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当地60岁以上60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纳入的糖尿病患者分队对照组(300名)和干预组(300名)。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控制血糖和社区随访,对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控制血糖和社区随访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无明显的差异。终末时,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分数均较基线时升高(P0.05);但干预组上升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这一特征在总的健康状况与心理和社会关系得分上尤为明显(P0.05)。结论所纳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趋于上升。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管理过程中运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可以更有效的降低不良影响的发生,能更好的关注患者的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的变化,更科学、合理的改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均测量两组患者血压,同时干预前、后用WHOQOL-100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血压相比,两组干预方式均能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P〈0.05),总体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后对照组,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血压逐渐趋于平稳;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生活信念5个领域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独立性领域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新乡市某4个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干预组采用KTH整合式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两组均进行自我效能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得分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加强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试验的效果。方法采用设有对照且前后测量的类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于基线和终末分别进行两次抽样调查,并采用倍差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以评价干预的净效果。结果项目干预使得干预对象骨关节病知识得分平均增加了0.479分,对骨质疏松、痛风的得分没有影响;干预组较对照组吸烟行为习惯降低了6.8%,饮酒行为习惯降低了6.3%,不良睡眠行为习惯降低了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使调查对象对候诊时间、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分别提高了38.9%、15.8%,对双向转诊、随访服务、技术水平、规范化管理4项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没有影响。结论项目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不良健康行为;但由于项目干预的时间较短,且大多数干预措施的直接作用对象为社区医务人员,因此干预对老年人健康知识得分及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不明显,干预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each-back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2019年1-8月,选取成都市A、B两所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B社区作为试验组(n=74),A社区作为对照组(n=76),试验组实施基于Teach-back方法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高血压知识评分表、自我效能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健康行为维度外,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遵医行为、药物治疗维度得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方法可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41-543
目的评价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于2015年3~6月选取某社区108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退出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调查2组患者自我效能和高血压行为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得分和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等自我效能的4个纬度干预组患者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动机性访谈干预均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知信行水平,稳定患者血压,且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优于单独的常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年以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实施建立研究对象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运动干预、定期复诊等社区护理干预手段,于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有所提高,但护理干预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值分别达到(45.55±3.68)分、(48.89±2.56)分、(59.45±2.67)分、(44.11±3.56)分。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配合社区干预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在社区卫生中心建立档案的68例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同伴支持配合社区干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应用问卷调查及SF-36量表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两组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服药次数依从性、服药量依从性、症状改善时依从性、症状恶化时依从性及总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一般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支持配合社区干预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效果,进而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宁夏银川市永丰、高台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前60位建立健康档案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所在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社区高血压疾病常规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家庭访视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情况。结果 本研究实际完成全过程干预患者为112例,干预组58例,对照组54例。干预前,两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家庭功能及其各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得分、家庭功能总分及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以及亲密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以提高其服药遵从行为的家庭访视护理,可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并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治疗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采用SF-36量表评估干预半年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存质量在8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在干预后,患者在8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患者在8个维度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物联网的中医运动养生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某老年公寓高血压老人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与指导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遵循循证理念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运动养生法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血压值、体质指数(BMI)及血糖水平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SCL-90量表中恐怖与精神病性2个维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压值、SCL-90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物联网的中医运动养生法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指标,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躯体不良症状,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红 《海南医学》2013,24(23):3467-3470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老年人为受试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年龄平均(78.2±7.3)岁,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采集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数据。初次采集数据后,根据干预组受试者的口腔情况进行相应口腔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口腔治疗。QOL和ADL将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IM)进行评估。结果接受口腔治疗的干预组在基准线和8周后之间的GOHAI分值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模型显示口腔治疗导致GOHAI数值的升高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的升高(均P〈0.05)。结论口腔治疗将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的QOL和ADL中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口腔医疗服务可能对于老年人QOL值的维持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2周的干预,对照组为仅进行规范健康宣教组,实验组为在健康宣教基础上每天以穴位按摩加消炎膏外敷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患膝进行康复治疗组;整理两组一般资料、干预前后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8个测量维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完成2周疗程后生存质量总评分由(56.269±19.825)分提高至(68.726±17.334)分,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1),其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有明显改善(P<0.01),其余4个维度也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精神健康、情感角色、活力外均有改善。结论:中医护理对KO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改善了躯体疼痛及功能活动的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精力、日常生活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2=4.822,4.080,5.591,4.822,4.998),而且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558,2.369,2.467,2.600,2.595.2.406,2.200,2.208)。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效果,为提高IBD患者中医健康素养、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消化科自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BD患者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可望控制和降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及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国家老年人高血压的减盐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云南省昆明市东华和联盟社区中76例60~75岁的高血压正常高值及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以社区为依托,实验组于常规高血压教育策略基础上接受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并在第一、三个月进行实验组分小组制干预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健康行为量表(HPLP-I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盐认知程度得分。  结果  干预前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HPLP-II、ESCA、SF-36量表得分及盐认知程度评分和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ESC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5),HPLP-II、SF-36量表得分、盐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通过对正常高值和1、2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促进其对食盐的认识和合理摄入及其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5月入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将全部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以一对一的口头宣讲、发放教育手册、床边演示、定期讲课、随时指导、病室小广播宣教、电话咨询等方式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干预组的依从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具体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EISH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指导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养生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2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监测血糖,保持适当运动,预防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观,门诊平均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双向转诊管理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门诊平均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通心肾"指针法对中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中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交通心肾"指针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5.0%)高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工作状态、生气或活力、睡眠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通心肾"指针法能够协助降低中老年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症状和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