患数最高的心系疾病数据,将心...  相似文献   

3.
杨楠  汲泓 《光明中医》2020,(24):3893-3897
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不同时期运气格局的角度对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并整理数据库中近40年有关运气理论临床研究的文献,总结不同时期运气格局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运气理论与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点,研究表明不同时期运气格局与疾病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绝大多数研究未比较分析先天运气和后天运气对疾病的影响性,未比较不同地域相同时期的运气格局与同一疾病的相关性。综合分析不同时期运气的作用,兼顾不同地域气候特征的影响,形成系统的运气理论与疾病的关联体系,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不同运气体质禀赋差异对过敏性结膜炎(AC)罹患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眼科诊断为AC的患者病历,根据患者的出生日期推算出五运六气,包括岁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综合运气、五运三纪,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80份病历,其中男性257例(44.31%),女性323例(55.69%)。平均年龄为(31.20±18.35)岁,年龄分布以10~19岁居多,共141例(24.31%)。(2)岁运分布情况:岁运分布以少徵(70例,12.07%)和太角(70例,12.07%)最多,岁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五运分布情况:主运分布以少商(75例,12.93%)最多,主运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55,P=0.008);客运分布以少角(72例,12.41%)最多,客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六气分布情况:主气分布以阳明燥金(119例,20.52%)者最多,主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相似文献   

5.
五运六气预测不是机械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对五运六气学说存在一极大误区:认为该学说是仅仅根据年干支就推断该年的气候和疫情。有些盲目崇信运气者力图证明这一观点,而反对运气者加以驳斥的也是这一观点。其实,《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五运六气有常有变,有未至而至,有至而未至,有至而太过,有至而不及,有胜气、复气之异,有升降失常之变。若把五运六气看作六十干支的简单循环周期,仅据天干地支就去推算某年某时的气候和疾病,这样的机械推算显然是不科学的,是违背《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精神的。古代有些医家反对的,正是这种胶柱鼓瑟的“五运六气”。  相似文献   

6.
黄洁春  黄洁丽  熊苗 《光明中医》2023,(6):1146-1149
麦门冬汤始载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的一首运气方,其作用主要是泻火益金培土,适用于“岁火太过”的六戊年(戊戌、戊申、戊寅、戊辰、戊子、戊午)病证的方剂。笔者在运气规律的指导下,运用六经辨证的思维,临床上应用麦冬汤治疗诸多案例,均取得良效。此类患者多病在阳明,属于火热烁金,运用司天麦门冬汤,以清热益阴,抑火救金,培土制水,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何年用方,需具体结合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特点,天人合一的思维始终贯穿治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精神类疾病发病与岁运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无明显发病诱因的精神类疾病住院患者4387例的发病岁运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卡方检验和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其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和分离性障碍3种精神类疾病均于土运不及之年发病人数最...  相似文献   

8.
探析五运六气的治则治法,认为运气学说是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根据运气胜复、三因制宜、疫气性质等治则,确立逆从、郁证、药物偏性等治法,对临床防治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星 《中医药学刊》2010,(5):1076-1078
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疫病及杂病两个方面。其中以疫病的研究为主,除了大量对SARS的回顾性研究外,也有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回顾及预测方面的研究。杂病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根据发病时间的规律探讨其与发病的关系,二是对患者出生及胎孕期的运气气化特点分析,探讨其对患者生理病理体质及发病证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之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和恒动观为指导思想,而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运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治疗学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多年研究学习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并灵活运用运气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发病与出生日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运气理论对7 589例肺炎患儿出生日期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肺炎患儿出生在秋季、天干为丙、岁运为木运、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司天为少阳相火者最易发病;出生在冬季、天干为己、岁运为金运、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太阴君火、司天为太阴湿土者最不易发病,两...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19年运气特点,发现初之气、二之气春行冬令,注意疏利少阳、温阳不忘宣表畅里,三之气风气偏胜则平肝疏风,四之气湿热交争注意清热利湿健脾,五之气燥湿交替则或温阳或利湿,终之气冬行春令应注意预防温病。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应"以辛调上,以咸调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20年运气特点,发现2020年金运太过,上半年多火,下半年多燥。从运气相合的角度分析应以气为主,运次之。由六气而言,初之气需注意散寒清热,疏利少阳;二之气应注意里热炽盛;三之气需注意"两火叠加"的问题;四之气宜健脾利湿;五之气应预防温病;终之气清肺疏肝兼清内热。在防治疾病的同时要"故岁宜咸以耎,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  相似文献   

14.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11,28(3):177-179
从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运主病和风、寒、暑、湿、燥、火六元;精、气、津、液、血、脉六气,形成邪气脏腑病形,病理生理病机链的角度,探讨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病机,见病知源,辨证论治,为推进微观辨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所论之郁统称为五郁,且多重视对木郁达之等五郁治则的阐释和运用,却忽视了对五郁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认为运气七篇对五郁的论治已初成体系,即初起郁之微时,安其运气以预防,折其郁气以治疗,资其化源为治中之防。且五郁之时各有不同,郁极乃发,出现先兆,而后有物候、气候变化,人应之而有病候。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和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18年运气特点,发现全年仅五之气的时段体感较为舒适,初之气需预防温病,二之气、三之气时段注意"寒包火"的问题,在清泻里热的同时要疏散在肌表的寒邪,四之气和终之气应健脾利湿。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应遵循"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五运、六气、客主加临等方面分析2023年运气特点,发现2023年火运不及,上半年凉燥,下半年多热。从运气相合的角度分析应以气为主,运次之。由六气而言,初之气需注意健脾利湿,辅以疏肝;二之气应泻南补北,滋水涵木;三之气宜疏利少阳;四之气需温肾健脾清心;五之气应条达肝胆,兼清肺;六之气清心补肾。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刘完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理论精义,其撮《黄帝内经》之枢要,详论五运六气之理;图文并附,假令类推释五运六气之理;临证应天时五运六气之需,诊病切脉,定衣饮药食之宜,补充脉诊内容及明确用药原则的同时,传承了五运六气理论之学,扩大了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吉林省长春地区冠心病患者运气先天体质因素,即受孕时的五运六气属性分布特点及差异对人体先天体质的影响.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地区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的18 137例冠心病患者受孕时的五运六气属性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卡方检验.结果:吉林省长春地区冠心病易发人群受孕年干岁运属性依次为:壬年、癸年、己年、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