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应用于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44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2例为对照组,剩余22例为观察组,对对照组采取奥沙利铂治疗,对观察组采取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应用于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对老年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因化疗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针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CEA、CA199、TAM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广安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 (n=35, 奥沙利铂针联合替吉奥胶囊) 和对照组 (n=35, 替吉奥胶囊) .评估2组治疗的近期疗效, 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标本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并进行毒性反应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为45.71%、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 (P<0.05) .2组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 、癌抗原199 (CA199) 、肿瘤相关物质 (TAM)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血清CEA、CA199、CEA水平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CA199、CEA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除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外 (P<0.05) ,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炎、肝或肾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0%VS 31.42%) , 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奥沙利铂针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 缓解病情, 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且安全性高,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红娟 《包头医学》2021,45(3):42-43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奥沙利铂、替吉奥在Ⅲ~Ⅳ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92例(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将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的46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鸦胆子油+奥沙利铂、替吉奥的46例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生存质量(KPS)及以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CEA、CA199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鸦胆子油+奥沙利铂、替吉奥可降低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三联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70例行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72.24±6.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19±5.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应用替吉奥(S-1)联合多西他赛及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及奥沙利铂组(试验组)21例,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组(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化疗相关毒副反应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3个月,对照组为27.9个月,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等化疗毒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及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并不增加化疗相关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日)联合卡培他滨[1650 mg/(m2·d),口服,第1~14日]方案;观察组(32例)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80 mg/(m2·d),口服,第1~14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Ig G Ig M、Ig A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g G、Ig 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相比,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35-237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并发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中晚期胃癌并发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替吉奥联合四氢叶酸、5-Fu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5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_3~+、CD_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4~+、CD_4~+/CD_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腹泻、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并发肝转移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效应。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进展期胃癌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及自身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实施化疗,对照组则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进行治疗,以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分析两组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5%,较对照组47.5%而言,差异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方法:选取7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8.57%(17/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的效果优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彬 《中外医疗》2016,(2):159-160
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 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法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胃癌术后采用替吉奥和奥利沙铂(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观察组),配以益气解毒法中医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和QLQ-30评分,并与50例胃癌术后单用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毒副反应:在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损害和肝功能损害方面,观察组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rnofsky评分:观察组Karnofsky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QLQ-30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项目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法可减轻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06)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初诊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和可溶性VCAM-1(sVCAM-1)的水平。结果:AML患者化疗前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M4和M5患者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其他亚型患者(P<0.05)。初发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高者治疗效果比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正常者较差。结论:在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疗效及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化疗后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进展期胃癌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化疗后并施行手术的患者20例为联合组;同时随机收集进展期胃癌未行化疗遂施行手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析总结所有数据资料,分析比较2组的手术切除率、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平均住院日。结果联合组20例患者手术切除率高达95%;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仅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结转移数目、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后再施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骨折正常愈合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39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骨折后1、4、8及12周的血流变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骨折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比较,P均>0.05,而骨折后4、8及12周观察组血流变中的血液黏度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其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呈现较高的趋势,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较低,其对骨折延迟愈合有较佳的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分别与奥沙利铂联用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0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清相关肿瘤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1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3.58%,稳定率为18.87%,下降率为26.42%,总改善率为73.58%,观察组分别为49.06%、20.75%、30.19%和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CA)50、CA125、CA199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清相关肿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两组患者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或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相当,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改善情况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西乐葆对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erum 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erum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府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1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1)和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加服西乐葆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sICAM-1、sVCAM-1、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乐葆能够明显改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sICAM-1、sVCAM-1、TNF-α以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春磊 《中外医疗》2016,(13):103-104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有效性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住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男27例,女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主要利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而实验组主要利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R为73.1%,对照组为38.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症”(症状)与体征分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利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胃癌疾病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与研究中都有极其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6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葛根素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6和s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和sICAM-1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01)。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01)。结论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而降低s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万惠  姚伟峰  钱铁镛 《右江医学》2007,35(6):629-63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细胞黏附分子(CAMS)和脂联素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受试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等指标。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血清脂联素水平较DM组和NC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DR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高于DM组和NC组(P<0.05或<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血清sICAM-1s、VCAM-1以及脂联素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血sICAM-1、sVCAM-1水平对DR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