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7例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训练.所有入选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FMA和MBI的评分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JF能有效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测得的各异系数(FA)值、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与肢体肌力评分的相关性,旨在分析DTI评价肢体肌力降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治疗的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在发病3d内测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行DTI检查神经纤维束的分布情况,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 梗死侧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8.70,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5.08,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63,P=0.013).结论 急性梗死灶与内囊后肢的FA值、ADC值均比健侧正常白质的FA值、ADC值低,内囊后肢的FA值与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关性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李艳 《吉林医学》2013,34(4):663-664
目的:探讨躯干与肢体动作组合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肢体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躯干和肢体动作组合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变情况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干与肢体动作组合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波  李志伟 《重庆医学》2011,40(29):2967-2969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 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周内)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神经康复(入院24 h内开始)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疗程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的评分,并通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观察两组患者脑功能重塑情况。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值和ADL改善值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侧脑运动皮质功能健存率改善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能有效地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早期神经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0例,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量表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月末的NIHSS量表评分为(3.46±0.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1月末及3月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早期神经康复能够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肢体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化痰祛瘀汤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在制定本研究病理筛选标准下收集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使用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运动能力及自理能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63.3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Barthel提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化痰祛瘀汤能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修复,使患者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明瑾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133-4136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网络重建仪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及脑神经递质指标[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时BBS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时NE水平降低,DA、5-HT水平升高;且观察组NE水平低于对照组,DA、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神经网络重建仪联合治疗可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康复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医疗体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电动起立床等训练),高压氧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外,还结合高压氧治疗,采用中型高压氧舱,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通风换气休息5分钟,加压20分钟,减压25分钟,治疗全程90分钟,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给予Fugl-Meyer运动功能和改良Bathel指数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高压氧治疗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促进早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开发区医院就诊的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1例,经治疗后分为症状无改善组(无改善组) 20例及症状改善组(改善组) 61例,行常规头部MRI平扫、DWI、DTI扫描。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分);各向异性系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与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改善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改善组患者ADC值、FA值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ADC值、FA值随着NIHSS评分降低而升高,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ADC值与Fugl-Meyer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FA值与Fugl-Meyer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作用显著,FA值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翟慧琴 《中外医疗》2014,(29):40-4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PES)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ES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S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6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于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等对2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显示,治疗前2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43-146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ICU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结果(1)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学Vs、V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Vs、V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扩血管、抗凝、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发病7d后,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时进行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分的不同。结果①人院21d、35d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5d后,两组患者BI评分及QO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Zhang T  Li LL  Bi S  Mei YW  Xie RM  Luo ZM  Wang DS  Wang WZ  Wang NH  Jia JP  Tan L  Ding XS  Cui LY  Wang DX  Hu XQ  Ni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48-1954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定。在全国共建立了 15个三级康复网 ,各三级康复网按照统一的入选标准筛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发病后 1周及 1、2、3、4、5、6个月末共进行 7次评价。结果 共有 10 78例患者入组 ,其中完成全部 7次评价者 90 2例 ,死亡19例 ,失访 15 7例。 90 2例中 ,康复组 4 39例 ,男性 2 6 6例 ,女性 173例 ;年龄 6 1岁± 11岁 ;脑梗死 2 78例 ;脑出血 16 1例。对照组 4 6 3例 ,男性 2 81例 ,女性 182例 ;年龄 6 0岁± 11岁 ;脑梗死 2 91例 ;脑出血172例。发病后第 2个月起 ,两组之间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6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基本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Barthel指数平均值接近 85分。对照组也有所恢复 ,但恢复的程度低于康复组。康复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的  相似文献   

17.
罗红侠  马江红 《河北医学》2013,19(9):1307-1310
目的:分析研究家属短期培i)tI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的64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家属进行短期培训,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的康复锻炼遵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的康复锻炼遵从性较佳率高于对照组,RNADL量表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runnstorm分级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属短期培训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康复效果的影响较佳,可更快地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入组时在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时在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精力、疼痛、睡眠、社交活动、躯体活动、情感6个方面的NHP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够针对脑梗死的恢复特点进行护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玲  顾卫 《四川医学》2012,33(7):1319-1321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康复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再配合心理护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HAMD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梗死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2组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2组病人Barthel评分、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和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周后,2组病人Barthel评分、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助于明显恢复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从而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