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疾病构成及顺位分析,为制定重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65 952例病残儿对应的76 726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12年间病残儿鉴定审批情况、基本人口学特征、疾病分类和总体顺位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个市(州)2004年-2015年平均病残儿鉴定审批率为74.11%,鉴定时年龄(8.82±4.16)岁,男性病残儿占56.77%,农村病残儿占73.34%,性别比农村(146.29)高于城镇(98.29).病残儿鉴定诊断共计849种疾病,前4类分别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24.84%、17.87%、11.01%、10.96%.其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又以循环系统(30.56%)、肌肉骨骼系统(23.57%)和生殖器官(10.58%)先天性畸形居多.居前10位疾病分别为癫痫(10.32%)、未特指的精神发育迟缓(6.61%)、大脑性瘫痪(4.47%)、屈光和调节疾患(4.30%)、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3.86%)、视觉障碍(3.80%)、心间隔先天性畸形(2.70%)、其他听觉丧失(2.13%)、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1.84%)、头部损伤后遗症(1.26%).结论:四川省病残儿医学鉴定中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其中癫痫、精神发育迟缓、脑瘫、屈光和调节疾患、心脏先天性畸形是高发病种,需要针对这些重点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建立病残儿家庭登记及后续服务体系,有效管控高危家庭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深圳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病种及其构成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病残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近5年病残儿医学鉴定患儿资料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与编码,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主要致残病种依次为先天性畸形类、精神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合计占79.74%,其中先天性畸形类、神经系统疾病相对稳定,而精神行为障碍及肿瘤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病残儿出生缺陷累计发生率达62.63%,最高是循环系统先天畸形;主要单病种顺位依次为:童年孤独症、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发育迟滞等。结论:出生缺陷是造成儿童病残的主要原因。应重点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脑瘫、孤独症和少儿肿瘤的研究和预防。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病残儿鉴定资料信息库,统一按ICD-10进行疾病分类,动态监测分析,为出生缺陷干预和病残儿的防治服务。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台州市病残儿医学鉴定10年资料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台州市近10年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的统计分析,了解病残儿鉴定疾病种类的构成、顺位、变化趋势,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对台州市2002~2011年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运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与编码,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台州市病残儿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和肿瘤,合计74.75%(3 609/4 828);其中出生缺陷累计发生率占病残儿总数的37.88%(1 829/4 828),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结论:出生缺陷是造成病残儿病残的主要原因,应重点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干预体系;建议修订鉴定办法,完善诊断标准;开发应用集管理、服务、科研为一体的病残儿医学鉴定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引入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编码ICD-10作为病残儿疾病分类标准,探索实现病残儿ICD-10疾病名称自动归类流程。方法:以"病残儿医学鉴定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系统"采集的四川省2004~2011年参加地市级医学鉴定的53632例病残儿对应的62225个疾病鉴定诊断为研究资料,通过构建ICD-10匹配编码库,将病残儿疾病编码匹配原则转化为具体规则,建立标准化的病残儿ICD-10疾病名称自动归类流程。结果:总结了病残儿鉴定诊断存在的书写和命名不规范问题,在已有的ICD和FAD编码库基础上,建立了可扩展的匹配编码库,经标准化的病残儿ICD-10疾病名称自动归类流程,病残儿疾病名称ICD-10总体匹配率达到96.58%。结论:借助标准化的病残儿ICD-10疾病名称自动归类流程,可节省病残儿疾病手工分类统计的工作量,实现疾病的智能化统计分析,为病残儿鉴定资料的合理利用及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顺位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AS 9.2、R 3.3.3统计软件对鉴定资料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总体、地区和年度的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结果:四川省2004年—2015年先天性病残儿平均鉴定审批率为83.3%,鉴定时患儿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9.2%,农村占77.5%。先天性病残儿鉴定诊断共有131种,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心间隔先天性畸形,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的其他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头、面、脊柱和胸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变形,上肢短小缺陷,髋先天性变形,腭裂伴有唇裂为高发的前10位先天性疾病。