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美芬  徐建华 《临床荟萃》2020,35(8):702-706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治疗NIHSS≤5分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发病≤4.5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5例,其中基线NIHSS≤5分58例,NIHSS>5分5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7 d、90 d NIHSS评分下降率及下降分值判断疗效,7 d、90 d改良Rankin's量表(mRS)评分判断预后,同时比两组间死亡比例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判断安全性。结果 轻型卒中组在静脉溶栓后24 h、7 d及90 d NIHSS评分较基线NIHSS评分下降的比例均要高于非轻型卒中组,但仅在90 d NIHSS下降率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卒中组7 d和90 d mRS评分均要低于非轻型卒中组(P<0.01),轻型卒中组90 d mRS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的比例要显著高于非轻型卒中组(P=0.000);轻型卒中组的出血转化率和死亡比例均要明显低于非轻型卒中组(P<0.01)。结论 对NIHSS≤5分轻型脑卒中患者进行rt 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护性早期降压策略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不予以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保护性早期降压治疗,入组30 d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不同入院时间血压水平,入院时、30 d、90 d发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9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9%;观察组治疗后24 h、7 d 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90 d 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90 d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保护性早期降压策略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提高临床疗效,但对近期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降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强化降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观察并比较两组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90 d病死率、缺血脑组织早期再灌注率、血管再通率、出血转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溶栓24 h、48 h、72 h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脑组织24 h再灌注率、24 h血管再通率、90 d病死率、存活患者90 d 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压可能有助于轻度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但对显著提升患者预后仍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稠剂规范食物稠度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增稠剂规范食物稠度,再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后7天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级和误吸发生率,再比较住院期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吞咽困难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误吸发生率和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末次随访时SS-QO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1),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末次随访时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增稠剂规范食物稠度可更为有效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降低误吸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 d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及P-选择素)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90 d的预后改良Rankin量表问卷(mR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14 d内,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两组mR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内,观察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非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的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的改善及炎症状态的减轻,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而对术后出血转化并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技术。两周后,比较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RS评分降低:2组MBI评分均上升,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吞咽功能恢复、确诊时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WBC、Hs-CRP、PC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肺炎预防具有积极影响,能够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于洋  项广宇  李涛 《临床医学》2020,40(2):30-32
目的分析Solitaire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同意行机械取栓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不同意机械取栓患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100%,168/168)明显高于对照组(44. 70%,59/132,P 0. 05);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高度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较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4例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 mg/d)80例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84例,比较2组治疗14 d后血脂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随访2年后mRS评分、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LDL-C血清水平和LDL-C达标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32),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随访2年后,强化组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2),总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0),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结论:对于超高龄缺血性卒中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安全有效地达到更佳的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RtPA静脉溶栓、扩管、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NIHSS、mRS及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DA、IL-6、IFN-γ、CRP水平及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SOD、GSH-Px水平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NIHSS、mRS评分,升高BI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医护合作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1月本院病程1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2)。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在一般护理模式下由专业治疗师行系统康复训练;观察组额外接受医护合作模式下的针刺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误吸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χ~2=4.615,P=0.032)。观察组会厌谷、梨状窝滞留量(t_(稀钡)=21.01,t_(稠钡)=19.85),咽期时长(t_(稀钡)=17.03,t_(稠钡)=13.68)及咽期起始时间(t_(稀钡)=19.63,t_(稠钡)=17.86)低于对照组(P0.05)。稀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误吸率低于对照组(χ~2=4.03,P=0.044),但在稠钡及固体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医护合作模式可降低急性卒中患者误吸率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与改善其吞咽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丹红注射液与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2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90 d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血浆脑钠肽(BNP)和心钠肽(ANP)水平,以及治疗后9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浆BNP、A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和血浆BNP、A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两组组内NIHSS评分和血浆BNP、A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两组组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和血浆BNP、A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90 d,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内,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银杏内酯注射液均可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丹红注射液明显好于银杏内酯注射液,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静脉溶栓后近期、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情况,并探讨与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TIMS-China),回顾性选取发病4.5h内且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这些患者溶栓后2h、24h、90d的有效性、安全性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主要安全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24~36h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溶栓后90d患者死亡情况;主要有效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90d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良好预后定义为mRS0~1分,不良预后定义为mRS2~6分。结果:共入选174例患者,结果显示溶栓后2h和24h症状改善(NIHSS减少≥1)的比例分别为54.60%和67.24%,而90d时mRS0~1分的比例为79.89%。90d时病死率为1.15%,SICH的发生率根据不同定义,为0.57%~1.15%。结局良好组与结局不良组的基线情况比较,仅既往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近期、远期的预后均较好,出血风险很低,有既往卒中史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以卒中急救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个案管理方案,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本院急诊就诊的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38例为对照组,实施原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模式及照护模式;同期选择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卒中急救护士主导的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模式及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功能结局(mR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出院前及出院后一个月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卒中急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实现了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后各种资源的整合,协调多学科进行管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结局,是一种有效的卫生服务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3分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基线NIHSS评分≤3分,发病到就诊时间≤4.5 h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7例。按照是否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静脉溶栓组(n=92),非静脉溶栓组(n=9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判断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TOAST分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基线、发病24 h NIHSS评分,发病14 d NIHSS评分比基线增加≥1分占比,发病7 d、90 d mRS评分,发病90 dmRS评分比7 d mRS下降≥1分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房颤及非房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1例,分为房颤组22例和非房颤组39例。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采用NIHSS及mRS量表评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 h、24 h、7 d、90 d的疗效。结果:房颤组男性人数、起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均低于非房颤组,首次收缩压高于非房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溶栓后2 h、24 h、7 d NIHSS评分、7 d疗效、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治疗房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与非房颤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8.
叶秋兰 《护理学报》2010,17(15):38-4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鼻饲对误吸、吸人性肺炎发生率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吞咽障碍3-4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早期鼻饲组和对照组,早期鼻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鼻胃管进食,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观察两组误吸、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早期鼻饲组误吸、吸人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28天早期鼻饲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鼻饲,能明显降低误吸和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80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疗程为48 h,之后2组均续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2组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自溶栓至第10天,2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溶栓至第3天,2组严重出血及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7、14、30 d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 d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90 d后,实验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精准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该院就诊并完成后续回访调查的86例自愿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进行精准抗血小板治疗,另选择同期就诊并完成回访调查的131例未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度健康指数量表(EQ-5D-5L)对患者疗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做比对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再复发事件的风险函数。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mRS和EQ-5D-5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EQ-5D-5L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不发生疾病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