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分期治疗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TCRP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7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各49例,术后分别予中药化瘀散结法分期治疗、妈富隆片周期性治疗、不予任何药物治疗,疗程3个月。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ER、PR及Ki-67的表达,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ER、PR及Ki-67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PR 3级表达增加(45例比30例,P0.01),Ki-67 3级表达减少(6例比25例,P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R 3级:45例比36例、31例;Ki-67 3级:6例比16例、28例;P0.01),三组ER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P术后应用中药化瘀散结分期治疗可提升子宫内膜PR表达,抑制Ki-67表达,达到防治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应用中药化瘀散结法分期治疗对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住院行TCRP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47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三组,49例术后予中药化瘀散结法分期治疗(中药组),49例术后予妈富隆片周期性治疗(西药组),49例术后不予任何药物治疗(对照组),疗程为3个月,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及Ki-67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比较三组在3个月前后ER、PR及Ki-67的变化情况。结果:①ER表达:治疗前后三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R表达:治疗前后三组组内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PR表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中药组PR表达升高最明显;③KI-67表达:治疗前后三组组内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Ki-67表达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中药组Ki-67表达下降最明显。结论:TCRP术后应用中药化瘀散结分期治疗可提升PR表达,抑制Ki-67表达,达到防治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化瘀散结法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宁波市中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216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C 3组,每组72例。A组给予化瘀散结方中药口服加外敷,B组给予妈富隆,C组不给予药物。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雌二醇(E2)、孕酮(P)、雌激素受体(ER)、PR及Ki-67、Bcl-2表达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3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治疗前后为A组(10.33±2.07)、(5.17±1.02)分(t=18.973,P=0.001)、B组(10.38±2.12)、(6.85±1.13)分(t=12.468,P=0.001)与C组(10.29±2.16)、(7.03±1.25)分(t=11.084,P=0.001),且A组低于B组与C组。A组、B组PR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A组、B组Ki-67、Bcl-2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且A组改善优于B组与C组(均P<0.05)。 结论 化瘀散结法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化瘀散结法可提高子宫内膜PR表达,抑制子宫内膜Ki-67与Bcl-2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中药化瘀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宫腔镜术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中Ki-67阳性表达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探讨中药化瘀散结法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 纳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宁波市中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147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中药组术后采用化瘀散结法中药口服及外敷治疗,西药组术后采用妈富隆口服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采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及免疫组化法的病理检查,检测3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Ki-67在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的表达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及西药组的内膜中Ki-67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中药组的内膜中Ki-67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内膜中Ki-67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药化瘀散结法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子宫内膜中的Ki-67阳性表达,推测这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雌、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试图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EP患者5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切除息肉及周围内膜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EP组织和周围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同时所有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6项性激素。结果ER在息肉组及内膜组中腺体及间质上的表达均无差异。PR在息肉组中腺体及间质上的表达均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患者的血清6项性激素检测结果均属正常水平。结论E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局部子宫内膜对周期性变化的雌、孕激素不敏感有关。PR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中的异常表达与EP的形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息肉组织和周围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ER在息肉组的表达高于内膜组,PR在息肉组的表达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周蓉  崔恒  魏丽惠 《北京医学》2006,28(9):520-52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 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1例,均接受宫腔镜下经宫颈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术后未应用其他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蜡块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判定标准:计数10个高倍镜(×400)视野下的有黄染颗粒细胞个数,0个为阴性,1%~10%为( ),11%~50%为( ),>50%为( ).结果 ER和PR在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均较低,有74.6%和70.4%的患者无ER和PR的表达.而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中ER和PR的表达水平较高,表达率分别为77.5%和69.0%,与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9和0.001).在4例曾经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中,3例绝经时间>5年,内膜中ER、PR均为阴性;另1例绝经2年,内膜中受体表达ER( ),PR( ),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绝经后,ER和PR的表达水平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息肉中不同,提示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可能同时与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有关,治疗时可以考虑单纯手术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中的表达及宫腔镜对EP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360例EP患者中56例行经宫颈EP电切术(TCRP),对30例EP患者息肉组织、息肉旁内膜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GFR、ER、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各组织间质、腺体中EGFR、ER、PR的表达进行比较. 结果:56例行TCRP的EP患者中,2例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行全子宫切除术,随访6个月~1年,患者预后良好.宫腔镜手术后3个月随访,除4例患者宫腔底部有轻度粘连外,余患者宫腔形态正常,症状明显改善.(3)子宫息肉组织间质和腺体中ER、PR、EGFR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息肉旁组织及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息肉旁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中ER、PR及间质中EGFR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旁内膜组织腺体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息肉组织腺体ER的表达明显高于间质的表达(P〈0.05),息肉组织腺体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间质的表达(P〈0.01).结论:(1)EP的临床特征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绝经期则以绝经后出血为主;(2)EP的发生与EGFR、ER、PR协同作用有关;(3)绝经后妇女体内仍有雌激素持续作用;(4)宫腔镜是EP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切除息肉同时息肉旁内膜也应酌情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机制。方法经宫腔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34例,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后于月经后半周期口服黄体酮10 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ER、PR在子宫内膜(或息肉)的表达及生殖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ER、PR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对照组ER、PR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生殖激素均不受影响(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能通过调节ER、PR的表达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宫腔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子宫内膜息肉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例,施行宫腔镜引导下息肉摘除术后放置LNG-IUS。