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18F-FD G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病灶短径以及肺癌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评估SUVmax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127例行18-FD GPET/CT显像的肺部占位患者,在PET/CT图像上测算肺部病灶的SUVmax值及最短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和良性组的短径与SUVmax之间分别均呈正相关;肺癌组与良性组的SUVmax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2),但两组短径无统计学差异(P=0.0938);鳞癌组与腺癌组的短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9);非小细胞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之间的SUVmax及短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8932;P=0.6355).[结论]18F-FDG PET/CT SUVmax可以作为肺部病灶良恶性诊断的有效指标,有助于肺部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中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3月在我科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NHL的146例患者的资料。根据国际工作组织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IWC)将化疗6个疗程的NHL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在NHL患者中,临床分期、恶性程度、病灶大小、坏死情况、骨髓浸润、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Ki-67阳性率与SUVmax有关(P<0.05);无效组治疗前SUVmax高于有效组(16.68±6.16 vs 12.16±5.27,t=4.654,P=0.001);治疗前SUVmax评估NHL患者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为14.836,对应的 AUC为0.835(95%CI:0.751~0.920),特异度为80.0%,敏感度为77.4%;治疗前SUVmax>14.836是影响NHL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88,95%CI:1.179~2.418,P=0.007)。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的SUVmax可评估NHL患者的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阐述18F-FDG PET/CT显像对鼻咽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放射性脑病以及在放疗治疗设计中的价值,并指出需要开发更为特异示踪剂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开展多中心研究,明确SUV值与放疗靶区勾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前18F-FDG PET/CT影像,所有患者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状态,分析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原发灶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PD-L1阴性患者比较,阳性患者原发灶SUVmax、MTV、TLG均较高(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L1的表达与 SUVmax、MTV、TLG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0.537,P=0.000;r=0.413,P=0.002;r=0.457,P=0.000)。经多变量分析,SUVmax被确定为预测肿瘤PD-L1表达的唯一独立因素(OR:2.132,95%CI:1.694~2.578,P=0.00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FDG摄取与PD-L1表达存在相关性,PD-L1阳性更易发生在高SUVmax、MTV和TLG患者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肺癌的60例患者进行18F-FDG代谢显像。SPECT/PET图像重建用迭代法(OS-EM)获得三维图像。18F-FDGSPECT/PET图像分析采用T/NT比值法及5点打分法对病灶作出定性分析,计算诊断灵敏度并与CT比较。[结果]60例肺癌患者中,18F-FDG显像阳性55例,灵敏度91.67%;CT阳性54例,灵敏度90%。SPECT/PET提示23例双侧肺门、纵隔、锁骨上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共发现78个转移的淋巴结;CT提示16例,共发现25个转移的淋巴结。在2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18F-FDGSPECT/PET显像对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PET代谢显像对肺部肿瘤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局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CT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可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原发灶的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CRC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资料,检测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析上述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4例CRC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TLG分别为11.79(5.36,29.48)、7.11(3.10,19.51)、14.67(3.22,54.77)cm3、96.47(13.18,936.93)g。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最大直径有关(P<0.05)。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与T分期有关(r=0.318,r=0.281,r=0.390,r=0.416,P<0.05),与N、M分期均无关(P>0.05)。TLG仅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355,P=0.001)。结论 CRC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的部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18F-FDG PET/CT对36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对肺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用18F-FDG PET/CT进行全身显像,分别观察CT、PET及两者的同机融合图像.[结果]PET与CT均可发现大部肺内原发病灶及其转移灶,PET较CT多发现恶性病灶11处,CT则发现PET阴性的恶性病灶4处;融合图像显示两者融合较为准确,部分病灶两者的体积大小显示不等大;CT还可发现较多肺外的良性病灶.[结论]PET/CT一体机对肺内病灶及转移灶的诊断可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提高诊断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与肺癌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为肺癌的综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分组,分析SUVmax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共有99例患者,其中腺癌61例,鳞癌29例,小细胞肺癌9例。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P=0.182)及肿瘤位置(P=0.536)SUVmax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及肿瘤最大径SUVmax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患者的SUVmax高于女性(P=0.000),肿瘤最大径>3 cm者SUVmax高于≤3 cm者(P=0.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类型(P=0.000)及临床分期(P=0.000)SUVmax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SUVmax与性别(P=0.000)、肿瘤最大径(P=0.000)、临床分期(P=0.000)及病理类型(P=0.000)存在相关性;SUVmax与年龄(P=0.182)及肿瘤位置(P=0.431)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P=0.000)、病理类型(P=0.002)及临床分期(P=0.000)是影响SUVmax的独立因素,而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对SUVmax无独立影响作用。结论:性别、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可影响肺癌的SUVmax,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是影响SUVmax的独立因素,SUVmax可能有助于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及预测其远处转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可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 在胃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可疑胃部疾病患者行 18F-FDG PET/CT 显像的结果.分析病灶分布特点、厚度及标准化摄取值最大值(SUVmax).[结果] 胃部良、恶性病灶的厚度分别为(13.800±3.489)mm、(18.088±8.57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7);胃部良、恶性病灶的早期相 SUVmax 分别为3.607±2.710、7.277±6.