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58-62
目的评估老年性骨质疏松胸腰推压缩骨折后凸伴侧凸畸形采用术前垫枕复位,术中过伸、侧屈位整复,依据骨折特点个体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13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腊椎压缩骨祈后凸伴侧凸畸形患者,术前CT或X线片证实椎体前方伴侧方压缩,MR提示推体新鲜骨折,采用术前垫枕复位、术中透视下过伸侧屈位整复,根据复位椎体的形态进行个体化椎体后凸成形,由脊柱侧凸崎形的凹侧椎弓根进针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比较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和脊柱崎形Cobb's角,日常生活恢复程度采用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westry Disability Inckx,OD1)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手术前、后疼痛比较。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脊柱后凸及侧凸崎形Cobb's角、伤椎前绿、中部、侧方高度与术前比较,伤椎复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疼痛缓解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可在术后次日行走,ODI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后凸伴侧凸畸形,根据充分体外整复后的伤椎形态行个体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原旭海  张飞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7-3918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OVCF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行单侧入路PKP治疗,B组行双侧入路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B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ODI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B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治疗OVCF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单侧入路手术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灌注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回顾性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其中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65例68个椎体,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47例59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后凸Cobb's角、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t=-11.905,P=0.002)、骨水泥注入量(t=-2.810,P=0.007)、骨水泥渗漏(χ2=5.477,P=0.019)及相邻椎体骨折(χ2=4.394,P=0.036)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患者术后即刻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低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2.978,P=0.004),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丢失显著高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11.511,P=0.001);两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后凸Cobb's角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3,3.765,0.072,P>0.05);VAS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3,106.558,19.101,P<0.05)。结论两种骨水泥灌注入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并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双侧椎弓根入路PKP远期效果较单侧入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32例,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后凸Cobb's角纠正度数、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侧组的左右两侧椎体高度差值、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较单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恢复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经双侧椎弓根入路在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及伤椎左右两侧高度差值方面优于经单侧椎弓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23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另24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内及随访期间拍摄伤椎正侧位片或CT,了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住院时间两者并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功能及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均得到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放射线投照次数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改良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于井冈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腰椎OVCF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入路组与改良入路组,各31例。传统入路组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改良入路组采用改良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程度、骨水泥渗漏率及再骨折情况。结果 改良入路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传统入路组,再骨折发生率低于传统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伤椎前缘高度均大于术前,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OVCF患者中采用改良经椎弓根入路或经单侧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分为A组、B组,各39例,A组接受经单侧入路PKP治疗,B组接受经双侧入路PK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用时短于B组,骨水泥用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ODI评分显著下降,伤椎前缘、伤椎中央高度显著提高(均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B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PKP应用于OVCF患者中,手术用时更短,可减少骨水泥量及透视次数,在减轻疼痛、提高脊柱功能及椎体高度方面的效果与双侧入路相近,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弓根双侧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8月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资料85例,依术中采用双侧与单侧PKP分为双侧组41例与单侧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椎体新发骨折率,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大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率、末次随访椎体新发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组内术后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双侧与单侧PKP治疗OVCF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和术中透视次数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探讨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夏邑县中医院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与治疗效果(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双侧组X线透视次数与骨水泥用量多于单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与术后3 d,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有效方式,但单侧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利于减少X线透视次数与骨水泥用量,促使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 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 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 < 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成玉  张凡 《吉林医学》2012,(5):899-90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8例20个椎体。术前均有剧烈背痛,无神经症状。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并形成骨水泥充填空腔,注入团状期骨水泥强化稳定病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8例20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 d内疼痛均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7±1.3)分降为术后2 d、3、6、12个月时的(2.3±0.5)、(2.4±0.3)、(2.5±0.6)、(2.7±0.2)分(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75.6±6.7)分降到术后2 d、3、6、12个月时的(25.6±2.8)、(26.7±2.1)、(27.5±2.2)、(29.2±2.4)分(P<0.01)。