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婧悦  王啸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2):636-641
  目的  筛选胃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外泌体miRNAs,探究miRNAs联合肿瘤标记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胃癌的46例患者为胃癌组,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血清标本,行血清外泌体miRNAs测序,筛选并验证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将验证后的miRNAs表达水平、肿瘤标志物数值与胃癌诊断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别分析外泌体miRNAs、CA72-4及两者联合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两组血清外泌体共筛选出376个差异表达的miRNAs,经q-PCR验证,仅4个miRN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判断外泌体miRNAs在胃癌诊断中的效能:miR-1323、miR-26a-5p、miR-202-3p、miR-96-5p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08、0.815、0.570、0.547,灵敏度分别为71.7%、67.4%、30.4%、19.6%,特异度分别100%、85.0%、90.0%、10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iR-26a-5p、miR-1323和CA72-4与胃癌诊断相关,ROC曲线显示:miR-26a-5p、miR-1323和CA72-4三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67,高于三者单独诊断效能,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100%。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6a-5p、miR-1323和CA72-4的表达水平,在胃癌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司怡然  张海洋  王艺  邓婷  白明  宁涛  张乐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4):1242-124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iR-26a/b诊断胃癌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121例胃癌患者和116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iR-26a/b的表达量,分析miR-26a/b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26a/b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miR-26a和miR-26b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60±1.02 vs.5.35±0.44;1.44±0.71 vs.5.35±0.71;P < 0.05),miR-26a/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相关,且miR-26a的相对含量还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P>0.05);miR-26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 CI:0.776~0.88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1.0%;miR-26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801~0.906),灵敏度为68.1%,特异度为99.2%。  结论  miR-26a/b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降低,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合适的外泌体miRNA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辅助临床进行胃癌筛查。  方法  将miR-148a及miR-106a作为潜在标志物,研究两种miRN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初诊胃癌术后标本共37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组织学miRNA检测。选取初诊胃癌患者83例为胃癌组,良性病变的患者78例为对照组,全部进行血清外泌体miRNA检测。  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miR-148a表达水平降低,miR-106a表达水平升高,联合检测2-△△CP[△CP=CP(miR-148a)-CP(miR-106a)]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中血清外泌体miR-106a表达水平降低,联合检测2-△△CP值升高。血清外泌体联合检测2-△△CP值对胃癌组和对照组鉴别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0.782~0.905,P < 0.001)],大于miR-148a及miR-106a单独检测,其cut-off值为0.315 3,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64.1%。  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148a联合miR-106a检测的2-△△CP值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microRNA-22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36例肝硬化患者(LC)、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NC)血清miR-224表达量。计算miR-224相对表达量。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miR-224表达水平在肝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miR-22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HB组、LC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或P < 0.01)。HCC患者血清miR-224相对表达量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P < 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ROC分析确定了最佳的miR-224相对表达量的临界值为3.47,灵敏度被确定为82.2%,特异性为92.8%,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  结论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中miR-224特异性高表达,将使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血清学指标用于肝细胞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袁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5):241-245
  目的  研究miR-6861-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miR-6861-5p表达在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12例乳腺癌患者、37例乳腺良性病变和53例健康女性血清miR-6861-5p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清miR-6861-5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术后复发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6861-5p相对表达量为(7.99±1.63),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6.45±1.06)(P<0.05)和健康研究对象(6.43±1.28)(P<0.05);血清miR-6861-5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ER、PR和HER-2表达、TNM分期、分子分型以及组织学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肿瘤切除后乳腺癌患者血清miR-6861-5p表达量显著降低;治疗前血清miR-6861-5p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6%和77.8%,且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有关。  结论  miR-6861-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是术前乳腺癌诊断、肿瘤分期、癌细胞转移和术后监测乳腺癌复发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miR-126的表达水平,探讨胃癌组织与血清miR-126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2对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远癌对照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为实验组,60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标本系胃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各5 mL,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26在癌组织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另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外周血各5 mL送检验科做癌胚抗原(CEA)检测。根据组织及血清中miR-126检测结果和CEA值作ROC曲线判断诊断效率。结果:胃癌组织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远癌对照组织(t=7.276,P < 0.05);miR-12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术前血清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术后(t=6.316,P < 0.05);术后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t=4.338,P < 0.05);miR-126在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组织miR-126的诊断效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血清AUC为0.776,CEA的诊断效率AUC为0.53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癌组织与术前血清中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4,P < 0.01)。结论:胃癌组织和血清中miR-126表达下调;血清miR-126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血清miR-126的表达对胃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EA;胃癌组织和血清miR-126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有望成为诊断早期胃癌和监测胃癌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iR-200c/141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与miR-200c/141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BS-MS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00c/141CpG岛的表达与其基因甲基化水平。统计学分析miR-200c/141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与miR-200c/141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miR-200c/141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升高,miR-200c和miR-141的水平显著降低,miR-200c/141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与miR-200c和miR-141的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胃癌组织中升高的miR-200c/141CpG岛的甲基化水平诱导miR-200c和miR-141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miR-218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成熟分化的影响。  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和G418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miR-218的SNB-19亚细胞系及对照亚细胞系。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稳定细胞系中miR-218、CD133及Nestin表达水平。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其成熟分化水平,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转染miR-218表达质粒后CD133及Nestin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  结果  过表达miR-218的亚细胞系中miR-218、CD133及Nestin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细胞的26.23倍、17.9%及54.2%,过表达miR-218细胞的GFAP阳性标记指数为(96.0±3.81)%显著高于对照细胞(49.6±5.13)%(t=16.24,P < 0.01)。免疫荧光显示CD133及Nestin的下调特异性发生于成功转染miR-218表达质粒的细胞。  结论  miR-218可通过促进胶质瘤干细胞的成熟分化显著下调CD133及Nestin的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是miR-218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良庆  林振孟  潘敦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292-1295
