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方发  汤丽婷  陈明 《陕西中医》2022,43(6):732-735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疗效。方法:选取98例AR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鼻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学指标、鼻腔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RQLQ问卷评分、鼻腔灌洗液EOS计数及血清IL-4、IL-13、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加减治疗AR肺脾气虚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效 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特殊处理,观 察组术后给予鼻腔冲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 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照组的 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鼻 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给予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 鼻腔粘连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杨建莲  张晨  李慧佳  王旭 《新中医》2023,55(5):191-196
目的:观察中药鼻宁方纱条填塞鼻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观察组采用中药鼻宁方纱条填塞鼻腔治疗,2组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应性鼻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及患儿鼻分泌物中炎性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数(EOS)计数水平、患儿空腹外周血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鼻部各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部各症状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鼻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3 (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分泌物IL-4、IL-13水平均降低(P<0.05),I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1例中重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针刺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经鼻内镜针刺双侧鼻腔内迎香穴),留针20 min,隔天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含量及鼻腔分泌物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和RQLQ总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及鼻腔分泌物SP、VI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鼻腔分泌物NP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及VAS、RQLQ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认为鼻内针刺疼痛程度较轻,可以耐受;且患者出血量不多,易止,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可明显改善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鼻部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鼻黏膜神经功能,并以神经肽为介质,经神经—免疫网络通调节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神经源性炎症程度以有效改善AR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肺黄芪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肾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晚10 mg)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侧鼻腔1揿,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针刺(每日1次)联合补肺黄芪汤加减(每次1/2剂,每日2次),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鼻炎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RQLQ)、鼻炎患者主要症状量表(TNSS)、鼻呼道阻力指数(NAR)、中医辨证变应性鼻炎肺肾虚寒证(中医证状)评分。检测两组鼻腔分泌物中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血清免疫炎性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趋化酞(EOT)、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33(IL-33)]的水平。观察研究期间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63/65),高于对照组的81.5%(53/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3,P<0.05)。观察组治疗后RQLQ、TNSS、NAR、中医证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分泌液中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IP、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EOS、IgE、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O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肺黄芪汤加减联合针刺可明显缓解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肾虚寒证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免疫炎性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每组各40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桂枝加黄芪汤及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特应性免疫球蛋白E(I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正五聚蛋白3(PTX3)表达水平。检测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给予两组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TNSS+TNNS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中医组EOS、IgE含量较西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AQP1、NF-κB、PTX3含量较西医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较西医组高、鼻阻力较西医组低、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较西医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组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TNSS+TNNSS)较西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RQLQ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7.50%,西医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加黄芪汤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患者,可降低EOS、IgE水平,抑制机体炎症,改善鼻部通气及鼻黏膜纤毛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RQLQ评分,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鼻康复调控白细胞介素-35(IL-35)/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组给予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疗程均为28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鼻部分类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中炎性因子(IL-4、IL-10、IL-17、IL-35)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趋化因子受体3(CCR3)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TAT1、STAT3、STAT4表达水平;分别采用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及CD4+/CD8+结果 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中IL-4、IL-17水平降低,IL-10、IL-35水平升高(P<0.05,P<0.01);鼻分泌物中STAT1、STAT2、STAT3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gG、CD4+/CD8+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及鼻分泌物中IL-4、IL-17水平降低,IL-10、IL-35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抑制STAT1、STAT3、STAT4表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D4+/CD8+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降低(P<0.05,P<0.01)。项目执行期间两组患者心、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鼻康复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IL-35/STAT3通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改善相关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开结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气滞痰阻证患者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糠酸莫米松,观察组术后给予开结化痰汤内服加局部冲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分别观察两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鼻内窥镜检查评分量表(Lund-Kennedy),中医证状。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鼻分泌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7,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比较两组安全性,治疗后及随访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观察组总控制率分别为97.7%,93.0%,高于对照组的87.8%,75.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观察组同期SNOT-20,Lund-Kennedy,中医证状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和鼻分泌液中TNF-α,IL-1β,IL-8,IL-17,ECP,IgE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开结化痰汤加减可明显提高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气滞痰阻证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组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治疗4周、3个月后各鼻部症状积分和TNSS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86.7%,3个月后随访53.