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为两组,保守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末行超声心电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种方法均能够提高LVEDV和LVEF指标,但观察组提高LVEDV和LVEF指标幅度明显高于保守组,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保守组25.00%;再入院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保守组40.91%;死亡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保守组40.91%,P〈0.05.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在提高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对介入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行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分数(LVS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和心绞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SF、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和心绞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王端  司良毅 《重庆医学》2016,(8):1053-105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24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分为两组,观察组(n=56)行血栓抽吸并直接PCI术治疗,对照组(n=68)行单纯PCI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1hST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1hST段抬高回落超过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红蛋白、cTnT、CK‐MB水平,术后校正的CTFC、术后无复流率和慢复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50%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直接PCI对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4)与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用药,替罗非班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在术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术后48 h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集聚率与术后3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观察术后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改善显著,达TIMI 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帧数及术后48 h血小板集聚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 LVEF高于对照组(P<0.05), 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心肌梗死、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合理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心肌灌注水平,保护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51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34例(对照组)和介入治疗(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7例(观察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远期(12个月)生存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35.29%vs.73.53%、11.76%vs.44.12%,P=0.020、0.030);而两组在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以及远期(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6%vs.26.47%、5.88%vs.8.82%,P=0.297、1.000)。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虽可以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但不能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联合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患者确诊后直接进行PCI治疗,而研究组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记录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2周内的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与病死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王雅锋 《当代医学》2011,17(30):10-1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讨长期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组(n=100)给予标准化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n=50)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12~56个月,以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分别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复查,介入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发心绞痛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进行生活质量评分,介入治疗组患者的SAQ评分情况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心绞痛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性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82例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分为对照组40例和普罗布考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他汀类药物,普罗布考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500 mg/次,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治疗前后检测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含量.结果 治疗后12个月内普罗布考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普罗布考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普罗布考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普罗布考可减轻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改善凝血活性,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1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确诊的冠心病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55例,按照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成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组(A组)81例,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7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胸痛和(或)胸闷控制率、左心功能不全症状缓解率以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胸痛和(或)胸闷控制率:A组82.7%(67/81),B组55.4%(4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功能不全症状缓解率:A组67.9%(55/81),B组39.2%(2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死亡发生率:A组3.7%(3/81),B组8.1%(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能改善胸痛和(或)胸闷及左心功能不全,但未能降低1年期心源性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早发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性别差异。方法:以2018 年09 月0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早发急性STEMI 患者11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组95 例,女性组21 例。收集并分析2 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手术资料、 检查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更大,GRACE 评分、CRUSADE 评分、2 型糖尿病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水平及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更高,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尿酸水平更低,入院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更长(P<0.05);男性组支架直径及吸烟史比例均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早发急性STEMI 患者中,女性患者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拟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应用组,92例)和对照组(延迟应用组,96例),比较两组PCITIMI血流分级、血BNP、CTnI水平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等。结果:观察组初次造影病变血管TIMI血流达到Ⅲ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延迟应用组(P〈0.05);术后7d血CTnI、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早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可能有助于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ASTEMI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行血栓抽吸,经抽吸导管行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照组27例(单纯行PCI治疗,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术后即刻的冠状动脉TIMI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5 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50%比率;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出血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所占比例、术后1.5 h心电图STR≥50%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酶CK—MB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2组LVEDD及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大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改善近期预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1岁±4.3岁。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3组:SG≥6.1mmol/L为A组(强化治疗组)44例,SG≥11.1mmol/L为B组(常规治疗组)31例,血糖正常为C组45例,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心脏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而A、C组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发生率分别为C组8.9%,B组38.6%,A组29.0%,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入院即刻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后,院内死亡率及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冠状动脉TIMI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判定无复流者4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及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25例和维拉帕米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μg)23例。观察给药后30min 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7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出血并发症及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Ⅲ级血流获得率(64.0%)高于维拉帕米组(34.8%)(P<0.05);CTFC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维拉帕米组(P<0.01);替罗非班组7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维拉帕米组(P<0.01);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30天内MACE发生率与维拉帕米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行急诊PCI术,两组常规用药无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即刻给予盐酸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直至PCI术后48 h。比较两组的自发冠脉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LVEF值、BNP(脑钠肽)、Killip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冠脉罪犯血管再通率、PCI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观察组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左心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比术中开始应用替罗非班疗效更好,能提高冠脉罪犯血管自通率,缩短缺血心肌复流时间,降低冠脉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即刻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02例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血管前向血流TIMI 0级,且伴有明显血栓负荷影像的STEM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至前向血流恢复TIMI3级后.随机分为即刻PCI治疗组(n=52)及择期(7~10d后)PCI治疗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情况,PCI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PCI治疗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择期PCI治疗组冠脉支架植入成功率显著高于即刻PCI治疗组(100%哪86.54%,P〈0.05),且使用支架数量较少;即刻PCI治疗组治疗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的发生率为9.62%。择期PCI治疗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PCI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69%,择期PCI治疗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预处理迭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后续择期PCI治疗比即刻PCI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陈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5-76,7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诊或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盐酸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维宁(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分级(TIMI 0~3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减少、其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盐酸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符合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在PCI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对照组直接行PCI,观察两组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临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PCI术前后冠脉TIMI以及TMP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7d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肌钙蛋白I(cTnI)峰值、住院天数、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对于急性STEMI行PCI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更有效地改善冠脉血流及临床预后,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