观察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及检测血清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含量。结果放置LNG-IUS6个月后,子宫内膜组织ER、PR表达显著下调(P<0.05),FSH、LH、E2、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LNG-IUS可降低ER、PR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中Bcl-2的变化,探讨化瘀散结法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147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中药组用中药化瘀散结法口服加外敷分期治疗,西药组用妈富隆周期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用药3个月后观察3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超声下子宫内膜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中Bcl-2的表达改变。 结果 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超声下子宫内膜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西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子宫内膜中Bcl-2表达均明显降低(中药组Z=-5.690,P<0.01;西药组Z=-5.477,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2,P=0.083),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3,P<0.01),中药组对子宫内膜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优于西药组及对照组,西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化瘀散结法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Bcl-2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化瘀益宫汤联合炔诺酮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复发的影响。[方法]EP患者46例其中治疗组32例服化瘀益宫汤联合炔诺酮,无药组14例为对照组,3个月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观察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ER在腺上皮细胞(1.306+0.411)及间质细胞(1.530±0.624)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2.507±0.542)及间质细胞(3.091±0.613)(P0.01);PR在腺上皮细胞(2.918±0.441)及间质细胞(2.747±0.319)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1.532±0.411)及间质细胞(1.435±0.633)(P0.01),且复发减少。[结论]化瘀益宫汤联合炔诺酮能够调控ER、PR,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米非司酮(RU486)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前后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Ki-67、Bcl-2水平变化,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8例,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息肉,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髅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Bcl-2的表达;随访以上患者,术后3个月~3年复发160例(经宫腔镜检查),均予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3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有残余息肉者55例,再行TCRP,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Bcl-2的表达。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复发子宫内膜息肉160例,105例EP消失,55例:EP缩小,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的表达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而Bcl-2变化不大。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通过降调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的表达而有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择2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为研究组,18例萎缩型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R、PR和增殖核抗原Ki-67在息肉和萎缩内膜中的表达。结果息肉组子宫内膜ER、P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萎缩子宫内膜(P<0.001);Ki-67阳性细胞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内膜细胞ER、PR和Ki-67高表达可能与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TCRP)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70例E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TCRP,观察组行TCRP后宫内放置LNG-IUS,2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第1、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检测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血清雌二醇( E2)、孕酮( P)变化,随访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子宫内膜逐渐变薄,术后6、12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同期缩小( P﹤0.05);术后12个月E2、P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2例复发,占7.1%,对照组8例复发,占22.9%( P﹤0.05)。结论 TCRP联合宫内放置LNG-IUS治疗EP,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适用于暂无生育需要或已婚已育EP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低妊娠率是医学研究焦点,如何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率是关键所在。本课题通过观察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方面的作用。 方法 选取宁波市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腹腔镜确诊为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130例,轻度组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中药组服用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3个月经周期,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6个月经周期;中重度组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均予术后月经第1天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每4周一针,共3个疗程,治疗组续服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ER、PR及VEGF表达并观察妊娠结局。 结果 ①轻度组: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ER和VEGF表达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②中重度组: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ER、PR和VEGF表达较西药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③中药干预的2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滋肾凉血调周法能有效下调子宫内膜中ER和VEGF表达;该方法与GnRH-a针联合使用后对PR也有显著性下调作用;其提高妊娠率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激素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二醇(E2)测定在宫腔镜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2008年住院的24例以绝经后出血为主诉,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术前常规测定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手术,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同时子宫内膜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其余病例使用电切镜一次或分次自根蒂部全部切除病灶,即TCRP。结果:术后门诊复查。2例EP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伴E2升高,行TCRP同时TCRE术,术后12个月无异常。而22例行TCRP患者中,2例在术后3个月,3例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发生反复出血,保守治疗失败,改为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排除恶性病变。这5例患者术前均有E2升高,4例为增生期子宫内膜,1例萎缩型子宫内膜。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与雌激素水平增高密切相关,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8%有E2水平升高,这些患者出血病灶不局限于息肉,因此,伴有E2升高的患者宜行TCRE同时TCR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瘀消癥散结法-莪棱胶囊防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A)术后复发的作用及其对机体血瘀状态及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保守手术方式治疗,手术前后分别应用莪棱胶囊治疗3个月,6粒/次,3次/d;西药对照组术前不用药,行保守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丹那唑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乳激素(P)、泌乳素(PRL);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结果]两组间术后3、6、9个月复发病例比较,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2个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本组研究中手术后第12个月,中药治疗组在防治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方面疗效优于丹那唑西药对照组;两组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中药治疗组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手术前后连续应用中药莪棱胶囊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血瘀状态及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