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16年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吉林省2016年15岁以下儿童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3 063例,发病率为82.61/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17 593例,发病率为474.47/10万。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80.55%;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18.31%。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手足口病(15 528例)、猩红热(2 086例)、流行性腮腺炎(980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90.02%。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7-9月,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3-6月。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散居儿童为主。高发地区为延边州(1 503.81/10万)、吉林市(836.53/10万)、长春市(534.93/10万)。结论 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为吉林省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 - 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 - 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 - 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 = 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 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学生及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当地2009-2018年人群分类为学生、托幼儿童全部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发病特征,对不同年份、人群类型的发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阿拉善盟共报告托幼儿童、学生法定传染病共计15种297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24.24/10万,无死亡病例。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0种553例,年平均发病率97.61 /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2417例,年平均发病率426.63/10万。10年间累计报告病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2.20%。累计报告病例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风疹,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93.16%。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4岁组,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28。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2.86%、54.07%、3.0%和0.07%。肠道传染病以3~5岁组发病数最高(1182例,2010.7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以6~12岁组发病数最高(632例,438.84/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以19~24岁组最高(31例,14.37/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分布在13~15岁组。结论 阿拉善盟托幼儿童和学生法定传染病报告占总报告病例数的比率较高,必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雷娟  杨汶桢  杨鋆 《中国校医》2020,34(1):27-30
目的 了解贵阳市托幼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8年贵阳市托幼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8年贵阳市共报告托幼儿童传染病24种63 858例,死亡20例,年均发病率为4 043.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15.50/10万、3 005.70/10万、822.67/10万。发病数居前5位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及猩红热。男生发病高于女生,男女性别比为1.47:1。报告免疫规划类传染病6 525例,占发病总数的10.28%。结论 贵阳市托幼儿童人群中流行的传染病种类多,发病率高,是重点关注人群。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了解济南市2014年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的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对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济南市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济南市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16 806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 691.49/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14046例,占83.59%;呼吸道传染病发病2 718例,占16.17%.单病种发病数居前3位的为手足口病(13 121例)、猩红热(1 178例)和流行性腮腺炎(970例).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槐荫区(3 763.41/10万)、天桥区(2 793.34/10万)和历下区(2 764.27/10万).3-7月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共1 430例,占52.61%;4-9月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共11 370例,占80.95%.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47:1.肠道传染病中6岁以下儿童发病13 026例,占92.74%;呼吸道传染病中8岁以下儿童发病2 056例,占76.01%.散居儿童发病9 060例,占56.32%;幼托儿童发病6 042例,占37.56%;学生发病1 704例,占10.59%.结论 手足口病是危害15岁以下儿童的最主要的传染病,6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辽宁省朝阳市2015—2019年6~14岁学龄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辽宁省朝阳市2015—2019年6~14岁学龄儿童传染病流行特点。结果 2015—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2018年(110.6/10万)和2015年(105.3/10万),发病率最低的年份为2016年(49.66/10万)和2017年(56.7/10万)。6、7、8、9岁以及10~14岁儿童发病率依次为214/10万、112.1/10万、60.8/10万、76.2/10万、53.1/10万。6岁儿童发病率高于7、8、9、10~1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年间共报告了13种传染病,发病排列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春季流行性腮腺炎比例最高,占35.86%; 夏季猩红热比例最高,占25.12%;秋季手足口病比例最高,占48.52%;冬季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比例最高,分别占24.60%、24.60%。结论 辽宁省朝阳市2015—2019年6~14岁儿童的法定传染病主要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为主,建议学校及时对相关防控措施进行落实,针对低龄儿童,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行规律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26种,累计报告发病14 866例,年平均发病率308.1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60.70%,肠道传染病占34.86%。发病数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发病高峰为4-6月、11-12月。发病数中幼托儿童占59.93%。结论连云港市学校传染病主要为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7年成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成华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3 845例,报告发病率为418.2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毒、肺结核和乙肝,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81.14%。男女性别比为1.4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6.46%。乙类传染病构成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首位,占65.44%;呼吸道传染病居第2位,占27.93%;肠道传染病居第3位,占6.48%。结论 成华区传染病防控工作仍需加强;重点病种有梅毒、乙肝、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农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05-2014年济南市托幼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5-2014年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23种39 217例,年平均发病率1 957.73/105,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占69.15%(27 119/39 217),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细菌性痢疾,占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95%。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7月份。结论 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托幼机构应以肠道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晨、午检工作,减少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1.
