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湖南省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卫生服务、文化背景、症状、行为等因素对农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 ,根据不同经济状况在湖南省随机抽取 4个县为研究现场。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到抽样县结核病防治所诊治、年龄在 15岁及以上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连续患者逐一面谈。结果 共 318例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接受了面谈并完成调查问卷。从症状出现到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平均总延迟时间为 84 6d(中位数 6 5 0d) ;平均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分别为 5 0 8d(中位数 30 0d)和 33 8d(中位数 2 4 0d) ;分别有 187例(5 8 5 % )和 2 0 0例 (6 2 9% )患者存在就诊和确诊延误。导致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 :有无咯血、居住地的距离、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 ;导致确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有 :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宣传教育、有无迷信行为、有无接受民间偏方行为和患者对结核病的感受等。结论 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包括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和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 ,合理设置结核病诊治点和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等 ,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负担地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什县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023例作为指示病例,对指示病例的640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判定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529例,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接触信息、健康状况及接受意愿等信息,回收有效问卷516份。以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为因变量构建binomial-logit链接广义线性模型,分析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497例愿意接受预防性治疗,接受率为96.32%(497/516)。与指示病例不共同居住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更容易接受预防性治疗(OR=5.713,95%CI:1.477~22.097),除指示病例外未接触其他结核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更容易拒绝预防性治疗(OR=0.142,95%CI:0.039~0.516)。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现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检索“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登记的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最终277 684例患者纳入分析),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发现延迟趋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0年,广东省发现延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6 345例,年均发现延迟率为52.70%(146 345/277 684),发现延迟天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4,63) d。各年度患者发现延迟率依次为50.66%(30 693/60 591)、50.86%(30 436/59 841)、53.44%(30 061/56 253)、55.53%(29 418/52 980)和53.60%(25 737/48 019),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80.599,P<0.001)。发现延迟天数中位数由2016年的29 d上升至2020年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居民就医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4688例50岁以上老年居民在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医院间就医选择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在社区卫生机构和在综合医院就诊的老年人,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年龄(P<0.05)、医疗保险(P<0.05)、月收入(P<0.01)、症状程度(P<0.01)和居住地与医疗机构距离(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677)、医疗保险(OR=0.664)、月收入(OR=1.406)、症状程度(OR=1.600)和距离(OR=10.253)与居民对社区或综合医院选择相关. 结论老年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与年龄、医疗保险、月收入、症状程度和距离因素有关.年龄越大、收入偏低、没有医保、症状较轻、距离较近的居民,更多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主动筛查对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州)肺结核疫情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南疆四地州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主动筛查期间(2018—2019年)和主动筛查前(2016—2017年)肺结核发病率,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发病率,不同职业发病比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向抽取的77名结核病防治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主动筛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应对的态度和建议。共发出77份问卷,收回77份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结果: 南疆四地州主动筛查前年均发病率为389.47/10万(73898/1897.41万)较主动筛查期间的489.64/10万(96341/1967.58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0.320,P<0.05)。性别年龄分布上,男性发病率531.17/10万(52304/984.70万)较主动筛查前390.36/10万(37503/960.74万)升高36.07%,女性发病率448.04/10万(44037/982.88万)较主动筛查前388.56/10万(36395/936.67万)升高15.31%。15~24岁、25~34岁、35~44岁年龄组发病率较主动筛查前分别升高66.30%、50.37%、49.18%。职业分布上,农民、家务及待业、学生构成由主动筛查前分别为86.14%(63646/73898)、4.83%(3571/73898)、1.17%(866/73898),主动筛查期间分别为87.40%(84201/96341)、5.40%(5202/96341)、1.68%(1623/96341)。89.61%(69/77)的受调查者认为主动筛查能快速降低结核病疫情,93.51%(72/77)的受调查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主动筛查为南疆四地州提早发现了更多的肺结核患者,减少了肺结核的传播,有利于当地结核病疫情的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49-50
