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志勇  李宝江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3):1431-1435
  目的  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各周期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变化,比较TC及TEC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C(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和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两种方案4个周期。分别抽取新辅助化疗前、新辅助化疗1、2、3、4个疗程后48h患者外周血5 mL,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年龄、绝经状态、ER、PR、C-erbB-2、肿物大小、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值无明显差异;新辅助化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含量与肿物体积有关系,肿物>5 cm者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明显高于肿物≤5 cm者(P均 < 0.05);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化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值随化疗周期进行而持续降低(P均 < 0.05),同时,使用TEC方案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值明显低于使用TC方案患者(P均 < 0.05)。  结论  使用TC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使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病灶缩小,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值降低。同时,监测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值变化,可评价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金龙胶囊联合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组(32例)和常规新辅助化疗组(32例)。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接受金龙胶囊和TEC方案的同步治疗, 常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仅接受TEC方案的治疗, 化疗周期均为21 d。共完成4个新辅助化疗周期之后行手术治疗, 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组与常规新辅助化疗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84.38%(27/32)和56.25%(18/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Ⅱ~Ⅲ度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组白细胞水平下降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新辅助化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后金龙胶囊联合新辅助化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常规新辅助化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金龙胶囊与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对化疗的不良反应,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龙斌  谭兵  周宪  樊春波  吴府容  王颖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56-1558
  目的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中, 分析同步治疗与序贯治疗对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14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例进行随机分组, 同步治疗组: 放疗联合TP同步化疗; 序贯治疗组: 一疗程TP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3疗程TP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 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放疗及化疗方案联合治疗与同步治疗相同。  结果  全部病例至少随访2年, 同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2%与76.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与19.4%;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4%与66.7%。  结论  研究表明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同步放化疗, 无瘤生存率提高, 远处转移率降低; 不良反应与序贯治疗相比, 主要是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但经对症处理, 患者一般都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等对出现化疗诱导闭经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卵巢功能衰竭(ovarian failure,OVF)的预测价值,以优化辅助治疗策略及保护生育功能。  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60例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含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监测化疗前后血清中的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变化。根据化疗结束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时,E2、FSH是否维持在绝经后参考范围内,分为OVF组和卵巢功能恢复(ovarian recovery,OVR)组,分析对化疗后OVF的预测价值。  结果  化疗前AMH预测化疗后24个月卵巢功能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7(95%CI 为0.719~0.920),年龄联合化疗前血清AMH等预测的AUC为0.924(95%CI 为0.826~0.977)。化疗前的AMH≤1.05 ng/mL,1个疗程化疗后AMH≤0.56 ng/mL,化疗结束后3~6个月FSH>25.01 U/L及诊断年龄>37岁的阴性预测值均为100%。  结论  血清AMH联合E2 和FSH检测对鉴别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是否OVF有重要价值,可将AMH纳入化疗前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5.
陈翱翔  余岳  孟然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3):1184-1188
  目的   评价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标本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比例与术后病理评估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15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肿物穿刺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穿刺标本中TIL比例,并分为高、中、低组,利用组织病理学评价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8.2%(122/156),高TIL比例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低TIL比例组(P < 0.01),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TIL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P < 0.01)。新辅助化疗疗效仅与TIL比例相关,与激素受体状态、HER-2受体状态、Ki-67阳性细胞比例无相关性。  结论   乳腺癌穿刺标本中的TIL比例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TIL比例较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常更佳。   相似文献   

6.
