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静息态fMRI观察运动皮质的功能连接网络及其小世界性.方法 对9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分别以双侧M1区为种子点获得全脑正性及负性功能连接脑图.以这些区域作为节点,计算其平均聚类系数Cp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Lp、全脑随机网络属性Crand和Lrana;按照公式γ=Cp/C怕nd>1和λ=Lp/Lrand≈1分别计算γ及λ值,以验证其小世界网络属性.结果 静息态以M1区为种子点的正激活区域主要包括双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负激活区域包括双侧额上回、楔前叶、缘上回、角回、双侧颞上回及小脑后叶.在矩阵稀疏度0.1≤Sparsity<0.5范围内,这些区域的小世界属性符合γ=Cp/Crand>1及λ=Lp/Lrand≈1.结论 运动皮质的正性连接主要集中在运动系统内,负性连接与脑的默认网络类似,运动皮质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观察运动功能不同的脑卒中患者脑静息态功能连接情况,可为临床制定非侵入性脑刺激方案提供治疗靶点。 方法:应用fNIRS基于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观察4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组静息状态下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情况。 结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情况下,严重运动障碍组同源感觉运动网络(sensorimotor network,SEN)及腹侧注意网络(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VAN)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严重运动障碍组非同源脑网络(SEN-VAN,SEN-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SEN-额顶网络(frontoparietal network,FPN),VAN-DMN)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基于脱氧血红蛋白情况下,轻度运动障碍组同源脑网络(VAN)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严重运动障碍组同源脑网络(SEN,VAN,DMN)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严重运动障碍组非同源脑网络(DMN-VAN,VAN-FPN,FPN-DMN)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 结论:fNIRS适用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重度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同源、非同源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MRI(BOLD-fMRI),探索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可能存在的异常。材料与方法对68例PD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BOLD-fMRI检查。分析PD组与正常对照组标准化脑功能低频振荡幅度(mALFF)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在双侧辅助运动区、中后扣带回、楔前叶、海马、海马旁回、外侧苍白球、背侧丘脑、小脑前叶以及右侧局部初级运动皮层、岛叶、尾状核、壳核、小脑后叶等广泛区域mALFF值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在双侧前额叶、顶叶及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左侧枕叶初级视觉皮层等区域mALFF值显著增高(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广泛异常,主要表现为PD患者在运动调节相关脑区、默认网络关键节点、边缘系统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减弱,在前额叶、顶叶、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以及初级视觉皮层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4.
冻结步态(FOG)是帕金森病(PD)致残性步态障碍。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可反映静息态下脑功能连接(FC),有助于揭示FOG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就rs-fMRI脑网络用于研究PD伴FOG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技术探究脑老化对老年人步行任务的影响机制。 方法 招募20例健康老年人和22例健康年轻人,分别对2组受试者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站立步行试验(TUGT)、快速和自选速度10 m步行试验(10MWT)以及GaitRite步态参数采集和步行同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试验,分析和比较2组受试者的前额叶认知区(PFC)和运动区初级运动皮质(MC)功能连接强度以及步态参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 在步态分析参数中,老年组的步频较青年组明显增高(Z=-2.067,P=0.039)。在脑网络数据中,老年组在同源ROI中RPFC的FC值低于青年组(t=2.65,P<0.05),且老年组在异源ROI中的RMC-RPFC(t=2.62,P=0.04)和RPFC-LPFC(t=2.69,P=0.04)FC值亦低于青年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正常步行时出现RPFC及其相关脑区的FC值减少,可能属于脑老化早期脑网络激活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差异。材料与方法 从国际自闭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的4个站点中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ASD儿童(ASD组)及65例TD儿童(TD组)的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及T1加权结构像数据。应用图论分析研究大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全局和局部拓扑参数。结果 在阈值范围内,ASD在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和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Lp)低于TD组(P<0.05);两组在全局效率(global efficiency,Eglob)、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D组和TD组的脑功能连接网络满足标准化的聚类系数(γ)>1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λ)≈1,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但两组间的γ和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点水平分析结果显示ASD组在双侧前扣带回、双侧尾状核、双侧海马、右侧顶下小叶等脑区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究青年人、老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皮层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征。方法:纳入30例青年受试者、30例老年受试者,采集8min fNIRS静息态数据。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HbR)在时间序列上的浓度,计算两组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强度,并在感觉运动网络(SEN)、背侧注意网络(DAN)、腹侧注意网络(VAN)、默认模式网络(DMN)、额顶网络(FPN)、视觉网络(VIS)层面比较同源、异源脑网络的组间差异。结果:基于HbO2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老年组在SEN、DAN、DMN、FPN、VIS内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VAN内未见显著性差异。异源脑网络间的分析发现,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除SEN-VAN、SEN-DMN间功能连接强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余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基于HbR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老年组在SEN、DAN、VAN、DMN、FPN内功能连接强度显著降低(P0.05),VIS未见显著性差异,异源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NIRS适用于年龄相关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组的同源、异源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均低于青年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皮质功能状态与吞咽功能的相关性,并观察舌三针对该类患者皮质活动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针刺组和舌三针组,每组15例。