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标准。方法对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共773例,筛查出ROP患儿86例,检出率为11.13%。86例患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1类病变32例,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其余47例ROP患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 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全身高危因素和我国ROP的筛查现状。方法:对2011年6月1日~2012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NICU住院和其他医院转诊并符合筛查标准的患儿进行了眼底检查,并分析发生ROP的相关因素。结果:720例早产儿中,有84例发生ROP,ROP发生率为11.67%,达到治疗的ROP11例,为1.53%。结论:出生体重和出生孕周是ROP重要的的危险因素,吸氧与ROP有直接关系。对我国ROP筛查现状分析,需要新生儿科,眼科联起来,政府的支持,共同努力降低ROP的发病率,以降低ROP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了解我院早产儿ROP的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7年1~12月在我院出生的41例早产儿82只眼进行ROP的筛查.所有病儿检查前1 h 使用5 g/L托吡卡胺和5 g/L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美多丽)点双眼,每次1滴,共2次.瞳孔充分散大之后,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眼睑拉钩开睑,在暗室中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28 D凸透镜观察眼底,并通过巩膜压迫器检查病儿周边视网膜情况.结果 41例病儿有5例(8只眼)出现ROP, 占12.2%.3例(5只眼)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此3例病儿体质量均低于2 000 g,其中1例有吸氧史.随访5个月,病情均得到控制.本组其他病儿均观察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结论 低体质量是早产儿ROP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惠州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9月776例(1552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病筛查资料.结果 776例早产儿中,发现各期ROP共27例,检出率3.479%,其中包括1期11例(18只眼),2期11例(22只眼),3期2例(4只眼),AP-ROP3例(6只眼).统计学分析显示,ROP组和无ROP组在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 吸氧史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早产、 低出生体重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惠州地区ROP发病率3.479%,出生体重、 出生胎龄、吸氧史及宫内缺氧、 母体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孕期母体因素都是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各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普及以及医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随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不合理吸氧等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其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感染、高血糖、孕妇吸烟、种族基因差异等因素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7周行ROP筛查的1867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数、孕周、出生体重、用氧情况、患全身疾病情况及孕母情况。同时用单因素X‘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867例早产儿中发生ROP34例,ROP患病率1.8%。34例ROP患儿中,达到高危险阈前病变和阈值病变者8例,占筛查早产儿的0.4%。R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患病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呼吸暂停、高血糖、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0.977、0.953、4.315、1.178、3.342)。结论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呼吸暂停、高血糖、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高危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5月1日~2004年11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172例胎龄小于37周,或胎龄大于37周、但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儿定期检查眼底。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期。同期住院的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72例早产儿中,放弃治疗或死亡12例,检查并随访完全160例。早产儿ROP的患病率为19·4%,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重≤2000g组的ROP患病率(28·4%)显著高于出生体重>2000g组(8·3%)(χ2=10·217,P=0·001)。孕周≤32周组的ROP患病率(42·5%)显著高于孕周>32周组(11·7%)(χ2=18·258,P=0·000)。胎龄(OR=0·959,P=0·036)和出生体重(OR=0·999,P=0·026)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输血(OR=0·076,P=0·029)和Apgar评分(OR=23·62,P=0·012)与ROP的发生具有负相关性。未发现吸氧方式、表面活性物质、多巴胺和出生前地塞米松的使用、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重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早期发现ROP。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湘西自治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以及国际上制定的筛查标准,将出生体重≤2 500g、胎龄≤32周的早产儿纳入筛查对象,并对阈值病变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在接受筛查的120例新生儿中,共22例发生了ROP,发病率18.3%,ROP的发生率与不同孕周以及出生体重有关。结论:出生体重及胎龄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ROP进行早期筛查以及早期干预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ofprematurity ,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1942年Ferry首先报道 ,因其特点是早产儿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得名。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病变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 ,故 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对早产儿健康有极大威胁的眼病 ,可导致包括终生失明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该病发病机制未明 ,治疗相当棘手。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及早处理 ,才可保存部分视力 ,晚期治疗则效果差 ,常致终生失明。因此 ,对ROP的早期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1 流行病学文… 相似文献
11.
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的筛选及其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的筛选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63例分检者中,共发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OP)患者5例(9只眼),中期2例(4只眼)是阈值期ROP,需要激光,另3例为1-2级,没有特别治疗,ROP的筛选率(受检率)在<28周的未成熟儿中达91.3%;在28周<孕周<31周的未成熟儿中只有56.3%,如按出生体重统计,ROP受检率在极低体重未成熟儿中(体重≤999g)达100%,1000-1250g组中为81.0%,而在1250-1500g中为70.0%,结论:ROP的筛选在高危组的未成熟儿中(孕周≤28周,或体重≤999g)受到足够重视,但严重ROP仍可能在上述范围之外出现,因此必须严格掌握ROP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早产儿的筛查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2月间在以我院为基地建立的揭阳市地区RO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768例,发生ROP患儿82例,检出率为10.68%。82例早产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Ⅰ型病变28例,所有ROP早产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孕周和低体质量是ROP发生的根本性高危因素,对低孕周、低体质量的高危早产儿应规范进行彻底筛查,即高危人群出院后视网膜不完全血管化的仍会发生ROP,应强调出院后随访,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ROP,ROP病变近期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吉林医学》2019,(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出生的胎龄≤33周早产儿174例,对早产儿性别、胎龄、体重、贫血与否、呼吸机使用与否、输血情况等资料进行记录,分析探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结果:筛查结果显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8例,其中1期病变4例,2期病变12例,3期病变1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出生胎龄小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出生体重低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呼吸机使用、输血占比均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具体发病与胎龄、体重、输血、呼吸机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临床应做好筛查工作,明确高危因素,以此开展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9月~2010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体重2000g,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ROP筛查。于出生后2周始,由有经验的眼科医师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的发病率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67例早产儿ROP发病率为11.44%(42/367)。42例中ROP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6例,Ⅳ期1例。激光手术9例(2.45%)。对367例早产儿相关因素分析提示,感染、贫血、窒息、吸氧时间7d、吸氧浓度40%、代谢性酸中毒、胎龄、呼吸暂停、输血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小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7d、代谢性酸中毒、感染、输血、呼吸暂停是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防治早产儿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感染、贫血、吸氧、酸中毒、窒息、胎龄与ROP相关;小胎龄、呼吸暂停、感染、输血、酸中毒是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905例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高危因素和RETCAM在ROP筛查中的实用性.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4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905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并分析发生ROP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院905例早产儿中,有118例发生ROP,为13.04%.出现阈值病变需进行激光治疗者5 例(9只眼),占 0.6%.ROP组与正常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与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等是发生的基本因素.结论 小胎龄、低出生体重与 ROP 的发生有关,合理规则用氧可以有效预防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同时分析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1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患儿。结果 ROP发病率为19.1%,不同出生体重(BW)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LBW)、低胎龄(SGA)、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是形成ROP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该进行ROP筛查,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ROP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