姬瑶  刘君  杨艳芳  陆苏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1):547-55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ER、PR、Ki-67表达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化疗方案和周期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158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NAC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各分子分型及不同化疗方案疗效的差异,分析评价影响疗效的临床指标,及ER、PR、Ki-67预测NAC疗效的价值。  结果  158例患者中,其中5例HER-2阳性患者行曲妥珠单抗治疗,因病例数较少未纳入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AC疗效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截断值为25%)表达呈正相关(P < 0.05);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病理评价为无效分别占10.1%和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NAC < 4个疗程的疗效达Ⅲ级仅4.8%,显著低于NAC≥4个疗程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前Ki-67表达是影响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根据化疗前Ki-67表达可粗略预测NAC疗效,但Ki-67截断值应依据检测机构的数据进行评定;Luminal型患者经NAC治疗后无效的概率较大,化疗不敏感时可考虑手术治疗。NAC < 4个疗程时NAC疗效降低,提示NAC足疗程是提高其疗效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潘战和  苏安  王馨  蔡清清  高岩  卜庆  吕霞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0):1552-1555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62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草酸铂/卡培他滨化疗; 最多6个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的患者中, 32例进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2 000 mg/m2/d, d1~14, 21 d重复), 维持化疗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毒性为止。  结果  62例患者共接受315个周期初始化疗, 均可评价疗效, 总有效率51.6%。初始化疗后49例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 其中17例随访观察, 32例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维持化疗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1%、78.1%, 均好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0、47.1%, P < 0.05)。维持化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9个月, 较对照观察组5.7个月延长(P < 0.05),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9个月和13.4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 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可增加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 并有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姜伟  曹京燕  潘博  于雁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1):638-642
  目的  探讨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4例SCLC患者化疗前后VEGF和b-FGF的浓度变化, 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  结果  化疗前肺癌组VEGF及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化疗后有效组VEGF及b-F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肺癌组VEGF和b-FGF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表明VEGF浓度的升高仅与化疗疗效和NSE升高相关(P < 0.05), b-FGF的升高与各项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VEGF和b-FGF低浓度组的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长于高浓度组(P < 0.05)。  结论   SCLC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与生存明显相关, 可以作为SCL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子。此外, 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浓度变化可以作为预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 寻找影响该组患者生存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32例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资料, 分析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并以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 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6岁(22~74岁), 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4~59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化疗疗效(PR, SD患者分别为23个月和14.5个月, P=0.045)和原发灶是否切除(切除, 未切除患者分别为23个月和5.5个月, P=0.017)与总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单一的因素与患者的生存相关。  结论  化疗有效、原发病灶可切除的经过选择的晚期胃癌患者, 可以尝试进行原发病灶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作用。  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635例临床分期为ⅡB~Ⅲ期浸润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病理标本,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117例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518例。统计分析HER-2/CEP17信号比是否为全体患者以及联合和非联合靶向治疗亚组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分析HER-2/CEP17信号比是否与病理完全缓解率具有相关性。  结果  635例乳腺癌患者中,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8.4%(117/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OR为0.500,95%CI为0.350~0.712,P < 0.001)、Ki-67表达(OR为3.461,95%CI为1.891~6.333,P < 0.001)、分子分型(OR为1.458,95% CI为1.188~1.791,P < 0.001)、HER-2基因拷贝数(OR为6.173,95%CI为2.110~17.857,P=0.001)及HER-2/CEP17信号比(OR为9.076,95%CI为3.142~26.215,P < 0.001)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分析显示HER-2/CEP17信号比也是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和非联合靶向治疗亚组的独立预测因子。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具有相关性(r=0.235,P < 0.001)。  结论  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具有相关性,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分别与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常规输注联合方案对进展期胆管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93例初治、无手术指征进展期胆管癌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即10 mg/(m2·min)输注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标准输注(30 min)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每21 d重复,每例患者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并进行随访。治疗结束后对2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 > 0.05)。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生存时间OS、肿瘤进展时间TTP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尤其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相近(P > 0.05)。  结论  以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胆管癌,方法可行,具有较高的客观缓解效率,延长了OS及TTP;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其血液学毒性较为显著,需引起足够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左丽  徐迎春  陶莉  张凤春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9):1443-1445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希罗达(XEL)21天方案([NX]方案), 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anthracycline-and taxanerefractor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 ATRMB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NVB 25 mg/m 2d1, 8, 快速静滴; XEL2.0g/(m2·d), 早晚2次, 餐后30min口服, d1~14, 21天为1个疗程, 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或至疾病进展。  