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kit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样囊性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基底细胞腺瘤和42例腺样囊性癌标本中瘤细胞c-kit和Ki-67的表达。结果 18例基底细胞腺瘤和42例腺样囊性癌中c-kit的表达率分别为72.2 %(13/18)和83.3 %(35/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18例基底细胞腺瘤和42例腺样囊性癌中Ki-67的平均表达率分别为(3.72±1.41)%和(23.81±10.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5,P<0.01)。结论 原癌基因c-kit表达对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无意义, Ki-67 对两者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NCAM的表达情况。[结果]NCAM阳性表达率为57.14%(28/49)。NCAM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原发灶分期无相关性。NCAM阳性表达率在管状型与实性型有显著性差异(χ^2=4.07,P=0.04)。有无神经侵犯NCAM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0.02,P〈0.05)。[结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神经侵袭性显著相关,NCAM在SACC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口腔腺样囊性癌(OACC)中Ki-67和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实验室证实的40例口腔腺样囊性癌。另选口腔腺样囊性癌患者标本癌旁正常腺体15例做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腺样囊性癌中Ki-67蛋白及PTEN的表达。结果 Ki-67蛋白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率为70%(28/40),明显高于对照组13%(2/15)(P<0.05)。PTEN蛋白在口腔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率为63%(25/40),明显高于对照组20%(3/15)(P<0.05)。Ki-67、PTEN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和神经节浸润均显著相关,并且Ki-67和PTEN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Ki-67和PTEN在口腔腺样囊性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i-67和PTEN蛋白可能作为口腔腺样囊性癌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与多药耐药基因P-gp、GST-π、Topo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53、P-gp、GST-π和TopoⅡ在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P-gp、GST-π和Topo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53、P-gp、GST-π和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8%(20/34)、85.3%(29/34)、88.2%(30/34)和17.6%(6/34)。复发组涎腺腺样囊性癌p5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并且与P-gp的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GST-π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P<0.05)。结论:p53、P-gp、GST-π和TopoⅡ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耐药过程。检测p53、P-gp、GST-π和TopoⅡ可为临床拟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黎立喜  张娣  马飞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2):1141-1144
  目的  比较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CCB)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6例ACCB与216例三阴性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曲线,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2.4个月,4例ACCB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肺和肝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与IDC相比,ACCB的发病年龄>60岁、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分期早(Ⅰ期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5)。与IDC相比,ACCB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低表达ACCB患者的中位DFS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χ2=4.633,P=0.031)。无神经侵犯的患者较有神经侵犯者的DFS显著改善(χ2=3.861,P=0.049)。  结论  Ki-67高表达和神经侵犯是ACCB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与三阴性IDC相比,ACCB具有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腋窝淋巴结阴性、分期早的临床病理特点和以保乳术为主、不行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Foxo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6.67%, 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 < 0.01)。Foxol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 < O.01), 而Ki-67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107)。Foxol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Foxol及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Foxol的表达显著升高, 而Ki-67的表达则显著降低。提示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7.
乔宇  周旋  井超  张仑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9):438-444
  目的  探究Zeste同源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能否调控miR-200b/a/429的表达,进而影响人舌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  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siRNAs)敲低舌鳞状细胞癌SCC15和UM-1细胞系中EZH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ZH2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敲低EZH2后miR-200b/a/429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舌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最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测细胞骨架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人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ZH2的表达。  结果  siRNAs能够显著地敲低EZH2表达,进而使miR-200b/a/429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si-EZH2组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人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ZH2表达水平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P < 0.01)。  结论  EZH2通过抑制miR-200b/a/429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了人舌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杨博  纪元  谭云山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4):2085-2090
  目的  探讨DUSP6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  方法  查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HCC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筛选出305例HCC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DUSP6、p-ERK、p-JNK、p-P38α、CyclinD1和Ki-67表达,将以上结果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  结果  HCC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DUSP6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p-ERK、p-JNK和Ki-67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HCC肿瘤组织中DUSP6和p-ERK,CyclinD1及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79,P < 0.01;r=0.213,P < 0.01;r=0.137,P < 0.05)。相对癌旁,各组肿瘤组织DUSP6表达、有乙肝和肝硬化病史者不同分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DUSP6在HCC中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过表达,DUSP6对p-ERK过表达可能起负反馈调节作用。DUSP6过表达可能与HCC细胞周期调节及促进肿瘤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分析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MS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4月至2013年4月经组织病理证实的19例原发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  结果  19例中气管病变7例,段及以上支气管病变10例,周围型病变2例;腔内外生长型15例(79%),腔内生长型2例(11%)。气管ACC有明显的沿气管黏膜下浸润延伸趋势,表现为气管壁弥漫环周增厚2例,移行状增厚3例;10例段及以上支气管ACC均表现为腔内外型肿物,8例病变相邻支气管腔内可见息肉样影隆起或突入,7例腔外部分大于腔内。13例增强检查中3例无强化,5例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  结论  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可定性诊断,但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4.68%和9.09%,P<0.05;在癌细胞中主要为胞质内表达,染色深,而在正常涎腺组织则主要为细胞膜表达,染色浅或阴性。