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逐年增多。我院心脏外科自1985年10月-2003年10月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46例,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4%。现将有关手术前处置、手术及围术期注意事项等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29例,女17例,年龄60-7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现高血压12例(63.2%),心动过缓10例(52.6%);术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6例,低钾血症8例,低氧血症3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除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前应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术中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术后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640例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体会,对组织灌注、温度控制、血液稀释、心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方法 体外循环中度或深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结果 640例中有408例心脏自动复跳占70%,20W·s电击一次复跳者142例,电击两次复跳者68例,有2例电击8次复跳。体外循环时间51-270分,平均(150±72)分;心脏阻断时间31-121分,平均(80±11)分。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80岁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心脏手术年龄≥80岁的29例患者,男23例,女6例;平均年龄(81.6±1.94)岁。单纯冠心病21例,主动脉瓣狭窄5例,冠心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升主动脉瘤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结果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3.4%。术后出血行手术止血1例,急性呼吸功能不全6例,急性肾功能损伤8例,监护时间(4.2±2.1)d。平均随访(37.3±19.1)个月,随访期死亡9例。结论≥80岁患者仍然可以安全有效地接受心脏手术。谨慎的患者选择、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密切的多学科协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参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整体护理,在对14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积极完成术前访视、术中洗手及巡回、术后回访,重视术前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注意药物反应,积极配合抢救工作,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手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可以明显减少病人焦虑紧张,有利于术后恢复。结论:全面精心的整体护理是保证心脏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疗效,分析影响其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手术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不同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及术前PASP等级患者的疗效。结果年龄〉60岁组患者的术后PASP变化值[(25.86±4.27)mm Hg]及LVEF变化值[(2.64±1.62)%]均低于年龄≤60岁组患者[(28.37±3.53)mm Hg,(3.71±1.9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及死亡率(13.33%)均高于年龄≤60岁组(12.50%,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各项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升高,术后PASP值逐渐升高,LVEF值逐渐降低,并且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ASP越高,术后PASP值及LVEF值变化越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心功能越差,术后的整体疗效越差;术前的PASP水平越高,疗效越差,应对其高危因素加以注意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报道12例高龄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和体会.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6年6月的12例70岁以上的心肌保护、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死亡1例.结论 对高龄心脏瓣膜患者只要选择好手术时机,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重视术后危险并发症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80岁以上行非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828例。记录患者术前数据、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ICU情况、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并发症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11/828)。与术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术中经历了更长时间的低血压(P<0.01或0.05),术中出血量更多(P<0.001),术后入ICU比例更高(P<0.001),ICU停留时间更长(P<0.001),住院时间更长(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1),术后死亡率更高(P<0.001)。术后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手术、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肝功能不全和更高的ASA分级。结论 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加的危险因素包括更长的手术时间、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肝功能不全和更高的ASA分级。这...  相似文献   

10.
王闽  李玮 《铁道医学》1997,25(2):94-95
目的 探讨加强重症心脏瓣膜病膜替换术围术期的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术前常规应用GIK液7-14d。瓣膜替换术在全身中度低温,心脏深低温下进行,伴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附加三尖瓣成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严重心律失常,37例出院时心脏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充分加强心肌保护,术前心脏功能Ⅳ-Ⅴ级可视为预置  相似文献   