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AR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清肺脱敏汤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n=150)与对照组(清肺脱敏汤+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n=15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量化得分、免疫球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甲肿大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E及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物质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睡眠、非鼻部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及情绪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得分更低(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脱敏汤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减轻AR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其免疫功能及治疗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减轻复发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鼻窦灌注液在鼻内镜术后辅助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鼻窦灌注液:黄芪、淫羊藿叶、桂枝、当归、红花、辛夷、野菊花、白芷、栀子、薄荷,进行鼻腔冲洗)和对照组(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各37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术腔清理、黏膜上皮化天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等。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9.2% vs 72.9%,P<0.05)。鼻黏膜归转过程方面,治疗组在术腔清理时间和上皮化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窦灌注液能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不失为一种可广泛使用的鼻源性慢性咽炎鼻内镜术后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辛芩颗粒与糠酸莫米松喷鼻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鼻腔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被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观察组用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鼻腔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鼻阻力(N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低于对照组,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MCV)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1L-4)、白细胞介素-6(1L-6)、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鼻共同治疗可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鼻腔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芳卉  孙旭鸯  陈婷婷 《新中医》2022,54(19):186-191
目的:观察杜氏金针手法下的蝶腭神经节针刺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AR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杜氏金针手法下的蝶腭神经节针刺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评估量表(T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外周嗜酸性粒细胞(EOS) 及人血清P 物质(S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NSS 量表各症状评分、总分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TNSS 量表各症状评分、总分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RQLQ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RQLQ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gE、EOS、SP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氏金针手法下的蝶腭神经节针刺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可有效促进AR 患者病情恢复,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天丹降压方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替米沙坦胶囊和螺内酯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天丹降压方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心脏功能指标、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肝功能异常、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均明显小于治疗前( P< 0.05),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每搏输出量( SV)、心脏指数( CI)、心输出量( CO)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NT-proBNP、PA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 P< 0.05)。结论:在使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丹降压方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心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西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罗红霉索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单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联合罗红霉素口服,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观察每组治疗效果并统计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6个月后复发率试验组为26.67%,对照组为64.4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荆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二者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收入该院的AR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散风通窍滴丸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评分、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γ干扰素(IFN-γ)]。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17水平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病理症状及炎性因子,提高免疫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肺健脾汤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肺气虚寒证)的疗效及对鼻腔分泌物P物质(SP和外周血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2次/d;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d^-1。观察组采用温肺健脾汤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4个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和2个眼部症状(眼痒、流泪)评分,进行治疗前后鼻腔体征评分和鼻气道阻力测量,进行治疗前后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SP水平,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IL-5,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07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眼部症状眼痒、流泪及主观症状总分和鼻腔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QLQ量表除睡眠和情感外,其他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OS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IgE和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IL-4,IL-5,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阻力下降(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健脾汤治疗肺气虚寒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减轻过敏反应,从而起到对AR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味桔梗元参汤配合常规疗法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肺气郁闭证患者术后黏膜水肿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在鼻腔镜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疗法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鼻喷糠酸莫米松联合克拉霉素,观察组同时给予加味桔梗元参汤内服和鼻腔冲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鼻内窥镜黏膜形态(Lund-Kennedy),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RQLQ),中医证状,血清及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蛋白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5(AQP-5),纤维连接蛋白(Fn)。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安全性及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χ2=4.726,P<0.05)。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4.65%(2/43),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χ2=4.129,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SNOT-20,Lund-Kennedy,RQLQ,中医证状,TNF-α,IL-1β,IL-5,IL-17,AQP-5明显降低(P<0.05),AQP-1,AQP-3,Fn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1/44),低于对照组的57.14%(24/42)(χ2=5.243,P<0.05)。结论 加味桔梗元参汤可明显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肺气郁闭证患者术后黏膜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及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膝同治刮痧法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4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每日3~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膝同治刮痧法刮痧治疗,每周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结束后第30天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变情况;观察治疗期间2组患者与治疗药物、刮痧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总有效率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9%和11.76%(P<0.01);对照组随访时总有效率较治疗后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随访时2组患者WOMAC僵硬评分均较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WOMAC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随访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后(P<0.05,P<0.01)。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药物、刮痧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基础上加用腰膝同治刮痧法治疗寒湿痹阻型KOA能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其他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停药后远期疗效稳定,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