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06);胃癌组早期相与延迟相 SUVmax 分别为5.131±2.486与6.156±3.126(t=-3.691,P=-0.002);胃淋巴瘤组则分别为9.183±7.770与11.744±10.222(t=--4.09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在胃部良恶性疾病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标准摄取值(SUV)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价及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21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行PET-CT检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原发灶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转移部位多少等对SUV的影响,并探讨原发灶SUV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肿瘤原发病灶<3cm者的SUV水平低于≥3cm组(P<0.05);转移病灶数>2处者其SUV水平明显高于≤2处者(P<0.05);肿瘤组织高分化和中分化者SUV水平明显小于低分化和未分化者(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间SU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者治疗前SUV水平低于化疗无效者(P<0.05)。结论化疗前18F-FDG SUV水平与原发病灶大小、分化程度、转移部位多少有关,治疗前SUV低水平者更可能从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Deauville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5-PS)与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variation,△SUVmax)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计算并采用χ2检验比较5-PS和△SUVmax对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能力。结果:5-PS和△SUVmax分别以4分、86%进行分组。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优于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P<0.05)。△SUVmax与5-PS对患者PFS和OS均有影响,较高的阴性预测值(89.4%,93.6%;76.1%,85.9%),较低的阳性预测值(48.9%,31.9%;47.8%,34.8%),并且△SUVmax对于患者的敏感性优于5-PS(82.1%,83.3%vs.39.3%,44.4%)。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0.007)、△SUVmax(P<0.001)、5-PS(P=0.014)及基线全身肿瘤代谢体积(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TMTV)(P=0.001)与PFS相关,△SUVmax(P=0.014)、5-PS(P=0.033)、TMTV(P=0.004)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MTV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5),△SUVmax和TMTV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20),并且△SUVmax<86%且高水平TMTV患者较低TMTV患者的PFS明显缩短(P=0.001)。结论:5-PS和△SUVmax均能初步评估DLBCL患者预后,但△SUVmax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基线TMTV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再次危险度分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41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D-L1表达状态分为阳性和阴性组、高表达和低表达组。Pearson χ2检验比较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NSCLC中,PD-L1阳性组SUVmax、TLG均高于阴性组(P<0.05)。PD-L1高表达组SUVmax、MTV、TLG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鳞癌PD-L1阳性率、高表达率均高于腺癌(P<0.05)。在腺癌中,PD-L1阳性组、高表达组的SUVmax分别高于阴性组、低表达组(P<0.05),组间MTV、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代谢参数与PD-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在NSCLC的腺癌中,SUVmax是PD-L1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也是PD-L1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ALK阴性腺癌中,SUVmax均是PD-L1阳性、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  结论   SUVmax能够预测腺癌患者PD-L1的表达状态,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且术前均行PET/CT检查,分析胃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资料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同时探究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PET/CT代谢参数评估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  的109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患者EGFR基因检测  结果  分为EGFR突变型组(n=48)与EGFR野生型组(n=61),比较两组间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信息的差异并分析其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状态,分析EGFR突变状态对PET/CT代谢参数评估PFS的影响。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女性(OR=12.154,P < 0.001)、腺癌(OR=4.822,P=0.019)、低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9.58,OR=4.347,P=0.005)是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ROC生存曲线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AUC= 0.749,P=0.000 2),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AUC=0.747,P=0.000 3)对患者的PFS状态具有预测价值。Cox回归分析发现,在EGFR基因突变型组中,MTV>14.85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更高(HR=2.724,P=0.004);EGFR野生型组中,MTV>12.48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更高(HR=3.195,P=0.002)。  结论  对于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与更低的FDG摄取相关,体积代谢参数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但对于EGFR基因突变不同状态,可以考虑不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在子宫颈癌治疗后监测有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子宫颈癌治疗后患者48例,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多种影像学诊断及临床随访而确诊.随访时间>1年.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8例患者共行54次PET/CT显像,真阳性26例次,真阴性24例次,假阴性1例次,假阳性3例次.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子宫颈癌治疗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 (26/27)、88.9%(24/27)、92.6% (50/54)、89.7%(26/29)、96.0%(24/25).检查后部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有24例(50.0%)患者改变了诊断,其中21例(43.8%)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 PET/CT显像可以较准确地早期探查子宫颈癌治疗后的复发病灶和转移灶,包括盆腔外的远处转移,明确再分期,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尽管有其一定的局限性,PET/CT显像仍可作为子宫颈癌治疗后监测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疗前FDG PET-CT获得的NSCLC原发灶代谢参数及其临床因素对NSCLC放疗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3年间在本院首程放疗前行PET-CT的170例NSCL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因素、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及TLG等参数与患者预后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缺失率,探讨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7例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的表达。结果:87例子宫内膜癌中MLH1、MSH2、PMS2和MSH6四种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2.6%(11/87)、2.3%(2/87)、16.1%(14/87)、6.9%(6/87),总的蛋白缺失率为31.0%(27/87)。MMR蛋白在不同年龄段的表达缺失率依次为:≤30岁为0%(0/2)、31-40岁为43.8%(7/16)、41-50岁为44.4%(12/27)、>50岁为19.0%(8/42)。I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MR蛋白缺失率为36.9%,其中高级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率为58.3%;II型子宫内膜癌中MMR蛋白的表达缺失率为13.6%。MMR蛋白在黏膜内癌、浅肌层浸润癌及深肌层浸润癌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4.3%(3/21)、29.6%(16/54)、66.7%(8/12),10例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有6例存在MMR蛋白的表达缺失。结论:MMR蛋白在低年龄段、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有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表达缺失率高,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临床常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MMR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