采用fNIRS采集两组患者在静息态、针刺态(假针刺组为假针刺态)、电针态(假针刺组为假电针态)、针刺后静息态(假针刺组为假针刺后静息态)下的氧和血红蛋白(HbO2)的相对浓度变化(ΔHbO2)。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渗漏误吸评分(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两组患者的整体功能残疾水平和吞咽功能。 结果 静息态下,两组患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r=0.550,P=0.002)、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0.585,P=0.001)和左侧前运动皮质(r=0.510,P=0.004)区域的平均ΔHbO2浓度与PA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针刺态下,舌三针组患者的右侧额下回(F=9.651,P=0.004)和左侧颞中回(F=3.343,P=0.029)区域的ΔHbO2浓度显著增加(P<0.05),左侧躯体感觉皮质(F=4.948,P=0.035)和左侧初级运动皮质(F=4.742,P=0.038)区域的ΔHbO2浓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舌三针可促使幕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大脑皮质活动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改善吞咽障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脑网络内功能连接改变。材料与方法搜集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3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无脊髓压迫)(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以及社会招募3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采集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并利用ICA方法提取出静息态脑网络,通过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脑区并与临床资料做相关分析。结果 CSM与HC组相比,双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左侧扣带回中部、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小脑2区功能连接减低。CDH与HC组相比,右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左侧扣带回中部、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H组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值与视觉模拟评分存在负相关(r=-0.535,P=0.002);CSM组左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值与贝克焦虑问卷评分存在负相关(r=-0.448,P=0.048)。结论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在默认网络、左侧额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视觉网络、小脑网络内存在功能连接的异常,多网络改变与疼痛感受、情绪感知、运动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震颤(TD)型与强直(ARD)型帕金森病(PD)静息态脑功能度中心性(DC)差异。方法 采集51例TD (TD组)型、39例ARD (ARD组)型PD患者及56名健康对照者(HC,HC组)头部静息态功能MRI数据,比较组间全脑DC值的差异。结果 相比HC组,TD组及ARD组双侧小脑DC值升高;TD组左侧壳核和左侧中央旁小叶DC值降低,ARD组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DC值降低。相比ARD组,TD组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DC值升高,双侧小脑DC值减低。结论 TD型与ARD型PD患者双侧小脑、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辅助运动区DC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简易减重步行装置在康复治疗中的实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提高偏瘫、截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实用性。方法38例偏瘫、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正规减重组(n=14)、简易减重组(n=14)。正规减重组患者应用标准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进行步行训练,简易减重组患者应用自制的简易减重步行装置进行步行训练。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步行功能评定、10m步行速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减重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步行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正规减重组与简易减重组患者训练后步行功能评分与步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进行步行训练,能够取得与标准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相似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价运动想象训练(motor imagery training, MIT)对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初探MIT脑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特征。 方法:纳入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00min/天,6次/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MIT 30min/天,6次/周,两组均干预3周。干预前以及3周后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定。在两组中各抽取10例左侧偏瘫且病变部位均在基底节区患者,采集10min fNIRS静息态血氧数据。设定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包括双侧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 PFC)、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皮层区(pre-motor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 PMC&SMA)、体感联合皮层(somatosensory association cortex, SSAC)及感觉运动区(sensorimotor cortex, SMC),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bO)在时间序列上浓度计算两组患者在所有通道间及ROI间静息态FC强度差异。通过Person相关性检验,计算PMC&SMA、SMC血氧相对增量与FMA-UE评分相对增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提高FMA-UE评分更为显著(P<0.05)。基于HbO静息态FC分析发现,两组所有通道间FC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3周后连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的ROI-ROI包括:L_PFC-R_SSAC、L_DLPFC-R_SSAC、L_PFC-R_SMC、R_SSAC-L_DLPFC、R_SSAC-L_SSA、R_SSAC-R_PMC&R_SMA、R_SMC-L_SSAC、R_SMC-L_DLPFC、R_SMC- R_PMC&R_SMA。相关性分析发现,试验组PMC&SMA血氧相对增量与FMA-UE评分相对增量存在正相关性(r=0.658,P=0.039)。 结论:MIT可改善卒中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脑功能网络的失连接异常模式有关,如增加两侧半球运动皮质间固有FC,增加损伤侧半球运动皮质与健侧半球运动皮质、损伤侧额叶皮层间FC强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训练(减重或不减重)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估量表D、E区)、平衡功能(Berg量表)和自我选择步行速度的影响。 方法:将18例诊断为痉挛型双瘫的患儿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和年龄分层随机分为活动平板组和地面行走训练组,分别经过8周的训练,观察两种方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自我选择步行速度的影响。 结果:活动平板训练组与地面行走组相比,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D、E区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自我选择步行速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0.05)。 