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肠内(enteralnutr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 PN)联合应用(EN+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同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两组间无差异(P>0. 05),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明显升高, (P<0. 05)。T淋巴细胞亚群在EN+PN组术后8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N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EN+PN或PN都能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EN+PN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N。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李涛  卿松  白大应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4):417-417,419
近年来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迅速发展,在各科领域广泛应用,许多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得益于营养的改善,已有许多报道.食管癌及贲门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创伤大,且因进食困难,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为使患者能安全渡过围术期,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十分重要.我们于1997年4月~2004年5月对10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机体蛋白质代谢、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7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干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PN)支持干预治疗措施,对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体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及其亚群构成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腹部不良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水平、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应用两种治疗方式均有疗效,早期肠道营养的干预治疗措施不仅能更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营养状态,提高肠道功能,而且还能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故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6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47例)进行肠外营养,根据营养方式进行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d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TP、ALB、TRF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进行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大多数营养不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禁食使机体营养不良加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发生 率、死亡率明显上升。本文探究围手术期 EN 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我院接受 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EN 组和PN 组,前者完成40 例,后者完成39 例。EN 组患者从术前5 天开始,在正常饮食基 础上加服肠内营养(瑞能)600ml/d,术后 24小时内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或鼻肠管滴注肠内营养液。 PN组患者术前5天开始, 在正常饮食基础上加用PN(能量为750kcal/d),术后常规静脉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 白变化,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感染、吻合口瘘发生例数,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结果  EN 组肛门排气恢复 时间和排便恢复时间比 PN 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前后 EN 组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计数降低 值比PN 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N 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发生例数比PN 组少,但腹胀发生例数多。结 论  围手术期 EN 优于 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也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d、第21d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一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7.
彭忠民  杨旭东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484-1489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食管癌患者术后常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呼吸循环衰竭等并发症。术后正确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维持患者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 而且能够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 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颜乔 《中国肿瘤》2001,10(9):557-558
[目的]研究中晚期食管癌伴营养不良患者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肠内、外营养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3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 ( parenteralnutrition,PN) ,每组16例。EN采用食管窥镜引导下留置鼻饲营养管或经腹壁胃造瘘营养管 ,PN均采用中央或外周静脉置管。围手术期给予等热卡等氮量的营养支持 ,术前进行7至10天的营养支持 ,术后第3至10天进行营养支持。[结果]术后第11天两组查血清转铁蛋的 (TF)、前白蛋白(Prealb)、纤维连接蛋白 (FN)等显著提高 (P<0.05或P<0.01) ,而PN组前白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EN组 (P<0.01) ;但是 ,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PN组 ,并且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少于PN组 ,同时避免了PN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效应及并发症 ,也便于护理。[结论]伴有明显营养不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状况 ,术后短期效果PN优于EN ,但EN具有肠功能恢复早 ,且安全、简便、有效、易护理、可减少费用及住院日等优点 ,一般情况下可代替P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血糖情况、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就诊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随机分为术后第1天组(d1),术后第3天组(d3)和术后第7天组(d7)。每日监测7段血糖;术后第1、3和7天分别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尚可,未出现严重糖代谢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P0.05),并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有助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综合评价并比较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和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37例,依据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EEN组136例和TPN组10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功能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91对患者。EEN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术后7天明显优于TPN组(P < 0.05),而白蛋白(albumin,ALB)在术前、术后3、7天与TP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EEN组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在术后3天及7天显著优于TPN组(P < 0.05);EEN组在放置胃管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TPN组(P < 0.05);EEN组反酸或呕吐、腹泻的发生率高于TPN组,而肺水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T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与TPN相比,食管癌术后应用EEN的反酸或呕吐、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对肝功能影响小,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王俊  李芝  甄福喜  张憬  骆金华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03-150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中营养管放置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单手术组5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营养管, 其中鼻肠管497例, 空肠造瘘16例。术后24 h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 并辅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治疗, 至全量EN后停PN支持。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放置营养管, 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营养代谢障碍。鼻肠管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空肠造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肠造瘘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P < 0.05)。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中有效放置鼻肠管及早期应用EN为食管癌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其主要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手术,但因单纯手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高,是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辅助治疗能否成为食管癌术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术后复发模式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其主要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手术,但因单纯手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高,是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辅助治疗能否成为食管癌术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术后复发模式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肿瘤之一,穿孔是食管癌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于食管癌穿孔的治疗,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上缺乏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应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平台系统,检索1996-2017年12月相关文献,筛选出27篇相关文献,并通过27篇文献对食管癌穿孔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可手术患者可延长生存,但同时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提高,而营养支持下同步放化疗也可明显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治疗后极易复发,预后不良,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降低食管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到如今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其放疗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放疗靶区剂量不足、对器官造成危害的剂量过高等缺陷,提高了放疗精确度。目前临床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放化疗结合等放疗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食管癌放疗技术及放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丁倩  何爽  宁妍妍  郝剑波  周晶 《癌症进展》2022,20(5):513-516
目的 探讨精细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术...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虽然近些年随着化疗、放疗和手术技术的进步,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有所改善,但是5年生存率仍很低。在欧美国家,多数食管癌患者为胃-食管交界部(GEJ)腺癌,故其靶向治疗研究都与胃癌一并进行,但是在我国食管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是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尼妥珠单抗是全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其在多个Ⅱ期研究中都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和耐受性,一些Ⅲ期研究正在开展。  相似文献   

18.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近79%的ESCC发生在亚洲国家。近年来,几项大规模研究应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确定了ESCC的体细胞突变图谱,并进一步解析常见的突变特征及与吸烟、饮酒、预后等相关的突变特征,识别潜在的驱动基因,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富集分析基于基因组数据的信号通路,为精准靶向治疗和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了解ESCC的分子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总结了近期在ESCC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研究中发现新的治疗靶标以及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局限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单纯手术切除的 5 年生存率仅 20%~25%。早期研究显示术后放疗降低区域复发率,但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近期大部分研究显示Ⅲ期或淋巴结阳性患者能从术后放疗中生存获益,且pT2-3N0M0期患者术后放疗可能获益。放疗靶区范围推荐以双侧锁骨上区、上纵隔、隆突下以及瘤床为主,大部分研究推荐下段病变应包括上腹部区域淋巴结。对局部晚期患者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可能带来更大获益。关于食管鳞癌术后放疗意义、靶区设计及联合化疗等问题需个体化考量,需更多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