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将239例经腹腔镜保守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三组:未用药物组(对照组)73例,GnRH—a组52例,孕三烯酮组114例,分析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8~4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高于GnRH—a组和孕三烯酮组(P〈0,05),GnRH—a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nRH—a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孕三烯酮组。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应用GnRH—a类药物或孕三烯酮胶囊均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但GnRH—a类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列为孕三烯酮组,一组采用诺雷德治疗,列为诺雷德组,其余一组未用药物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孕三烯酮组有效率为91.49%,诺雷德组为89.13%,对照组为76.19%,用药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诺雷德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孕三烯酮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诺雷德用于腹腔镜术后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均有显著效果,诺雷德术后复发率较低,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预防囊肿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56例,行腹腔镜手术后给予米非司酮(A组33例)及孕三烯酮(B组23例)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组较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及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在改善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孕三烯酮,两组预防巧囊复发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秋月 《海南医学》2009,20(4):53-5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0例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30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1组,同期开腹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2组,所有病例随访3-24个月,并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身体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身体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情况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6.67%(2/30),受孕率为53.33%(16/30);单纯腹腔镜组复发率为13.33%(4/30),受孕率为33.33%(10/30);开腹组复发率为23.33%(7/30),受孕率为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术式,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受孕率,从而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潘海花 《微创医学》2008,3(2):117-118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腹腔镜手术组(45例)和联合治疗组(65例),给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口服孕三烯酮每周2次,每次2.5 mg共3个月;单纯治疗组不予孕三烯酮.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0.3%.单纯手术组有效率42.8%,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有1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可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治疗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楠 《中外医疗》2013,(34):50-5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18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腹腔镜组93例与开腹组92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为1.1%,受孕率为41.4%,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减少术后粘连和复发、提高受孕率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3±6.1)min,(60±5)mL,(5.2±1.2)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3.7±0.5)d短于对照组的(5.1±1.2)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效果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4.4%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赖娟 《中国医刊》2013,48(2):75-7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4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连续使用6个月,比较丽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56%,87.32%(P<0.05)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内复发率对照组为21.13%,显著高于治疗组5.63%(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均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三烯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经过12年随访观察仅有1例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中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且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开腹与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探究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07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97位,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98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99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0ml者6.1%(6/98),对照组17.2%(17/99),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实验组复发率为25.7%(18/70),对照组复发率为31.4%(27/86),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治疗特点,减少了患者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11.
曹瑞勤 《广西医学》2014,(3):318-32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行腹腔镜手术后加服孕三烯酮胶囊。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和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腹腔镜术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为83.7%,妊娠率51.0%,均高于对照组的53.1%、24.5%(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能有效改善输卵管功能,提高妊娠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镜下缝合组、单极电凝组、超声刀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缝合止血、镜下缝合止血、单极电凝止血、超声刀止血,检测并对比四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月经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四组患者的LH、FSH、E2、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四组患者的LH、E2、F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的LH、FSH、E2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单极电凝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而LH、FSH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镜下缝合组患者的月经情况未见明显改变,单极电凝组6例患者月经异常,超声刀组4例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镜下缝合止血和超声刀止血不加重对患者的卵巢功能的影响,而单极电凝止血可降低患者的近期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舒芊  兰鹰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4,35(12):118-121
目的 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体积及动脉血流量改变对性激素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绝经过渡期妇女106例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行月经正常妇女9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卵巢体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性激素、血脂水平并对卵巢体积及血流动力学与性激素、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卵巢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R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I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E2、P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H、LH、E2、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C、TG、HDL、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与FSH、LH、E2及P呈正相关(P<0.05).PI与FSH、LH、E2及P负相关(P<0.05).RI与TC、LDL呈正相关(P<0.05).PI与TC、LDL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体积缩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已发生较明显改变,同时伴有卵巢功能下降,性激素水平不稳定、血脂水平等改变,进而加速了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衰退.  相似文献   

14.
陈楚红 《广西医学》2014,(4):453-455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和基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囊肿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于术前1 d、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卵巢基质血流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收缩期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促黄体激素(LH)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卵巢基质血流的PSV、EDV、S/D、RI及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各项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变化(P均〈0.05);PSV、EDV水平术后先减后增,S/D、PI与RI水平先增后减;在变化幅度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FSH、E2、L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显著(P均〈0.05),E2水平表现为先减后增,FSH及LH水平表现为先增后减;在变化幅度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基质供血损伤小,利于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PK刀电凝组、缝合止血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FSH、LH、E2水平及卵巢大小、窦状卵泡数、月经变化情况、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情况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K刀组与缝合止血组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FSH及LH值较同组术前相比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同期术后FSH及L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窦状卵泡数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K刀电凝组出现1例围绝经期症状,3例月经改变,缝合组无1例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月经异常仅有1例。结论:PK刀与缝合止血方式均不影响患者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术后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2天即给予疗程6个月的孕三烯酮口服,观察组术后不予任何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末次随访日期至2011年12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完成随访,治疗组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均完成足疗程治疗,且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复发率,怀孕率得以提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后续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Ⅲ~Ⅳ期并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按术后自愿接受LNG-IUS、孕三烯酮或GnRH-a治疗分为3组:A组(LNG-IUS组)21例,B组(孕三烯酮组)23例,C组(GnRH-a组)20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痛经程度[即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量、血清CA125的变化及3组复发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3、6个月时痛经VAS分值下降、月经减少、血清CA125下降效果相当;治疗后2年,B组、C组患者上述指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A组与治疗6个月时水平相当,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分别出现个别复发病例,治疗2年后A组复发率9.52%,B组复发率21.74%C组复发率1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生育要求的EMT患者,LNG-IUS与孕三烯酮、GnRHa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有避孕作用,且其价格比GnRHa制剂便宜,特别适用于合并子宫腺肌病的EMT患者长期的维持治疗,用药便捷有效,作为术后巩固治疗更为经济便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性卵巢肿瘤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230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n=115),治疗方法分别为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E2、LH及FS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E2水平低于术前,LH、FS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E2水平低于对照组,LH、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如果已经确诊为良性卵巢肿瘤,可以将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考虑的治疗方法,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1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n=95)。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住院时间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明显较短,术后病率、术后镇痛率均明显较低,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FSH水平在术后首次月经第3天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而E2水平首次月经第3天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远期安全性较高,但需对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