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八醪穴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试验组给予电针深刺,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2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6(19/20)和75%(15/2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八醪穴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苏婉祯  钟伟泉  唐纯志 《中医药导报》2019,25(6):106-107,115
目的:探讨温电针"八髎穴"配合Kegel运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为温电针"八髎穴"治疗女性SUI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6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Kegel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Kegel运动的基础上,加用温电针刺激"八髎穴"治疗,每2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CIQ-SF量表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ICIQ-SF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电针"八髎穴"配合Kegel运动治疗女性SUI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缩紧肛门的动作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漏尿程度、膀胱残余尿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62.2%,对照组愈显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平时无尿失禁,由于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喷嚏等)且无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引起尿液从尿道不自主流出。国际尿控学会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笔者根据现代医学腧穴解剖的神经支配特点,运用电针治疗本病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點穴结合温灸治疗脊髓源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温灸治疗,对照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以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临床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检测指标,进行组间与组内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膀胱残余尿量B超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结合温灸治疗脊髓源性尿失禁疗效较口服西药为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盆底治疗仪组、中西医结合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治疗仪组接受盆底治疗仪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接受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性生活质量、肌张力分级优于盆底治疗仪组以及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盆底治疗仪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接受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穴位深浅是否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对照组给予电针浅刺中髎、会阳两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2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 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结果 2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均较基线下降,治疗组减少(2.10±2.26)g,对照组减少(0.64±0.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CS尿失禁问卷评分均下降,试验组分差(7.00±3.01)分,对照组分差(3.2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是治疗效应,而非安慰效应;针刺的深浅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进行系统观察。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电针组(观察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每组选30例病例,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电针组以中髎、次髎为主穴,采用电针中等强度刺激;药物组口服管通2.5mg次/,3次/日。2周为1个疗程。经过3-6个疗程,统计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针组近期治愈率为13.3%,有效率为73.3%,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药物组近期治愈率为6.7%,有效率为33.3%,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治疗中风后肾气不固型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的方法,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采用针刺双足运感区、气海、中极、关元,电针八髎穴的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中风后尿失禁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配合补肾固本法针刺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组针刺中髎、会阳,对照组采用安慰电针针刺中髎对应点和会阳对应点,留针30min,每周3次,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的1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评分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第2、4、6、8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9.5%、92.1%、94.7%,均优于对照组的18.4%、26.3%、26.3%、39.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1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发挥显著疗效,且在观察的各时段均比单纯盆底肌训练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Urinary incontinence is a common problem, usually classified as stress incontinence or urge incontin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people have got more and more profound knowledge towards urinary incontinence. We treated urinary incontinence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since 2006, and now reported it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UI)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UI患者199例,按2∶1比例随机分入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131例,采用电针结合手捻针治疗;药物组68例,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ICIQ-SF)评分结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的总分数在每个访视点(治疗3次、6次、9次)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呈累积效应,且针刺组改善效应在每个访视点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加手捻针及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对UI的排尿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且以针刺方法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47.0%,显效率为27.5%,有效率为18.6%,无效率为6.9%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纽基本治愈率为7.9%,显效率为17.6%,有效率为17.6%,无效率为56.9%,总有效率为43.1%,两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八髎穴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疼痛及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2月-2020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8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针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2组均治疗3 d,出院后每周换药2次至创面...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采真  吕艳青 《中国针灸》2004,24(7):457-458
目的:寻找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佳疗法.方法:将2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加功能锻炼治疗组及安慰剂加功能锻炼对照组各120例,治疗后评定尿失禁改善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显著(P<0.01);疗程结束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功能锻炼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温针灸加TDP照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鹏飞 《中国针灸》2004,24(7):459-460
目的:寻找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用温针灸加TDP照射和电针加TDP照射分别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加TDP照射是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会阴超声显示的盆底肌肉运动、阴道内压力和盆底表面肌电的同步检测证实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确能兴奋阴部神经。方法:对骶部四个针刺点,采用长针(针灸针)深刺并加以电刺激直接兴奋阴部神经。在患者接受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的同时,使用带影像组件的Medtronic Duet Encompass尿动力仪同步显示会阴超声B模式下盆底肌肉运动和M模式下盆底肌运动曲线、阴道压变化曲线及盆底肌电波。同步检测亦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进行:1)停止电刺激;2)减弱电刺激强度至原来的2/7左右;3)逐渐退出下两针使针尖离开原处1~2cm。结果: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54.9±9.8岁)接受了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和同步检测。当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正确实施时,患者有盆底肌以尿道为中心有节律地向头部方向收缩的感觉;同步检测显示超声B模式下盆底肌头尾方向运动,M模式下盆底肌运动曲线(振幅1mm左右,n=31,14例≥1mm,17例〈1mm),锯齿状阴道压变化曲线[变化幅度2.61±1.69(0.7~5.6)cmH2O,n=34]和盆底肌电波[波幅23.9±25.3(5-96)μV,n=34]。盆底肌运动曲线振幅大小与阴道压力变化幅度大小基本一致。当停止电刺激,减弱电刺激或针尖后退离开原处1~2厘米时,盆底肌运动及其运动曲线和锯齿状阴道压变化曲线消失。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确能兴奋阴部神经,有效地收缩盆底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抗病毒和甲钴胺营养神经、皮疹外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治疗2星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星期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星期后两组疗效亦有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瞿群威  熊涛 《中国针灸》2005,25(5):323-32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为68.3%和91.7%(x2=7.96,P<0.05);肌电图检测显示,治疗前和发病第8天时异常肌电图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时BR波转为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P<0.05),M波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回升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急性期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痊愈显效率,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两组均治疗21天,观察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大便失禁评分、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大便失禁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大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仅肛管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及八髎穴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大便失禁疗效满意,较电刺激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肛门直肠压力,缩短病程,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