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秦与单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方法: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的UC诊断标准诊断为UC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沙)1.0g,4次/d,加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阿泰宁)3粒,2次/d;对照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艾迪沙)1.0g,4次/d,治疗8周,评价疗效.疗效据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对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加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2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实验组2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P<0.05).结论:联合应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能更有效地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炎症缓解率均可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轻、中度活动期的U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实验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时间均为8周。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28%,实验组治疗后的结肠镜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和蒙脱石散(思密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五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8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干预组包括思密达组、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确认模型建立后,模型组每天经口灌入生理盐水,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思密达、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治疗.每天对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第5天、第12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收集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VIP、SP,采用ELISA法测血中5-HT的含量.结果DAI评分结果示,5 d的炎症评分并无差异.12 d的中模型组与思密达组炎症重于美沙拉秦组和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5 d组中,模型组VIP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与干预组的SP高于正常组(P〈0.01).12 d的模型组SP、5-HT高于正常组(P〈0.05);仅美沙拉秦组的SP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其他干预组均高于正常(P〈0.01).12 d模型组、思密达组的5-HT均高于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结论 UC经治疗后,单用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用药抗炎近期效果较单用思密达近期效果好,5 d血中SP浓度值升高能及时反应炎症情况,12 d血中5-HT变化能反应治疗后炎症的变化.5 d血中SP和12 d血中5-HT的测定可能为急性期UC的病情发展和临床治疗急性期UC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50%乙醇溶液对大鼠通过免疫化学法造模,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五个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和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即IL-4、IL-6的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至缓解期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以及联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显著升高,IL-6的水平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与美沙拉嗪组和酪酸梭菌组比较,血清IL-4和IL-6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联合治疗组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血清IL-4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失衡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同期53例宫颈癌、25例CIN和25例子宫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宫颈组织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CIN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表达及Th 17/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Treg细胞表达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组织中Th 17/Treg与FIGO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表达均显著升高,Th17/Treg失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对溃疡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活性、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美沙拉嗪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的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酪酸梭茵组、美沙拉嗪纽、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粘膜肉眼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粘膜组织中HSP27的表达量,ELA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表达量。结果酪酸梭茵和美沙拉嗪都可以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减轻肠道的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酪酸梭茵组、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结肠中HSP27的表达都上调(P〈0.05),血清中TNF-α的表达都下降(P〈0.05),其中美沙拉嗪组与酪酸梭茵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酪酸梭菌联合美沙拉嗪组治疗效果最佳(P〈0.05)。结论酪酸梭菌和美沙拉嗪对急性期UC都有治疗作用,二者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HSP27,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肠道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栀子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Th17/Treg平衡和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踝关节组织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IL-10、IL-17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IL-17以及ROR-γt和关节滑膜IL-17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模型组血清IL-10浓度以及Foxp3和关节滑膜IL-10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栀子苷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17浓度以及ROR-γt和关节滑膜IL-1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而血清IL-10浓度、Foxp3和关节滑膜IL-10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成模之后Treg/Th17会失衡,栀子苷可升高IL-10、Foxp3表达,降低IL-17、ROR-γt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诱导Treg细胞生成同时抑制Th17细胞分化,从而恢复病变部位Treg/Th17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导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2个月HCV-RNA阳性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59例及阴性组41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HCV感染患者均采用常规口服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各组入院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CV-RNA、肝功能、Th17、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随访12个月,观察HCV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阳性组Treg细胞百分比、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HCV-RNA定量均高于阴性组,GPT、GOT、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低于阴性组及对照组,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与HCV-RNA定量均呈正相关(r=0.416、0.356、0.327,P<0.05);Th17细胞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灵敏度为0.797,特异度为0.854;Treg细胞AUC为0.886,灵敏度为0.949,特异度为0.805;Th17/Treg比值AUC为0.681,灵敏度为0.763,特异度为0.537。 