目的调查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56例,通过自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表》了解患者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和肺结核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能够遵医嘱、规则治疗者占77.34%(198/256),漏服药者占19.14%(49/256),中断治疗者占3.51%(9/256)。男性患者优依从性率、漏服药率、中断治疗率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50岁者优依从性率、漏服药率、中断治疗率均高于50岁者(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优依从性率、漏服药率、中断治疗率均高于大专及以上者(P0.05);接受过知识教育者优依从性率高于没有接受过知识教育者,漏服药率、中断治疗率低于没有接受过知识教育者(P0.05)。结论性别、年龄、学历及是否接受过知识教育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防治认知教育、重视医院督导治疗,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麦维兰江 阿不力米提 地尔木拉提 吐孙 克尤木 吾布力喀斯木 穆萨 艾海提 刘振江 李宾 西日扎提 马木提 陈金瓯 李涛 苏伟 赵雁林 欧喜超 《中国防痨杂志》2022,44(11):1148-1153
目的: 分析喀什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15年喀什地区登记并成功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复发(216例)和未复发(21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1∶1对照匹配,对43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24.00(OR=4.235,95%CI:1.277~7.877)、文化程度为小学 (OR=3.434,95%CI:1.861~6.337)、中等收入(OR=2.240,95%CI:1.256~3.993)、未规范治疗(OR=3.436,95%CI:1.788~6.606)、吸烟(OR=3.970,95%CI:1.419~11.113)是结核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OR=0.256,95%CI:0.137~0.477)和集中服药(OR=0.103,95%CI:0.026~0.413)的结核病患者不易复发。 结论: 落实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集中服药管理,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吸烟人群及时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患者来源、疾病诊断、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共获得174 067例患者信息。2015—2021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率的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1(10,73) d,年均发现延误率为53.25%(92 695/174 067);由2015年的58.20%(15 093/25 935),下降至2021年的50.18%(11 026/21 974)。2015—2021年发现延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2.5%,t=-2.095,P=0.036),2015—2019年发现延误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4.1%,t=-4.313,P=0.049),2019—2021年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采用连续筛查的方法,调查我国既往结核病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糖尿病患者、HIV/AIDS者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简称“五类重点人群”)的结核病患病和发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全国东、中、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10个县(区)的27个乡镇(社区)作为研究现场,于2013—2015年连续3年对上述五类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胸部X线检查。计算这五类重点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和发病密度,并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分别筛查了38193、35305和30295名。经过3年的连续筛查,全部重点人群的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下降了28.9%[(246.1-174.9)/246.1×100%],年递降率为15.7%[$\big(\sqrt \frac{246.1}{174.9}-1 \big)$×100%];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了32.3%[(746.2-505.0)/746.2×100%],年递降率为17.7%[$\big(\sqrt \frac{746.2}{505.0}-1 \big)$×100%]。以2013年为调查基线,全部重点人群随访1年(2014年)发现的菌阳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发病密度分别为132.3/10万人年(36/27202.4)和143.7/10万人年(71/49393.8),随访2年(2015年)则分别为488.9/10万人年(133/27202.4)和475.8/10万人年(235/49393.8)。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高龄(75~84岁组和≥85岁组)、居住地为农村、少数民族、未婚/离异/丧偶、家庭人均年收入低(2300~9999元)和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18.5)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3.4(2.6~4.5)、1.6(1.2~2.2)和2.2(1.3~3.5)、2.0(1.5~2.8)、2.2(1.6~3.0)、1.4(1.1~1.9)、1.8(1.3~2.4)、1.9(1.4~2.6)],超重(体质量指数≥24)是结核病患病的保护因素[OR(95%CI)=0.3(0.2~0.5)];男性、少数民族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2300~9999元)是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aHR(95%CI)值分别为2.5(1.9~3.5)、6.8(4.8~9.6)、1.4(1.0~1.9)],超重(体质量指数≥24)是结核病发病的保护因素[aHR(95%CI)=0.5(0.4~0.7)]。结论 五类重点人群是我国肺结核患病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在重点人群中应开展主动连续筛查以快速降低结核病疫情。通过危险因素组合可以获得更高风险的目标人群,从而提高筛查收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 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 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置规范》(简称《规范》)的制定为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处置提出了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介绍了《规范》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并就其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了重点解读,特别说明了其在现有政策和指南等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之处,旨在明确其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的用途及意义,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PTB-DM)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北部院区符合入组标准的458例住院PTB-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治疗前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膳食、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结核病临床症状、体质量指数、血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血糖控制水平、保肝药物使用及种类情况等信息;随访8个月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发生ATB-DILI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58例PTB-DM患者中,53例发生ATB-DILI,发生率为11.6%。在调整了吸烟、体力活动、保肝药物使用和贫血等混杂因素后,发现血糖控制不良[HR(95%CI)=2.787(1.2566.183)]、饮酒[HR(95%CI)=2.159(1.097~4.251)]、消瘦(体质量指数<18.5)[HR(95%CI)=2.808(1.391~5.670)]、膳食多样性不足[HR(95%CI)=3.199(1.372~7.459)]是PTB-DM患者发生ATB-DILI的危险因素。结论: PTB-DM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易发生ATB-DILI,尤其饮酒、消瘦和膳食多样性不足者,发生ATB-DILI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