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青少年非意愿未婚怀孕的影响,旨在为预防青少年未婚怀孕、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到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门诊就诊的1506名未婚、年龄10~24岁的女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陈式不记名问卷以及相关的心理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个体生殖健康知信行水平、心理社会能力状况、儿童期不良经历等进行测评。结果:对未婚怀孕青少年初次妊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受教育水平、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心理社会能力状况以及儿童期不良经历均会对青少年初次妊娠年龄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应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男性生殖健康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前列腺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等,严重影响着男性生殖健康。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职业因素等也对男性的生殖健康产生影响,许多男性疾病降低了男性的生活质量。 男性生殖水平明显下降是多种疾病的先兆或警示。据国外文献报道,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王文英  陈勤 《现代养生》2022,(2):230-232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围手术期心理体验,旨在为心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期间在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患者25例,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问卷调查,整理及分析调查的结果资料,分析患者心理体验感.结果 其中24例患者生育压力较为明显,其心理体验存在过分...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农村少数民族已婚育龄男性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性是直接和间接影响妇女和儿童生殖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在生殖健康研究中欠缺男性的参与,呼吁生殖健康项目应包括男性[2-5].本项研究调查农村少数民族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的夫妇中男性挫败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沙生殖医学医院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IVF-ET治疗的202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挫败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两个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02例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中男性挫败感的得分为(16.25±9.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婚姻质量中的夫妻交流、社会支持状况、抑郁情绪和心理弹性是接受IVF-ET治疗的夫妇中男性挫败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接受IVF-ET治疗的男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挫败感, 医护人员在关注接受IVF-ET女性心理状况的同时, 也应当重视接受IVF-ET治疗挫败感较高的男性的心理健康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从而缓解其挫败感, 最终将有利于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对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水氟浓度为3.89mg/L的开封孙营村为调查区,另选水氟浓度小于1.0mg/L的沈李楼村作为对照区。对两区居住5年以上全部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测定尿氟含量。随机抽取空腹静脉血150份,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高氟区水氟、土壤氟和粮食氟含量均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空气氟两地区均未检出。高氟区人均日摄氟量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高氟区人群尿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GnR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女性血清L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而女性血清T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E2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氟能影响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层面生殖激素水平,因而表现出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活环境中存在多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不良因素,如日常化学用品、化学污染物、噪音、电磁辐射、巨大社会压力等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异常、不孕不育、流产、胎儿生长受限及先天畸形等诸多不良后果,并且对下一代生殖系统的发育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临床上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该文就环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氯代甘油醇(化学名3-氯-1,2-丙二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杀菌剂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近年来因其在食品中的污染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为全面了解3-氯-1,2-丙二醇的毒性,本文对其来源、代谢动力学、毒性和毒作用特征以及对肾脏、生殖、神经、血液、免疫系统的影响和遗传毒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及探讨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绝经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立体治疗。方法:将300例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物学治疗、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将心理因素、社会负性事件对躯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照组仅以生物学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生物学症状、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围绝经及绝经后妇女相关疾病除与内分泌改变有关外,还与神经类型、文化、社会和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整体治疗,对减少该阶段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和提高妇女后半生生活质量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职业、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女性不孕不育率逐年上升。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的过程中,职业女性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配偶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其心理变化,从而影响治疗结局。本文对患有不孕不育症的职业女性及其配偶在IVF-ET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和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治疗结局产生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提高IVF-ET治疗成功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母亲孕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制定保护乳牙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全市城区22所幼儿园3 243名3~6岁在园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 408例患龋儿童作为病例组,1 835名未患龋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调查母亲孕期及围生期的相关因素。结果母亲孕期患龋或牙髓炎、牙龈炎,孕期补充蛋白质、钙等、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早产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补充蛋白质、钙剂等是学龄前儿童龋齿保护因素,母亲孕期患龋齿、母亲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是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有影响,应加强孕期营养、口腔和全身保健,保护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不仅与流产、难产、畸形、早产、低体质量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而且能用于评估成年期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近年国内外关于胎儿生长发育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母源因素,对父源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父亲影响胎儿发育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即包括年龄、疾病、体型、生活方式、暴露环境在内的遗传因素和以心理状态、职业、经济收入为代表的社会环境因素,前者直接影响父源基因的完整性和表达情况,而后者主要影响母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两类因素的不良发展均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发生异常,从而出现各种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寻找可能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出生缺陷儿为病例组,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3比例匹配对照组。