地区顺位显示除泸州市首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脑先天性畸形外,其余市(州)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年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呈上升趋势,而肌肉骨骼的先天性变形、脑先天性畸形和睾丸未降呈下降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等是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的高发病种,需要针对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等呈上升趋势的先天性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降低儿童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来源,为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桑植县人民医院2006年至2008年间23141个住院病人的病案和前10位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疾病总和的90.07%,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产后病,损伤与中毒在疾病顺位中处于前4位,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结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接受诊疗的原因和医院住院病人疾病的种类也在发生变化,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仍然是我地区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应努力搞好卫生宣教、加强防治;妊娠及其相关疾病的增多说明我地区正处在生育高峰期;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损伤性疾病有增多趋势.提示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应重视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来源,为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桑植县人民医院2006年至2008年间23141个住院病人的病案和前10位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8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疾病总和的90.07%,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产后病,损伤与中毒在疾病顺位中处于前4位,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结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接受诊疗的原因和医院住院病人疾病的种类也在发生变化,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仍然是我地区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应努力搞好卫生宣教、加强防治;妊娠及其相关疾病的增多说明我地区正处在生育高峰期;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损伤性疾病有增多趋势,提示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应重视管理。 相似文献
8.
2003—2007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收治病人疾病谱变化及构成,为医院管理层做好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03—2007年住院病人资料。结果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为我院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结论加强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只反映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笔者认为应拓宽疾病资料的分析角度,为医院管理和卫生保健事业提供更多信息。我院自1990年开始每年做住院病人的疾病、性别、年龄和住院天数分析表。疾病名称和卫生部规定的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涂常清何学森黄晏珊李艺艺 《智慧健康》2022,(28):56-59
目的 分析龙岗区95例病残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旨在为病残儿CHD病因学研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及医院病案系统,随机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1035例病残儿的病历资料进行采集、回访、调查、统计。分析1035例病残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分析CHD类型分布情况。此外,分析龙岗区病残儿CHD患病率和基本人口学特征,主要内容涵盖性别、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的关系。结果 1035例病残儿中有出生缺陷231例,占比22.32%,其中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HD、睾丸下降不全、先天性聋哑、先天性尿道下裂、先天性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先天性眼球震颤,占比分别为41.13%、9.09%、8.23%、7.79%、6.93%、6.06%、5.19%、4.33%。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95例CHD患儿的临床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房缺室缺、主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缺伴肺动脉瓣狭窄,占比分别为44.16%、10.39%、9.09%、7.36%、6.49%、3.90%、2.16%、1.30%、1.30%、0.87%。男性病残儿CHD患病率为7.28%,低于女性病残儿的12.15%(P<0.05);母亲生育年龄、母亲孕前BMI、居住地、民族、家族CHD病史、母亲流产史均与病残儿CHD的发生无关(均P>0.05)。结论 龙岗区95例病残儿CHD中以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房缺室缺、主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房缺伴肺动脉瓣狭窄。CHD的发生和病残儿性别密切相关,即女性病残儿发生CHD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海宁市不同年龄与性别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可疑暴露食物差异,以期为食源性疾病原因食物的调查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浙江省海宁市监测点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病例档案信息,采用N(%)描述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可疑食物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各类型食物的暴露风险。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525例食源性病例患者。