李璐  王艳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3):368-371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鞍山市15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评价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结果,为开展防控传染病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鞍山市15 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鞍山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 15 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病例22种 39 0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7.93/10万,总体发病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病例3例,年均死亡率0.01/10万;男童发病数(23 021例)高于女童(16 024例)。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3 027例,8.37/10万)和丙类传染病(36 018 例,99.57/10万)均呈下降趋势;病例报告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前三位的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猩红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发病呈下降趋势。 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鞍山市15岁以下儿童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根据疾病特点采取预防接种、加强宣教和提高处置效率等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总结传染病防治经验和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浦东新区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102 669例,年均发病率383.34/10万,死亡96例,年均死亡率0.36/10万,病死率0.09%。其中,甲类1种1例,乙类19种34 774例,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29.97/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8种67 895例,年均发病率253.37/10万,以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和急性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风疹。传染病发病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64:1;年龄分布集中在0~6岁和20~40岁;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浦东新区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高低波动趋势,应结合发病高峰和重点人群,针对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等高发传染病,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对策,严防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高唐县1992-20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0年高唐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13 046例,年均发病率140.61/10万.发病率2010年最高(332.37/10)万,1993年最低(107.17/10万).9年间呼吸道传染病居高不下,占总病例数的50.5%;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24.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5%.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是重点传染病,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传染病呼吸道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5-2013年龙岗区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27 436例,年均发病率为104.41/10万,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028.836,P0.01)。报告发病数较多的是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猩红热,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7.47%。2009年出现新发甲型H1N1流感,2013年较为活跃。麻疹疫情出现反弹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工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总发病数的77.46%。3-8月发病较为集中,占发病总数的66.06%。结论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麻疹及猩红热是呼吸道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学生、工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重点人群。新发传染病H1N1和H7N9的防控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5.
了解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情况,以期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2017学年年龄在6~22岁的学生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范围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纳入北京市疾病监测系统的重点监测疾病.结果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中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1 213.48/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749.30/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718.19/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523.50/10万.各学年均无报告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为猩红热(80.13/10万)、细菌性痢疾(74.42/10万)、肺结核(22.70/10万)、HIV(含艾滋病)(4.03/10万);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157.62/10万)、手足口病(100.55/10万)、流行性感冒(51.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49.47/10万);其他传染病以水痘(296.04/10万)为主.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在近几学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小学生、初中生中猩红热、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多发,高中生、大学生中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结论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北京市学生人群中传染病常规防控的重点疾病为猩红热、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水痘,需要重点关注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在高中生、大学生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2015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5—2015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3.63/10万,死亡率4.61/10万、病死率0.64%.11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稳定,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占总发病数的55.15%.年均发病率排前3位的地区为柳州市(1126.50/10万)、百色市(981.21/10万)、南宁市(925.68/10万),春夏季(3—6月)报告病例较多,占总发病数的42.73%,发病人群以1~3岁婴幼儿及20~60岁青壮年较多,职业人群以农民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7.62%.报告病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1.58%,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30.26%.发病率排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0.05%.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主要传染病的监测,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为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太仓市2009-2013年0~14岁儿童报告传染病有关疫情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14岁儿童报告法定传染病7 689例,报告发病率3 426.50/10万,远高于同期全人群的542.78/10万,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占18.74%。主要传染病是手足口病(5 892例)和流行性腮腺炎(1 307例),共占93.63%;男女比1.51∶1;1~4岁年龄组占64.66%;肠道传染病4-7月和11-12月高发,呼吸道传染病4-7月高发。结论应针对传染病高发人群和流行季节,切实做好以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充市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4年传染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主要从疾病的三间分布探讨南充市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2014年南充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6 688例,死亡89人,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264.61/10万、1.41/10万;发病率较去年下降9.07%,死亡率较去年上升4.36%。其中乙类传染病10 952例,死亡88人;丙类传染病5 736例,死亡1人。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是肺结核、手足口病、乙肝、梅毒、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1~5岁年龄组,其次是0岁组。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占南充市报告发病总数的76.04%。冬春季发病数略高于夏秋季。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是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结论 2014年南充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3年下降,乙肝、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的下降带动全市整体疫情的下降。需持续加强对构成比较大的慢性传染病防控力度,才能保持全市整体传染病下降的趋势。急性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疾病是麻疹、手足口病。传染病防控应以重点人群为主,并对重点场所,重点地区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导。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病策略,控制和降低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报告的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报告浦东新区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共21种24 451例,发病率为448.54/10万;死亡18例,死亡率0.33/10万。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梅毒、肺结核、淋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91.64%;传染病发病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发病比为1.61∶1;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和不详为主。结论 2014年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比2013年有较大的上升,应加大对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区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十堰市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科学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十堰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十堰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共12 446例,死亡17例,报告发病率为371.18/10万,报告死亡率为0.51/10万,比2012年报告发病率下降4.01%;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0.99%;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2 661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为377.5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6/10万,比2012年报告发病率上升21.29%;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3.44%。结论乙类传染病中的乙型肝炎、结核病、梅毒和丙类传染病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现阶段防治的重点,应建立综合性的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