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降尿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和实施低嘌呤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降尿酸的临床效果良好,且能够改善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剂量苯溴马隆与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就诊的8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将83例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所有患者给予适当休息、饮食调节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别嘌醇组加用别嘌醇治疗;苯溴马隆组加用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比较(1)高尿酸血症缓解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患者尿酸的差异。结果:(1)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高尿酸血症缓解率更高,P<0.05;(2)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尿酸相似,P>0.05;干预2个月苯溴马隆组对比别嘌醇组尿酸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跟别嘌醇对比,小剂量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对比更好,可更好促进尿酸水平的改善,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降低高尿酸水平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控制、降压、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对比研究2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降尿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血尿酸(SUA)水平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压控制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HUA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苯溴马隆、低嘌呤食物饮食,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及普通饮食。两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SUA、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MAU)、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记录苯溴马隆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1个月后SU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压水平3个月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UA水平至1个月后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Cr、Ccr、MAU、血清β2‐MG水平在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无症状HUA患者经降SUA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尿酸干预对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降尿酸治疗能否成为一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方法.方法选择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3月后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尿酸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规律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干预组给予低嘌呤饮食及苯溴马隆片50 mg/d,定期每3月,6月及1 a随访观察2组患者代谢指标(血尿酸、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动态血压,同时对心功能进行评定,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因充血性心衰再住院例次.结果 (1)3月,6月及1 a后血尿酸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6月及1 a后动态血压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干预后3月,6月及1 a血尿酸及动态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2组间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 a后干预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6MWD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血浆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及对照组降低,充血性心衰再住院例次及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改善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1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降尿酸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自拟降尿酸合剂及苯溴马龙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酸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总体疗效、改善肾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尿酸合剂治疗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服用方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复方土茯苓颗粒组、苯溴马隆组,每组各30例。复方土茯苓颗粒组给予口服复方土茯苓颗粒,10 g/包,2/d。苯溴马隆组给予口服苯溴马隆,50 mg,1/d。20天一疗程。实验前后抽血检测疗效指标:①血尿酸(uric acid,UA);②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尿常规),并进行前后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复方土茯苓颗粒、苯溴马隆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70〉0.05)。复方土茯苓颗粒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酪酸梭菌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模型组、苯溴马隆干预组(3 mg/kg·d)和酪酸杆菌干预组(活菌1.5× 107 CFU/d),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给予酵母膏联合氧嗪酸钾灌胃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各组药物及活菌每天灌胃1次,连续12周.观察各组大鼠血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高嘌呤饮食大鼠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成功且稳定.高尿酸模型组大鼠血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苯溴马隆及酪酸梭菌干预处理后大鼠血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佳,其中苯溴马隆降尿酸效应更为明显,酪酸梭菌下调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大鼠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酪酸梭菌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相似文献   

9.
在老年人群中,肾功能减退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常见。目前,对于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共识,但对高尿酸血症是否是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能否通过控制尿酸水平以延缓肾功能减退尚存在争议。作者对老年肾功能减退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其应用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观察其对延缓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尿酸干预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按入院登记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缺血性脑卒中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尿酸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研究组发生脑卒中5例,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发生脑卒中15例,发生率为32.61%,研究组脑卒中发生例次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可以耐受;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疹、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干预后,两组患者尿酸指标均干预前明显下降,研究组尿酸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尿酸干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促进尿酸的排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康杰峰 《医学综述》2014,(15):2855-2856
目的分析并评价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汤阴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102例)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水平组(3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肌酐(Cr)水平,以及体质量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TG、Cr、FINS水平以及BMI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HDL显著低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P<0.05);HbA1c、FPG、CHO及LDL水平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显著高于糖尿病正常血尿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要调控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还应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全科团队模式社区干预对疾病控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社区8个居委的202个高尿酸血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104)和对照组(n=98),对干预组病人进行全科团队模式的社区干预,对比两组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比两组血脂、血尿酸、BMI、血压等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干预组自6月开始血尿酸监测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与医生交流、饮食控制、情绪管理、饮酒、高尿酸血症管理的总体自我效能评分、体能锻炼、血压控制、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痛风发作次数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全科团队模式社区干预,能够使患者与医生更直接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饮食控制及情绪管理的方法,对疾病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对疾病控制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高效可行,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结核病化疗药物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保证结核病化疗的顺路进行。方法:对80例(A组)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人,在化疗同时加用别嘌醇和/或碳酸氢钠,同时嘱其低嘌呤、偏碱性饮食,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检验血尿酸,与75例(B组)不加用防止尿酸增高措施的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尿酸仅轻度升高,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尿酸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治疗前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尿酸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使用含吡嗪酰胺化疗方案的结核病患者在治疗同时加用别嘌醇和/或碳酸氢钠,同时嘱其低嘌呤、偏碱性饮食,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的增高,从而保证结核病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科素亚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进而探讨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122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科素亚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值及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科素亚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轩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599-16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A组,30例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C组,另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④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高尿酸血症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卢敏  田刚 《中国医药导报》2013,(2):81-82,85
目的研究别嘌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别嘌醇组(别嘌醇100 mg,3次/d)和对照组(安慰剂1片,3次/d),各30例。4周后观察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ABPM)、血尿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症状和体征。结果4周末,别嘌醇组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用药前下降(12.4±5.5)mm Hg(1 mm Hg=0.133 kPa)和(8.4±3.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6.0±2.6)mm Hg和(4.8±1.8)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8.6±3.8)mm Hg和(5.2±1.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3.4±1.6)mm Hg和(2.8±0.5)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以及血压负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尿酸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别嘌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可以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华鸣 《中原医刊》2011,(24):43-4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1周的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治疗,以25mg/d为起始剂量,每周测1次血压,按血压调整剂量直至血压正常(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最大剂量100mg/d。观察期间不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氯沙坦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为[(128±9)mmHgVS(155±15)mmHg,P〈0.05]、舒张压为[(75±8)mmHgvs(98±9)mmHg,P〈0.05]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387±28)umol/LVS(456±31)umol/L,P〈0.05]。结论氯沙坦降低血压的同时能降低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与HU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A组)及非HUA组(B组),分别测量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糖(FPG),并进行比较。按不同血压级别分为3个亚组,两两比较血尿酸(SUA)水平及HUA检出率。结果 (1)A、B两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SUA水平和HUA检出率均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1),且3级高血压组SUA水平和HUA检出率高于2级高血压组(P〈0.01)。结论 HUA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相互影响;HUA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为预防脑梗死寻求新的途径。方法随机抽取已确诊为脑梗死的新发病例的住院患者200例做为病例组,并抽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脑梗死病例基线神经功能评分(依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和梗死面积(梗死区直径>50mm为大面积梗死,梗死区直径<20mm为小面积梗死,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面积梗死)等。对两组间高尿酸血症的阳性率、血尿酸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梗死面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24.5%)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χ2=15.946,OR=3.09,95%CI=1.76~5.24),尤其对女性差别更显著(P=0.001,χ2=13.91,OR=6.3,95%CI=2.38~16.71)。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修正其它已确定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后,这种关联依然存在(P=0.006,χ2=15.946,OR=3.06,95%CI=1.63~5.94)。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平均水平(336.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76.11μmol/L)(P=0.0297)。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血尿酸水平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