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110例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足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足浴联合足底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生存率、出ICU时的肌力(MRC)及自理能力(B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ICU时MRC评分[(56.79±9.68)分 vs (52.67±4.24)分,P=0.013]与BI评分[(77.76±14.36)分 vs (66.63±14.26)分,P=0.001]高于对照组,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可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出ICU时的肌力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63-166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三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临床护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ICU 接收诊治的18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1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前馈控制的三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分析两组患者谵妄相关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58%、(11.62±2.56)h、(3.06±1.02)d、(47.06±5.1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17.51±3.20)h、(5.75±1.58)d、(52.69±6.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谵妄相关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的三级护理干预在ICU患者谵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促进患者临床指标明显改善,且显著减少相关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化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的8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法分成无痛化护理干预组(无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无痛组实施无痛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对无痛化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无痛组术前10 min、48 h、72 h的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无痛组焦虑程度[(48.7±9.1)分]较对照组[(57.1±8.7)分]轻(P<0.05);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11.3±1.8) d]短于对照组[(14.4±1.3) d](P<0.05);对无痛化护理的满意度[(93.3±2.3)分]优于对照组[(85.7±3.1)分](P<0.05)。结论:以无痛化护理干预为主的优质护理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断指患者围术期疼痛感及焦虑情绪,提高了断指再植成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断指再植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结合护理干预对其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ICU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3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3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ICU机械通气各时间段谵妄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ICU机械通气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 8~48 h、48 h及ICU住院期间谵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谵妄首次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谵妄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谵妄发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干预效果较单纯实施护理干预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92±0.33)d、(3.32±0.98)d和(9.66±2.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8±1.02)d、(5.12±1.42)d和(12.89±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手术婴幼儿采取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34.78±10.45)h、(9.38±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7.17±12.09)h、(11.54±4.23)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心衰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级化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对照组41例,干预组40例。干预组实施分级化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实施ICU常规康复锻炼活动,比较2组患者肌力评定评分(MRC评分)、深静脉血栓及谵妄的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及ICU住院天数。结果 2组患者入住ICU 3d及出ICU时的MR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RC评分随着干预时间的推进均较前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CU-AW、深静脉血栓及谵妄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出ICU时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分级化的早期活动方案,能够增强患者全身肌力水平,有效降低压疮的危险因素,降低ICU-AW、深静脉血栓和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  相似文献   