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矫正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共有4例4个椎体(20%)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后即刻随访中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具有确切的缓解疼痛与改善功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病椎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单侧与双侧穿刺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收治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双侧穿刺组共41例46个椎体,男性4例,女性37例;年龄53-82岁,平均70.8岁.单侧穿刺组共50例69个椎体,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55-87岁,平均73.1岁.全部患者都在“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经皮单侧或者双侧穿刺完成手术.术后经过随访观察,随访期间定时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病变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度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判断生活质量.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穿刺,单侧穿刺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40±22)min,双侧手术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54±25)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手术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2.9±1.8)ml,双侧手术组每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5.4±2.2)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单侧手术组(11.9±2.2),双侧手术组(19.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评分,单侧手术组术前平均为:7.9±2.1,术后2.1±1.8,末次随访2.4士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组术前平均为:7.7±2.2,术后2.2±1.8,末次随访2.5±2.3,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矫正,单侧手术组Cobb's恢复率平均为(52.8±6.6)°,双侧手术组平均矫正(55.1±6.0)°,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均无神经症状.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经单侧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但单侧穿刺组具有手术操作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纳米磷酸钙人工骨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纳米磷酸钙人工骨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计算手术后椎体前缘复位率和后凸矫正率,记录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前、人工骨注入时、注入后5 min及术毕的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椎体复位率及后凸矫正率分别为(24.90±3.02)%和(45.80±7.13)%,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人工骨注入后血压均较平稳,SPO2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磷酸钙人工骨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伴有椎体前壁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3-06—2023-11诊治的15例伴有椎体前壁骨皮质破裂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以破裂区域为靶点进行穿刺,分多次将明胶海绵顶向椎体前壁破裂区域,再使用CPC/PMMA复合骨水泥注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观察骨水泥有无经椎体前壁渗漏的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均未超出椎体范围进入其他组织。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封堵裂口、经皮CPC/PMMA复合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可显著降低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李蒙  方诗元 《医学综述》2013,19(10):1880-1882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8例(80个椎体),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进针组为单侧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30例共34个椎体,男11例、女19例,单椎体26例,两椎体4例;双侧进针组38例共46个椎体,男7例、女31例,单椎体32例,双椎体4例,三椎体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伤椎前中部高度平均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等指标分析手术疗效。结果单、双侧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s角变化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发生周围椎体再骨折,单侧进针组1例,双侧进针组2例;共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单侧进针组3例,双侧进针组6例,单、双侧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PKP经双侧椎弓根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单侧在短期内能更好地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能长期且更好地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而单、双侧两组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对夹心椎体进行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的必要性。方法选择“三明治”型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病人58例,其中观察组29例在常规行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基础上进行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约2 mL)预防性强化,对照组29例未行夹心椎体强化,随访观察夹心椎体骨折情况。结果2组术前骨密度、年龄、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3.45%)骨折发生,B组中有8例(27.59%)发生骨折,2组术后骨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 0.05)。结论在常规对“三明治”型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时,行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能降低术后夹心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8年12月在C臂X光机引导下共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3例54椎,男11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ODI评分,测量椎体平均高度及椎体后凸角。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疼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率100%。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0±0.76)分,(3.6±0.42)分和(3.9±0.58)分;ODI评分分别为(45±1.16)%,(21±0.25)%和(23±0.14)%;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14.5±2.3)mm提高到术后(23.4±2.6)mm,末次随访(23.1±1.3)mm;椎体后凸角由术前(22.40±12.15)°降低到术后(10.16±5.37)°及末次随访(11.25±6.57)°。所有指标数据术后3天、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5例椎体压缩程度〉75%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椎体压缩骨折形态,选择单侧或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测量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8~48个月,平均21.7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7±3.1)%恢复至术后的(5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为(50.2±2.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及ODI评分术前分别为8.1±1.4、91.1±2.3,术后分别为2.6±0.9、30.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1±0.5、26.1±5.1,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1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4例(18椎),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在伤椎内置入球囊扩张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含钡骨水泥填充物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重建伤椎的稳定,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VAS法)的变化与Cobbts角及椎体前、中、后缘高度的变化。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6.7个月,均达到疼痛缓解,手术前后Cobb’s角有显著差异,手术前后椎体前中高度有明显改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可迭到满意的止痛效果,同时还可部分纠正后突畸形,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水泥分批灌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伴有椎体后壁骨缺损的OVCF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2例患者进行了骨水泥分批灌注PKP治疗,记录和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伤椎Cobb角和伤椎高度,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VAS、ODI、伤椎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伤椎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9.38%),无椎管内渗漏病例,未发生神经损伤、肺栓塞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椎体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