前五位可疑暴露食物类别为水产品及制品、肉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主食、蔬菜及其制品,其中,男性暴露风险更高的食物类别包括水产品及其制品(OR=1.320,95%CI:1.187~1.469),酒类(OR=5.695,95%CI:3.613~8.977)和包装饮用水(OR=3.790,95%CI:1.327~11.880)。各年龄组具有不同高危暴露食物,与19-49岁年龄组相比,≤5岁年龄组更易暴露于乳制品(OR=6.096,95%CI: 4.452~8.328)、蛋类 (OR=6.096,95%CI: 4.452~8.328)、水果类(OR=3.488,95%CI: 2.858~4.257)、包装饮用水(OR=3.488,95%CI: 2.858~4.257);6-18岁年龄组更易暴露于乳类(OR=2.325,95%CI: 1.616~3.352);≥50岁年龄组更易暴露于蔬菜类(OR=2.091,95%CI: 1.789~2.445)、蛋类(OR=1.874,95%CI: 1.454~2.416)和主食类(OR=1.332,95%CI: 1.152~1.547)。结论 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对各类别食物具有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提示在进行食源性疾病调查时可依据病例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提出针对性的病因食物假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辽宁省病残儿鉴定相关疾病情况,探索减少病残儿的出生的对策.方法:对辽宁省病残儿数据库中2002~ 2013年的病残儿信息资料的疾病种类、类型、顺位、地区分布、危险因素等进行统计,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时段参加鉴定的全省病残儿总数为8855人,性别比为248.50.有302种疾病,前6位为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继发性癫痫、先心病、大脑发育不全和儿童孤独症,构成比分别为16.22%、10.06%、6.84%、6.44%、3.24%和3.03%.先天性的疾病占76.17%,后天的疾病占23.83%.母亲孕期感染患病、胎儿异常娩出情况、异常的分娩方式、母亲本次妊娠合并症是导致病残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病残儿鉴定中,遗传性疾病比例高,因此控制遗传性或可能与遗传有关疾病是降低病残儿出生的有效办法,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对减少病残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杨浦区、浦东新区、奉贤区1998~2006年第一孩鉴定为病残儿并已审批同意生育第二孩的429例家庭进行研究。结果:本次调查病残儿共涉及72个病种,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占50.8%;明确诊断为遗传性疾病的9种;先天及围产期致残占37.8%;先天性非遗传性和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合计占45.0%;在已生育的241例二孩中,病残再发生率为2.1%(5例);有50.0%的第一胎遗传性疾病病残儿家庭因接受优生指导而避免了二胎病残儿的出生。结论:神经系统疾病仍是本市病残儿的第一大疾病;遗传性疾病有所减少;先天因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但不明原因的残疾已居首位。患有出生缺陷性疾病是申请病残儿鉴定的主要原因;二孩病残再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0~6岁儿童残疾现况。方法: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进行实施,应用SAS9.1.3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0~6岁儿童残疾现患率为1.79%,其中57.34%为男性残疾儿童,37.44%儿童患多重残疾,14.79%接受了教育,智力残疾占44.72%,言语残疾占23.91%,肢体残疾占13.35%;致残原因主要有原因不明、发育异常、新生儿窒息、早产、产伤、遗传、药物等因素;83.85%未接受任何服务或扶助,81.68%的需要医疗救助。结论:河南省0~6岁儿童残疾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致残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1999~2008年河北省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经鉴定的病残儿童疾病非遗传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首位,占到所有病例的1/3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市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实施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风疹发病年龄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分析山东省自1995年开始实施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风疹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9—2004年通过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得到的风疹疫情资料以及风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山东省风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多为暴发(占总病例数的81.17%);发病主要集中在7~15岁学龄儿童(77.77%),7岁以下发病较少(占7.93%),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0.37岁、11.66岁、11.41岁、12.81岁、14.28岁和13.96岁,发病高峰年龄逐年后移,成人发病有所增加;学龄前儿童风疹疫苗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约为60%,学龄儿童约为20%。结论风疹发病年龄后移,将威胁育龄期妇女,增加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性;应在继续做好儿童风疹免疫的同时,积极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筛查及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1年11月某福利院残疾儿童人群发生的一起猩红热暴发开展调查,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本次调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同时查阅病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共搜索到1例确诊病例和7例疑似病例,均在同一班级,罹患率40%.10月29日该班级6名儿童在32名志愿者的陪同下外出活动.经咽拭子培养在1例病例与3例密接儿童中分离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病例均以头孢硫脒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时间为6~7 d.结论 本次福利院猩红热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可能是在外出活动期间引入.应做好传染病预防性措施,对密切接触的外来人群,应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和筛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