设计统一的表格由各监测医院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填写,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孕前检查、服用叶酸、孕检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早孕期感冒、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及孕检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提倡婚检、孕检及服用叶酸,围孕期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减少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CONTEXT: The extent to which pregnancy intention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famil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olescent pregnancy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role of intentions may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mong Latina teenagers, whose attitudes toward pregnancy are more favorable than those of other groups and whose pregnancy rates are high. METHODS: Prospective, time‐varying data from 2001–2004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wo measures of pregnancy intentions, wantedness and happiness, media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pregnancy among 213 Latina adolescents in San Francisco.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for pregnancy and interviewed about pregnancy intentions, partnership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ies every six months for two years. Associations and mediation were examin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Neither pregnancy intention variable medi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egnancy. After adjustment for other measures, wantedness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odds ratio, 2.6), while happiness was not. Having a strong family orient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happiness (3.7) but unrelated to pregnancy. Low power in 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a main partner was associated with an elevated risk of pregnancy (3.3). If the pregnancy intentions of all participants were changed to definitely not wanting pregnancy, the estimated decline in pregnancy risk would be 16%. CONCLUSIONS: Pregnancy intentions were important not as mediators but rather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egnancy. Differences in pregnancy rates between groups of Latinas may be less a function of intentional choice than of situational factors.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identifying and targeting factors that hinder effective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teenagers who want to avoid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计划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资料,采用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1 628例孕产妇,计划妊娠比例为7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年龄≥30岁、与丈夫文化程度相同、孕前家庭人口数少、人均家庭收入较高,以及除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以外还享有其他医疗保险的孕产妇计划妊娠的比例高;孕前去过咨询机构、孕前补充过叶酸和孕前进行TORCH或染色体检查的孕产妇计划妊娠的比例高。结论:计划妊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提高计划妊娠比例,应建立政府、社区、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孕期体检的1 642例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及分析GDM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 642例孕妇中检出62例GDM患者,检出率为3.78%。单因素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糖尿病家族史、BMI≥30 kg/m^2、CRP≥8 mg/L和孕期增重≥15 kg是孕妇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DM组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较多,且严重影响妊娠结局,临床上采取针对措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户籍人口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可控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闵行区产院出生的非户籍巨大儿206例作为病例组,按性别匹配选取同期出生的非户籍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显示,孕周每增加一周,巨大儿的发生危险增加,OR为2.47;第二产、第三产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分别为第一产的2.90倍、3.72倍;母亲孕前BMI每增加1kg/m2、孕期增重每增加1kg,巨大儿的发生的危险增加,OR分别为1.34、1.08。母亲孕期不运动、母亲孕中期食量较平时增加20%以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2.33、15.84。结论 本研究中发现的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中,母亲的孕前高BMI、孕期增重过多、孕期不运动及孕中期食量增加过多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值得相关部门在制定干预措施时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相关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6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易感人格类型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对郑州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产科门诊21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妊娠相关焦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 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相关焦虑的阳性率为43.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易感人格、有不良妊娠史是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可解释妊娠相关焦虑43.3%的变异。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相关焦虑发生较为普遍,影响患者及胎儿健康,医务人员应根据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制定孕期心理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9.
辅助生殖技术与异位妊娠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的异位妊娠(EP)风险可能增加2倍,尤其一些罕见的异位妊娠类型(如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更是显著增加。但最近有报道,ART妊娠的异位妊娠发生率接近自然受孕的异位妊娠发生率。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患者进行 ART治疗的主要指征,反过来也是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重要病因。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了解ART妊娠的异位妊娠风险因素,有助于临床上预防ART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20.
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很多,这些危险因素影响着孕妇的健康,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原因目前主要分为母体、胎儿、环境三方面。研究环境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减少孕妇高危环境暴露,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该文就不良妊娠结局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