Ezrin的表达强度与有无神经受侵、有无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Ezrin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70%和100.00%,10年累及生存率分别为27.83%和95.00%,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差,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强度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侵袭性、复发和转移性有关,且Ezrin阳性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抗原4F2重链(4F2 heavy chain, 4F2hc)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学特征、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F2hc、Ki-67和CD34在6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计数Ki-67标记指数(Ki-67 LI)和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4F2hc在胶质瘤中高表达, 其免疫阳性染色既定位于瘤细胞也定位于血管内皮; 4F2hc表达随胶质瘤病理级别升高而明显增强(P=0.001), 在高度恶性胶质瘤中4F2hc表达明显强于低度恶性胶质瘤(P=0.002);4F2hc表达与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存在明显正相关(P=0.003), 但与微血管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0.214)。  结论  4F2hc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可能在胶质瘤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3(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coil proteins, TACC3)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85例,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的检测。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TAC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 < 0.05), 且TACC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的转移、P53表达相关, 而与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ER、PR、Ki-67、HER-2等无明显相关。  结论  TAC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及Ki-67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5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CD133、CD117和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无瘤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例骨软骨瘤。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骨肉瘤组织CD133、CD117、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的骨软骨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6、P=0.008、P<0.001);CD133或Ki-67蛋白阳性表达骨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平均转移时间短于CD133或Ki-67蛋白阴性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Ki-67在外科分期和远处转移对骨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其中CD133是外科分期及远处转移而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CD133和Ki-67表达可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i-67、TP53、Cyclin D1、HER-2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84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TURBT),术后病理证实为Ta、T1期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的Ki-67、TP53、Cyclin D1和HER-2表达,并对其与NMIBC分期、病理分级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分期、病理分级的独立因素,计算并比较其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NMIBC的T1期及病理G3级呈正相关(P<0.05);NMIBC的T1期及病理G3级组织中的Ki-67、HER-2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NMIBC的Ta期及病理G1、G2级组织中的Cyclin D1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Cyclin D1低表达为T1期NMIBC的独立预测因素;Ki-67高表达、HER-2高表达、Cyclin D1低表达为病理G3级NMIBC的独立预测因素。在NMIBC组织中Ki-67对预测分期和病理分级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为81.40% (48/59)和76.80% (96/125),特异度为76.83% (63/82)和86.30% (88/102)。  结论  检测Ki-67表达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NMIBC分期及病理分级,为及时有效地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3K27M和Ki-67在小儿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8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38例小儿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3K27M和Ki-67表达并结合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H3K27M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肿瘤病理级别有显著性相关(P < 0.05)。Ki-67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00%,Ki-67高标记指数与性别、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病理级别、肿瘤部位有显著性相关(P < 0.05)。患儿的性别、年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级、肿瘤部位、H3K27M蛋白阳性、Ki-67高标记指数在患儿生存时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小儿脑胶质瘤中H3K27M、Ki-67的表达水平对小儿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预后具有提示意义,且H3K27M、Ki-67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18F-FDG和18F-FLT PET显像在早期评价肺腺癌放射治疗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  40只A549荷肺腺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 Gy组、10 Gy组、15 Gy组和30 Gy组共5组, 分别对5个剂量组的荷A549裸鼠模型于放疗前1天和放疗后3天、1周、2周和4周行18F-FDG和18F-FLT PET显像, 测量移植瘤大小、SUV值和T/N值。显像后每组随机处死2只裸鼠, 行移植瘤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及TK-1表达。分析裸鼠移植瘤放疗前后18F-FDG、18F-FLT PET-CT显像T/N值变化及其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放疗前荷瘤裸鼠18F-FDG、18F-FLT PET-CT显像均可清晰显示移植瘤, 据其T/N值(均>1.5)可作出正确诊断。Ki-67、TK-1阳性表达率随放疗时间延长和放疗剂量增加而降低。18F-FDG、18F-FLT PET-CT显像T/N值与反应细胞增殖状况的指标Ki-67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18F-FLT PET-CT显像T/N值与增殖指标Ki-67及TK-1表达相关程度优于18F-FDG。  结论  接受照射后, 18F-FLT在肿瘤内的摄取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18F-FLT PET-CT显像可以用于肺腺癌放射治疗效果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武红  李枫  张曦辉  王军  张占薪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194-1199
  目的  研究miR-370-3p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23例于郑州人民医院行OC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标本,RT-qPCR检测OC组织和细胞中miR-370-3p和组蛋白脱乙酰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mRNA的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iR-370-3p与HDAC4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Ki- 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裂解caspase-3、Bax、HDAC4蛋白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Seahorse XF24分析仪分析细胞糖酵解能力和线粒体功能,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测定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和caspase-3表达水平。  结果  在OC组织和细胞中miR-370-3p低表达,HDAC4高表达。miR-370-3p靶向下调HDAC4表达。miR-370-3p过表达显著减少SKOV3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下调PCNA和Ki-67蛋白表达,上调裂解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降低糖酵解速率和糖酵解能力,升高基础呼吸速率和最大呼吸速率。在小鼠体内,miR-370-3p过表达减小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增加Ki-67阳性细胞比率,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比率,降低糖酵解速率和糖酵解能力,升高基础呼吸速率和最大呼吸速率。  结论  miR-370-3p通过靶向下调HDAC4来抑制OC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7(protein tyrosine kinase-7, PTK7)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5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TK7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TK7的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质内, 呈棕黄色颗粒。PTK7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60/85)和52.9%(45/85), 前者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TK7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瘤栓相关(P < 0.05)。生存分析提示在胰腺导管腺癌中PTK7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和肿瘤无进展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均P < 0.05)。shRNA成功干扰PTK7建立细胞稳系后, MTT和克隆形成结果显示, shRNA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存活数显著减少(P < 0.05), 克隆形成数显著减少(P < 0.05), 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PC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PTK7表达水平上调, 且与胰腺癌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瘤栓有关, 其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在胰腺癌细胞系中, PTK7能通过调节增殖相关因子Ki-67和PCNA的水平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