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有助于临床对HCV感染患者HCV-RNA阳性进行早期预测,可为后续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绳百龙  吴凤燕  姚爱云 《西部医学》2014,26(10):1340-134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和美沙拉嗪(颇得斯安)联合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病例共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使用阿泰宁与美沙拉嗪治疗和实验组28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改善时限、内镜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改善时间和炎性指标改善时限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以活血化瘀类药物、益生菌制剂和5-ASA三联用药,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反应优于美沙拉嗪和阿泰宁的二联用药,能更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T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异质性群体,其中Th细胞是根据功能分类的一个T细胞群。Th细胞包括多种功能亚群[1],许多研究证实这些亚群不是分化定型细胞,具有一定的可塑性(plastici-ty)[2-3],它们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4例轻、中度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7)口服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n=27)口服美沙拉嗪,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UC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96例。其中,银屑病患者34例,一般慢性皮肤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结果:3组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t检验结果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高于慢性皮肤病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组患者血清中IL-10及TGF-β水平较慢性皮肤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银屑病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2水平较慢性皮肤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均有升高(P<0.05)。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与IL-10、TGF-β水平呈负相关(P<0.05);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与IL-17、IL-22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二者表达水平升高,Th17/Treg比值升高,提示Th17、Treg细胞两者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而阻断两者的产生途径可能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对RA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主要是Th17细胞)免疫调节异常是其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Th17细胞主要分泌IL-17,介导炎症反应过程,是RA发病机制中的主要效应细胞;Treg细胞作为具有独特调节作用的免疫抑制细胞,主要通过分泌TGF-β、IL-10等发挥作用。两种细胞的分化发育相互制约,Th17细胞的增多,Treg细胞的减少,可导致Th17/Treg平衡失调,而出现滑膜炎症、关节破坏、骨侵蚀等,加剧RA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针对Th17/Treg失衡的治疗发现,阻止Th17对RA的致病作用,提高Treg细胞对RA的保护作用,调节Th17/Treg的平衡成为治疗RA的新途径。本文拟就Th17、Treg细胞分化、平衡关系以及中医药对Th17/Treg失衡的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RA的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新方法诱导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Th1/Th2、Treg/Th17的平衡影响。方法 37只雄性C57BL/6小鼠用新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n=32),假手术组(n=5)不进行最后的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将模型组存活小鼠(n=25)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干预组(n=12)和心肌梗死组(n=13),依那普利干预组每日给予依那普利7.5 mg/kg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8 d后检查各组小鼠心脏彩超,称量小鼠心脏重量和体重,心脏采血并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Treg和Th17细胞比率。结果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小于心肌梗死组,且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心肌梗死组,且小于假手术组(P0.05)。依那普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Th1、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Th2、Treg细胞比率高于心肌梗死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外周血有Th1/Th2、Treg/Th17的失衡,依那普利可以调节Th1/Th2、Treg/Th17平衡,这可能与其抑制心梗后小鼠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尿毒症患者77例,37例接受透析不足2个月,为尿毒症短期治疗组,40例接受透析1~3年,为尿毒症长期治疗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结果 3组间Th17/Tr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最低,尿毒症短期治疗组最高.与对照组比较,两个尿毒症组的白细胞介素(IL)-17、IL-6增高(P<0.05),IL-10、心搏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射血分数(EF)和总外周阻力(TPR)降低(P<0.05),与尿毒症长期治疗组比较,尿毒症短期治疗组的IL-17、IL-6明显增高(P<0.05),IL-10、SV、CO、SI、EF和TPR明显降低(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与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存在相关性,这种不平衡在尿毒症患者中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 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7例慢性乙肝患者(CHB组)?13例急性乙肝患者(AHB组)和14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和Treg细胞的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IL-17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水平?结果: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CHB组外周血Treg细胞频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AHB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HB组外周血Th17/Treg比值显著增高而CHB组明显降低(P < 0.05);AHB组?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和Th17/Treg比值与ALT水平成正相关,Treg细胞频率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结论:乙肝患者外周血存在Th17?Treg细胞表达异常和Th17/Treg相对失衡,并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Th17和Treg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芳芸  呼春娜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6-1157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口服美沙拉嗪4g/d,酪酸梭菌活菌片2/次,3次/d;对照组(n=40):美沙拉嗪4g/d,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1)。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