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民凯  韩福谦  陈娜  马伟凤 《中国中医急症》2023,(8):1474-1478+1495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方学家,率先提出了“六经源自辨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等重要学术思想,指出经方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病。笔者基于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思想探析外感发热的经方治疗,分别从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方面论述外感发热的六经八纲方证治疗,总结外感发热常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治疗外感发热方证要点,并举例说明,以期精准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所谓“经方”乃古代经典之方,经验之方,一般称仲景之方为经方。笔者从医多年,对经方的应用效果颇有感触,确实为祖国医学之精华,辨证施治之最佳作品,以其千锤百炼、疗效卓著而传世,更以其组方配伍严谨而著称,充分体现了辨证思维的全过程,是中医治病最精彩的乐章。如小柴胡汤治伤寒中风少阳证,药仅七味即具透达邪热、和解表里、  相似文献   

3.
经方治疗肿瘤疾病不是辨病论治,也不是某一经验方,而是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肿瘤患者体质差异变化较大,呈现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发病机制,临证需辨清方证,辨明六经,结合病因、病机合方治疗,从而达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医辨证论治也趋于多元化及多维化,在临证处方时,经方与时方产生碰撞与融合。传统中医辨证思维提倡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而审证求因,对症用药,对病用药,提高治病的靶向性。结合临床实践,笔者提出“以脉诊为中心,经方为龙头、时方为龙尾,专病专药靶向治疗”的辨治方略,即以脉诊为参,以经方为主,时方为辅,在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靶方与靶药治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处方时全方位的关照疾病的用药方略,为提高中医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耀光教授治病提倡方证对应.其治疗冷淋认为辨方证是辨证的高级阶段,临床治疗疾病喜用经方之法,药量则不拘泥,辨证施治,最重病机.王师此处应用甘姜苓术汤加减,即注重冷淋之肾阳虚、寒气客于下焦之病机,治以温通阳气,散寒渗湿.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一部将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其包含的思维方法及辨证方法极其丰富。张仲景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不仅通过六经、八纲定性定位的方法来把握疾病实质,而且在定性定位过程中应用了大量定量辨证的方法,规定出了不同的证候类型。所创立的方剂,因其药味少、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被后世医家誉称为经方。纵观仲景用经方治病的思维方法,是“有是证而用是药”,追求汤证相应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理瀹骈文》充满了辨证论治的思想,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作用,其辨证论治的原则出自内治法,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以八纲辨证为外治辨证论治的总则,提出"三焦分治"和"脏腑辨证"的外治辨证论治方法。其方药以膏为主,膏源于经方,并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8.
经方药物精简,力专效显,但入门及临床应用存在难点,现列举经方的应用现状及目前的对策,并结合经方治病特点及四诊合参在经方治疗中的应用,通过阐述仲景脉法,指出经方与脉法相结合的诊病方法是使用经方诊病的特色,认为脉诊能提高方证相合的准确性,当临床不能获得"有是证"时,将脉诊作为切入点寻找辨证的关键。脉诊与经方相结合的诊病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伤寒论》历来常被称作仲景治外感病、寒病专著,但愚以为伤寒之"寒"为病机之总括,统涉六经,六经有寒热偏性,每经亦复有寒热,古今不乏医家熟用伤寒方于各类内伤、寒热杂病,效如桴鼓。《金匮要略》中单列"胸痹心痛短气"专篇论述心血管病症状,但《伤寒论》六经各篇亦多处提及心血管症状,今将条文按症状归纳分析,方证对应,旨在令医师诊治心血管疾病之际,不效法西医见病治病,应辨经辨证施治,熟用经方瑰宝,为心血管病的证治提供一些思维  相似文献   

10.
关思友主任医师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审因求证,根据经络循行路线来定位,从复杂症状中抓本质、定治则,运用经方治杂病,常获显效。可见经方之捷效,辨证之重要。  相似文献   

11.
探讨《伤寒论》从经典范式逐渐转化为能够应对整个热病的通俗方法。《伤寒论》中涉及的临床基本问题,如鉴别诊断、辨证规律、治法宜忌、兼症处理、瘥后调理等,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体系,可以视为经典范式。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将《伤寒论》从经典转向通俗,书中格局不变,轮廓更加清晰;概念不变,见解越发深刻;病证不变,内容明显扩展;治法不变,方药推陈出新,这是俞根初从临床角度对经典《伤寒论》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热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白头翁汤的组方以及热痢的病因、病机、辩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医圣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症并治篇》的第371条中说:“热利下重者,白头翁主之”。临床运用中药白头翁汤治疗热性痢疾,见效快,不伤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的先河,其立法创方之严谨,临床疗效之卓著,堪称经典。历代医家均精研其辨证思想与方证精髓,从中汲取了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然而,时至今日,关于《伤寒杂病论》中药物剂量的临床应用方面仍有较多争议。古有传药不传火之秘,中医治病在辨证、立法、选方、遣药之外,取效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药物的剂量是否恰当。笔者认为,用药以偏纠偏,病轻药宜轻,病重药宜重,兼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方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以经方苓桂术甘汤为例,结合笔者临床案例体会,对该方药物剂量与疗效的临床应用关系做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探讨《伤寒论》辨证的方法,认为其主要有六经为纲、脏腑定位、主症辨证、主脉辨证、类证辨证、试探性辨证等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喘证的治疗。方法:解读张仲景有关喘证的原文。结果: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的理解,归纳、总结治喘13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辛温解表、化饮平喘;辛凉清热、宣肺平喘;表里双解、清热平喘;荡涤燥热,泻实平喘;宣泄寒湿,搐鼻定喘;泻下逐痰开肺平喘;宣肺泄热,降逆平喘;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平喘;补虚散饮,通阳利水平喘;温运脾阳,除湿散寒平喘;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定喘。结论:《伤寒杂病论》辨治喘证,在辨证上,既言证候,又指病机。施治上,则根据病机、病性、病位不同,因势利导,立方严谨,用药精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境外班学生学习《伤寒论》心得分析,了解到外国学生对于仲景、《伤寒论》书名、成书时代背景、六经辨证、现代运用、方证剂量诸问题,有别于中国学生一般看法。其体现的批判、创新与实践精神值得经典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之代表方,体现其辨证论治思想之精髓,其类方为《伤寒论》中最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以图形的方式表述桂枝汤的组方及桂枝汤类方的组方规律,对仲景组方思想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张仲景的类方组方思想来指导临床的组方用药和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的内存,在伤寒之类病中出现类似"霍乱"、以严重"吐利"为突出表现的病证,<伤寒论>将其冠以"崔乱病"之名.<伤寒论>撰用了"霍乱"之名,表明这类胃肠型伤寒之类病的特点,又有"霍乱"与伤寒的"雀乱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伤寒论》的考据、注释和临床实用三方面探讨伤寒。《伤寒论》的研究注重宋以前的文本考据及宋以后的原文注释,前者追寻原貌,后者阐发医理。《伤寒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关联是研究的基础,在注重具体治法方药的同时,应充分理解《伤寒论》的证治原理和规律,以及临床的诊疗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