11.
高龄患者腹部外科急诊手术96例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腹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分析96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腹部外科急诊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包括ICU监测、支持和积极的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25.00%),手术中无死亡,术后死亡9例,总死亡率9.38%.结论 70岁以上高龄腹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及并发症的治疗,采取正确的治疗对策,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60岁以上瓣膜病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60岁以上65例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33例,年龄60~78 (63.1±4.1)岁.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停跳手术19例,不停跳手术46例.其中MVR 29例,AVR 18例,DVR 18例,同期TVP 23例,左房血栓清除8例,共置入瓣膜83枚,机械瓣50枚,生物瓣33 枚,转机时间51~305(105.2±48.7)min,阻断24~160(72.3±29.6)min,住院时间7~109(33.5±17.7)d.结果 术中死亡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5例,早期死亡率10.77%.放弃治疗6例(未随访),术后并发症13例,呼吸功能不全5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精神症状1例.随访6 ~77 个月,随访50例,院外死亡3例.结论 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充分术前准备,改善心功能,术中谨慎操作,良好心肌保护,术后加强监护,对60岁以上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2002年7月至2005年10月共为70例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替换术24例,二尖瓣替换术35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三尖瓣替换术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全组无术后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随访6月~3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以冷血停跳液灌注、注意扩血管药物的应用,保持较高的血钾浓度,积极施行三尖瓣功能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对改善手术疗效与晚期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体会,提高老年人心脏手术治疗水平。方法老年心脏病患者52例,单纯冠状动脉病变35例,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瓣膜病变3例,单纯瓣膜病变11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升主动脉瘤2例。3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有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单纯二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9例,黏液瘤切除术1例,Bentall术2例。27例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20.00±33.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82.26±38.17)min。结果在52例手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15.4%),其中低心排综合征3例;肺功能不全致低氧血症3例,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1例;脑血栓1例。围术期死亡4例(7.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肺功能不全和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4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直视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死亡12例,病死率为8.45%。出院随访1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无死亡患者。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和完善围术期处理,老年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是安全并能达到满意效果的。  相似文献   

16.
对125例2~3岁及125例4岁以上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进行手术摘除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2 ̄3岁年龄组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低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例,年龄46-49岁,平均482岁.采用腔内剜除法逆行切除增生的中叶及两侧叶,保留前列腺前括约肌及前纤维肌肉区不受损伤.随访观察下尿路症状改善及性生活相关情况.结果 12例随访3-6个月,随访期间下尿路梗阻症状改善明显,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术前平均24±5.1,术后3个月时降至8.8±1.4;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平均(8.1±4.2)ml/s,术后3个月时为(20.1±4.2) ml/s;术前12例均有膀胱残余尿(12±244ml),术后3个月仅4例有残余尿(<30 ml).所有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正常,术后1个月10例患者正常射精;另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5个月恢复正常射精.结论 腔内剜除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梗阻症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前列腺前括约肌,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冠脉外科围术期管理及其外科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70岁以上的患者27例。统计其合并症、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患者主动脉瓣阻断时间为(106.32±45.25)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64.95±52.43)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15.8±1.6)h,移植血管数量为(2.8±0.8)根,术后留置ICU时间为(45.3±38.5)h,患者住院时间为(35.45±6.3) d,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2例,全组术后共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CABG术后低心排、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全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总次数为10次,术后低心排综合征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伤口感染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事件1例。 结论 7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差,但是在完善的术前准备、相应的手术处理方式、严密的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基础下是安全可行的,并有积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60岁以上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 5例 6 0岁以上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芬太尼 30 μg/kg、咪唑安定0 .2~ 0 .3mg/kg、维库溴铵 0 .6~0 .85mg/kg进行麻醉 ,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及延长术后拔管时间等措施。结果 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与诱导前相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诱导后 ,气管插管时 ,插管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 (各组间P >0 .0 5 )。术后死亡 4例 ,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2例死于低心排。死因与术前伴有其它脏器功能减退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有关。术后呼吸支持时间平均为 (2 5 .3± 8.2 )h。结论 中等剂量芬太尼适用于老年心脏瓣膜患者。术后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延长呼吸支持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5年以上的原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住院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整体抽样且归类分析.结果可以院外生活却无家可归者6例(8.57%);可以院外生活家庭不愿接受者27例(38.87%);可以院外生活但本人不愿出院者3例(4.29%);病情不允许出院者32例(14%),这部分患者应在家庭的正确干预下辅以强大的社会支持功能促使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