结论:活动平板训练(减重或不减重)可以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行走速度,但对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下评估的活动与参与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探讨伴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静息态指标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 DC)的变化特点,并探究FOG产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材料与方法 招募17例伴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PD with FOG, FOG+),36例无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PD without FOG, FOG-)和44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所有被试均接受rs-fMRI扫描。通过静息态数据计算FOG+、FOG-和HC三组人群的DC值。F检验得到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双样本t检验比较FOG+、FOG-和HC三组人群两两之间的差异。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经过整体误差(familywise error rate, FWE)多重比较校正,且团块体素>20。提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对比观察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差异。 方法:应用fNIRS分析20例左侧、20例右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各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强度,并在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PSC)中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情况下,左右脑卒中组的全脑功能连接平均强度均低于健康组;同源比较中左侧脑卒中组与左侧M1区(患侧)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兴趣区(ROI)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右脑卒中组的左侧PFC、左侧M1区(健侧)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ROI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异源比较中左脑卒中组和右脑卒中组与健康组相比左侧M1与右侧M1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健康组相比,左右脑卒中组的患者的双侧大脑半球间即健侧和患侧半球间M1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有明显减弱。另外,相较于健康组,右脑卒中组在左右半球PFC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脑卒中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ROI功能区间功能连接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脑卒中组的PFC区、M1区与FMA评分以及Brunnstro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研究中,左右脑卒中组的全脑功能连接平均强度均低于健康组;其中左脑卒中组的患侧M1区功能连接低于健康组,而在左右半球间的功能连接中左右脑卒中组的两侧半球M1区间的功能连接均减少,右脑卒中组的两侧半球PFC区间的功能连接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功能连接MR成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态脑默认状态网络的改变.方法 选择14例PD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以双侧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分析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脑功能连接情况和差异. 结果与健康志愿组相比,PD患者的一些脑区存在异常功能连接,具体表现为:左顶下小叶、右侧楔前叶、前额叶中内侧、左侧颞上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左侧小脑半球、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楔前叶、右侧颞下回、右侧楔叶、右侧舌回、左侧颞中回等脑区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 结论 静息态下帕金森病患者默认状态网络内脑区间的连接功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相关 性。方法:纳入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与健康成年者(正常对照组)各30例进行静息态磁共振(rs-fMRI)扫描,并行数字符号测试(DST)、数字广度测试(DSPT)及语言流畅性测试(VFT)。对rs-fMRI数据进行 常规预处理,将基于体素VMHC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分析,比较2组VMHC值及认知功能测试评分,分析抑 郁症组VMHC值与认知功能测试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双侧额中回及双侧颞 上回 VMHC 值明显降低(P<0.01,AlphaSim 校正,体素个数>5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 DST、 DSPT及VFT评分明显下降(P<0.05)。抑郁症患者双侧颞上回VMHC值与DST评分呈正相关(r=0.45,P= 0.002);双侧额上回VMHC值与DSPT及VFT评分呈正相关(r=0.32,P=0.01;r=0.34,P=0.02)。结论:首发抑 郁症患者双侧额中回及双侧颞上回静息态脑VMHC明显下降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初步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执行不同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过程中大脑皮层感兴趣区域(ROIs)的激活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非优势半球组患者14例,优势半球组患者12例。病例入组时,首先对受试者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再运用fNIRS监测受试者在执行患侧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过程中ROIs氧合血红蛋白(oxy-Hb)的浓度变化。结果:主动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训练任务的脑区激活程度高于被动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训练及静息状态(P<0.05),而踝关节被动牵伸训练任务的脑区激活程度高于静息状态(P<0.05)。另外,优势半球组患者受累侧ROIs激活整体上高于非受累侧,且大脑半球偏侧化指数(LI)数值大于0的可能性大。非优势半球组患者在执行患侧踝关节牵伸训练任务时,感觉运动皮层(SMC)的激活程度与6min步行试验(6MWT)的步行距离成正相关(r=0.5531~0.6165,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关节不同牵伸训练任务与皮层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中的平板速度调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平板速度的调节对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个体最大平板速度上加速,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减慢平板速度。对照组逐渐有限的增加平板速度。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用Fugl-Meyer法评定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步行功能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在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分级和最大步行速度上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在个体最大平板速度上加速接近正常步速,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减慢平板速度比有限的增加平板速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静息态f MRI探讨不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前扣带回功能连接(FC)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56例T2DM及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60例健康被试(HC),行静息态fMRI检查及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以前扣带回不同亚区为种子点行全脑FC分析,将差异脑区的FC值与临床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相比,不伴MCI的T2DM患者膝前部前扣带回(pACC BA32)与双侧海马FC值减低,与双侧外侧前额叶及左侧中央前回FC值增高(P均<0.05)。T2DM组pACC(BA32)与左侧海马FC强度与颜色连线测试2(CTT-2)评分呈负相关(P=0.002,r=-0.410)。结论:不伴MCI的T2DM患者pACC(BA32)与双侧海马及双侧外侧前额叶FC紊乱,提示T2DM患者可能存在一种涉及记忆功能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