8.
郭晓杨 《河南医学研究》2023,(17):3231-3235
目的 探讨eCASH策略联合4E干预模式在重症呼吸衰竭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2例重症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CASH策略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4E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肌力、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SH策略联合4E干预模式可降低重症呼吸衰竭通气治疗患者ICU-AW发生率、谵妄发生率,缩短患者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肌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在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80例ICU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ICU干预,研究组行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后两组谵妄情况、镇静情况、疾病程度等。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疾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痛、镇静药物干预后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意外脱管率、VAP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选择实施镇痛镇静谵妄集束干预,可减少镇痛、镇静药物使用量,降低谵妄、VAP等的出现,缩短谵妄、机械通气等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疾病程度,提高生存概率,临床价值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81-108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检查表(ICDSC)评估患者ICU住院期间谵妄发生情况,统计谵妄发生率、初次谵妄发生时间和谵妄持续时间;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治疗费用。结果 2组患者入住ICU 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 8 h以后谵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初次谵妄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每次谵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CU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616-1619
目的 探讨基于乌司他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体温的护理干预方法与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是2011年8月—2015年4月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收并医治的76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38例,2组都给予体外循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灌注含有乌司他丁的肺保护液,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的体温[(37.46±0.43)℃]与术后24 h的体温[(38.28±0.56)℃]都明显高于对照组[(36.12±0.48)℃、(36.78±0.46)℃,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27.45±5.33) d]与术后住院时间[(23.45±4.31) d]明显少于对照组[(41.98±6.13) d、(27.93±4.09) d,P<0.05]。2组术后24 h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jv02)值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值都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不过观察组术后24 h的Sjv02值[(72.48±6.09)%]和血清TNF-α值[(7.98±2.1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4.20±5.68)%、(8.89±1.54) pg/ml,均P<0.05]。 结论 基于乌司他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体温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脑氧代谢,从而有利于术后体温的保持,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查感染性休克患者愈后并发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24例感染性休克愈后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CI组(cognitive impairment,33例)和无认知功能障碍组NCI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91例),收集患者年龄、入住ICU最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总用量、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BZD)总用量、丙泊酚注射液药物(propofol,PROP)总用量、阿片类药物总用量、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清超敏C蛋白(hs-CRP)最高值,动脉血乳酸(LAC)最高值、谵妄持续时间。比较2组临床资料,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愈后并发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61%(33/124)。单因素筛查,CI组患者年龄、谵妄持续时间[(67.19±6.55)岁、(32.97±27.59)h]均大于NCI组[(50.96±11.94)岁、(3.29±4.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279,95%CI:1.128~1.451,P<0.001)、谵妄持续时间(OR=1.355,95%CI:1.169~1.571,P<0.001)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愈后并发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愈后3个月并发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高龄和ICU期间谵妄持续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对年龄较大和(或)谵妄持续时间较长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尽早采取措施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并及早筛查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91-93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98例,其中对照组49例接受常规ICU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ICU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比较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2.86±0.85)d、ICU停留时间(5.69±1.27)d和总住院时间(25.16±3.24)d均短于对照组[(4.52±1.26)d,(7.34±2.14)d,(28.93±4.52)d],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有利于缩短其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镇静药物对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并机械通气患者心 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 47 例需机械辅助通气 NSTE-ACS 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 组(D 组,24 例) ,丙泊酚组(P 组,23 例) 。47 例患者均使用芬太尼镇痛,使用动态心电图及 Picco 连续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及 28?d 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 组在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 常 [(8.04±6.05)VS(13.48±10.44)阵次 ]、急性心肌缺血 [(3.58±3.26)VS(5.74±3.84)阵次 ] 的发生频次均低于 P 组 ; 两组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 组在住 ICU 后 12?h?心指数(CI)高于 P 组 [(2.76±0.27)VS(2.59±0.19)L/(min·m) 2 ]( P <0.05) ; 但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D 组谵妄发生率(12.5%?VS?34.8%) 、 ICU 住院时间 [ (8.10±1.03) VS (9.47±1.56)d] 低于 P 组( P <0.05) ; 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 28?d 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需机械通气的 NSTE-ACS 患者镇静治疗中,与丙泊酚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低的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以及更小的心功能影响, 能降低ICU内谵妄发生率, 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0例,其中2010年1月至9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10月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患者的焦虑值和谵妄值、ICU入住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焦虑值和谵妄值、ICU入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康复、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需机械通气的口腔癌术后患者镇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30位口腔癌根治术后需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随机分为Dex组与Mid组,分别给予0.2~1.0μg·kg^-1·h^-1的右旋美托咪啶和0.02~0.1 mg·kg^-1·h^-1的咪达唑仑,以维持患者轻中度镇静( RASS评分-3~0)。记录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程度的时间百分比、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Dex组达到目标镇静深度的时间明显长于Mid组(P﹤0.05);Dex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Mid组(P﹤0.05)。两组谵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相似(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延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的时间,减少芬太尼的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但是,要注意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应用时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伴室性早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各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O值分别为(0.05±0.58)%和(-2.22±1.01)%,TS值分别为(5.89±2.65)ms/RR间期和(7.36±1.34)ms/RR间期,观察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减低,窦性心率震荡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dd-on effect of Qinbei Qingfei Yiqi (QBQFYQ) granule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n non-infectious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80 non-infectious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receiving QBQFYQ granules plus usual trea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n = 50) and those receiving only the usu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VAP rate, time of VAP occurrenc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length of ICU stay. Interleukin-6 (IL-6),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T-lymphocyte (CD4+, CD8+, and CD4+/CD8+ ratio) serum levels were also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QBQFYQ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9.58 ± 3.14) vs (12.52 ± 4.33) days] and length of ICU stay [(14.57 ± 3.72) vs (17.82 ± 5.24) days] and delayed VAP occurrence [(4.31 ± 0.86) vs (2.43 ± 0.27) days]. Additionally, CRP and IL-6 serum levels and CD4+/CD8+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mortality rate (30.0% vs 33.3%) and adverse events (4.0% vs 6.7%).

Conclusion

QBQFYQ delays the time of VAP occurrence and shortens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on-infectious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ossibly through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中患者出现谵妄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EICU呼吸组住院期间出现谵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未出现谵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出现谵妄的患者共42例,谵妄发生率为7.5%(42/563)。所有出现谵妄的患者均合并3种以上疾病,以肺部感染、高血压、冠心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低钠血症多见,50%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有创/无创)。谵妄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均为11.9%(5/42)。与对照组比较,谵妄组住院时间长[14(11)d比12(11)d,P〉0.05],住院费用高[28 389(58 999)元比19 373(21 457)元,P〈0.05]。42例谵妄患者中发现由原发基础疾病引起的谵妄占52.4%(22/42),药物因素引起的谵妄占9.5%(4/42),由ICU环境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谵妄占38.1%(16/42)。结论针对ICU谵妄的原因,去除相关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进行综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月1月间在我科进行机械通气的38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ARDS控制窗标准”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持续气道正压(CPAP)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患者的转归。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各19例,出窗时间和出窗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5)d和(18±7)d(P〈0.05);ICU住院时间为(16±3)d和(24±7)d(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15.8%和42.1%(P〉0.05);住院病死率分别为21.1%和47.4%(P〈0.05)。结论对ARDS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ARDS控制窗标准”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