结果  48例患者共完成172个周期化疗, 中位化疗周期4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0例, 部分缓解(PR)11例, 稳定(SD)23例, 进展(PD)14例总有效率(CR+PR)22.92%, 疾病控制率(DCR)70.8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6.7个月(1~22个月), 1年生存率.32/48(66.70%), 2年生存率21/48(43.75%)。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 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脉管炎。  结论  [NX]方案是治疗ATRMBC的有效方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后顺铂+5-Fu(PF)巩固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榄香烯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后PF巩固化疗治疗64例中晚期食管癌: 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分割, 靶区总剂量55.8~66.6 Gy; 放疗同时给予顺铂(30 mg/m2第1~3天, 21天为一周期)化疗2周期。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给予不多于4周期PF方案(顺铂30 mg/m2第1~3天, 5-Fu500 mg/m2第1~5天)巩固化疗。其中联合组34例放疗期间应用榄香烯乳500 mg, 每日1次, 每周5次, 巩固化疗期间第1~5天给予榄香烯乳500 mg, 与同期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后PF巩固化疗的3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对照。  结果  1)对照组和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对照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6.7%和33.8%, 联合组分别为69.9%和44.7%, 联合组有改善局部控制率的趋势(P=0.133); 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34.6%, 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 联合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7%和42.6%, 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 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Ⅲ、Ⅳ级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30%, 明显高于联合组的8.8%(P < 0.05), Ⅲ、Ⅳ级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等急性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顺铂同步放化疗后PF巩固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一定的疗效。榄香烯乳联合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 减轻血液学毒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TCH与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自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4例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H组39例,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及卡铂治疗方案;TAC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6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  TCH与TAC两组患者总有效率(OR)分别为94.9%(37/39)和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69.2%(27/39)和32.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心功能障碍、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方面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多西他赛及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疗效良好,病理完全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筛选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s,探讨外泌体miRNAs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确诊为初治Ⅳ期胃腺癌患者36例病例资料,均接受不少于2个周期的Xelox或SOX方案化疗,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收集患者首次化疗前的血清标本,提取血清外泌体RNA,行miRNAs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的miRNAs进行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断验证后的外泌体miRNAs在疗效预测中的价值。  结果  36例Ⅳ期胃癌患者按照RECIST标准,分为敏感组15例,耐药组21例。两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共筛选出52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经qRT-PCR验证后,仅3个外泌体miRN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预测miRNA-106a-5p、miRNA-1323、miRNA-202-3p与胃癌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49、0.946,灵敏度分别为90.5%、90.1%、85.7%,特异度分别为:93.3%、86.7%、93.1%。  结论  检测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106a-5p、miRNA-1323、miRNA-202-3p,可能对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以明确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初治、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N2~3期的患者,给予诱导化疗2~3个周期后联合同期放化疗,研究组(维持化疗组)在根治性放化疗后继续予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4个周期,对照组(未维持化疗组)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评价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及顺应性。  结果  共17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研究组84例,对照组95例。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4.4(5.97~70.2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79.3%、68.1%(χ2=3.898,P=0.048),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75.6%、64.2%(χ2=5.428,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不良反应及晚期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特异性药物不良反应均为2级以下。  结论  在中国西北地区非高发区N2~3期鼻咽癌患者中,根治性放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后3年DMFS和3年DFS获益,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良好,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清胱抑素C(cysatin C,Cys-C)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外周血中的水平及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无法手术的SCLC患者67例(观察组)及同期体检者6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局限期26例,广泛期41例,分别于化疗前及依托泊苷联合铂类2周期化疗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Hcy、Cys-C水平,并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与广泛期Hcy、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广泛期分别与对照组相比,Hcy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Hcy、Cys-C水平较化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无效组患者化疗后Hcy、Cys-C水平较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cy与SCLC的发生呈正相关,血清Hcy、Cys-C联合检测,可以评估SCLC患者化疗疗效,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肖莉  任建林  王馨  张秋华  吕霞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108-1110
  目的  既往体外实验显示HER-2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呈负相关, 本研究初步评价不同HER-2状态的进展期胃癌行紫杉醇联合希罗达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45例, 其中HER-2(+)20例, HER-2(-)25例, 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 d1;卡培他滨2 g/m2, d1~14, 21d为1个周期, 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入组45例患者中, HER-2(+)组5例CR, 8例PR, 4例SD, 3例PD。HER-2(-)组0例CR, 10例PR, 7例SD, 8例PD。进行Kruskal Wallis法H检验(P=0.026)。  结论  HER-2受体的状态与进展期胃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相关, HER-2(+)组的化疗疗效优于HER-2(-)组。HER-2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