  目的  探讨Sipa1基因(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gene 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3例新鲜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ip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122例胃癌和64例正常胃黏膜石蜡组织中Sipa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新鲜胃癌组织中Sipa1 mRNA(ΔCt:7.94±1.12)及蛋白(0.305 6±0.108 4)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ΔCt:0.531 9±0.072 0;0.531 9±0.072 0)显著下降。胃癌石蜡组织中Sipa1蛋白表达阳性率36.1%较正常胃黏膜石蜡组织中阳性率73.4%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ipa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 < 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等表达无关(P>0.05)。Sipa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比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 < 0.01)。  结论  Sipa1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左铎  罗艺  郭华  张宁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0):662-666
  目的   探讨血清中miR-125b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和联合检测miR-125b和AFP对HCC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65例HC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miR-125b表达量,分析其对HCC的诊断价值,以及与HCC临床病理资料参数间的关系。   结果   HCC患者组血清miR-125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R-125b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AFP、ALT和α-GGT的表达水平无关(P > 0.05)。miR-125b的表达与患者肝硬化、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独检测miR-125b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917(95%CI:0.851~0.960,P < 0.001),灵敏性为85.9%,特异性为93.5%,联合miR-125b和AFP检测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951(95%CI:0.894~0.982,P < 0.001),灵敏性为92.9%,特异性为93.5%,检测AFP < 20 μg/L的HCC患者血清miR-125b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889(95%CI:0.776~0.957,P < 0.001),灵敏性为84.0%,特异性为87.1%。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iR-125b和AFP对早期诊断原发性HCC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RNF180甲基化状态和RNF18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将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MSP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RNF18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2.75%,健康者为2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RNF180甲基化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 < 0.05)。ELISA结果显示胃癌血浆RNF180蛋白水平(23.22±1.36) μg/mL明显低于对照健康组(34.25±2.44) 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胃癌血浆RNF180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RNF180基因表达存在高甲基化率,而RNF180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提示血浆RNF180基因甲基化可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测方法在临床胃癌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血浆中三种microRNA的表达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浆、血清中三种microRNA(miRNA)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浆、血清中miRNA表达水平之间关系以及血浆中miRNA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  方法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31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浆、血清,提取其中miRNA,通过定量PCR,检测其中miR-31、miR-155及miR-200c表达水平。  结果  三种miRNA在血清、血浆中表达水平基本相同;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miR-155较非乳腺癌表达上调,miR-200c表达下调;两组间miR-3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155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ER、PR表达状态有关;miR-200c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ER表达状态有关,与PR的表达状态无关;miR-3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有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ER、PR表达状态无关。  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血浆中三种miRNA的表达水平相同;血浆中三种mi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血浆中miRNA有望成为乳腺癌新一代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梁挺  王培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45-1149
  目的  观察miR-512-3p在浸润性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凋亡、周期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  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浸润性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miR-512-3p的表达量。运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miR-512-3p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软件寻找miR-512-3p可能靶基因,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行验证。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512-3p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 < 0.05)。MTT试验中,72 h浓度为100 nmol/L时,miR-512-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为45.38%。miR-512-3能明显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9.32±0.41)%,与空白对照组(3.1±0.54)%,负对照组(2.9±0.3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 < 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过表达miR-512-3p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实验结果显示100 nmol/L miR-512-3p显著抑制c-FL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miR-512-3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其可能通过作用于下游基因c-FLIP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诱导凋亡,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担任着抑癌基因的角色,可能成为未来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胃癌发病风险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808例胃癌患者的病例情况、术前检查及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1 146例随机对照者,分析其Mets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胃癌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Met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1% vs.9.6%)。MetS的发生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总体:OR=2.535(1.805~3.562),女性:OR=1.514(1.197~2.390),男性:OR=2.683(1.798~4.004)]。MetS包含的各个代谢因素异常均能提高胃癌患者的发病风险,包括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TG、低HDL-C、高血压和糖尿病。在男性胃癌患者中,高BMI、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胃癌发病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在女性胃癌患者中,低HDL-C、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胃癌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MetS与低分化腺癌,较晚的T、N分期及TNM分期相关。  结论  本研究胃癌患者MetS及其包含的各项代谢相关因素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低、未分化和进展期胃癌患者中MetS相关的代谢异常更为多见,提示代谢紊乱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晨  陶乐婷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5):757-76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序列相似性家族201-成员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201-member A,FAM201A)靶向miR-488-3p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莱阳中心医院确诊并进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前均未经过放疗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和配对的非癌性黏膜标本63例,采用qRT-PCR检测63例胃癌组织和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M201A及miR-488-3p的表达水平。构建抑制FAM201A表达的MGC803胃癌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不同辐射强度(0、2、4、6和8 Gy)射线照射抑制FAM201A表达的MGC803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绘制单击多靶模型拟合曲线。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RT-PCR验证FAM201A和miR-488-3p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FAM201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488-3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抑制FAM201A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增加MGC803细胞的放射敏感性。FAM201A可靶向负性调控miR-488-3p表达。抑制miR-488-3p能够逆转抑制FAM201A对细胞MGC803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结论  抑制lncRNA FAM201A通过靶向miR-488-3p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增加其放射敏感性。FAM201A有望成为胃癌的新型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