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陈桂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0):1539-1540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管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已得到世界的公认.本文就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以探讨脑梗死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治疗同时给予帕罗西汀20mg抗抑郁治疗,持续4周。观察两组脑梗死后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及抑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4周抗抑郁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由(8.6±2.1)减少为(3.4±1.5),Barthel指数由(27.6±11.1)升高为(68.0±15.1),抑郁评分(HAMD)由(27.8±4.4)下降为(9.7±6.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梗死预后有一定影响,对抑郁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龑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2774-277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常规和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等。6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HAM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6周后HAMA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有改善,同时对干预后的两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早期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西丁晨起20 mg顿服,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7天及14...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首次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前瞻性分析202例患者首次脑梗死后6个月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卒中临床类型(OCSP分型)、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抑郁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首次脑梗死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18.8%。老年患者易出现抑郁障碍(P=0.024)。完全前循环脑梗死(TACI)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种临床亚型(P=0.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女性(P=0.048)、同时存在多种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卒中史)(P=0.018)、失语(P=0.005)及神经功能缺损或日常生活能力受累的严重程度(P=0.000)独立相关。未证实抑郁障碍与优势半球梗死或前后循环区域性梗死的相关性。结论抑郁障碍是首次脑梗死后一个重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或日常生活能力受累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能在卒中后抑郁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海燕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3):239-240,24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66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除脑梗死药物治疗外,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天、3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天、30天HAMD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7.27±5.35分、10.28±3.3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00±6.00分、13.43±4.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天、30天HAMD评分减分有效率分别为40.6%、71.9%,均高于对照组的17.6%、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两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为2.05±1.25分,低于对照组的3.03±1.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 年7 月~2011 年10 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评价2 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改善效果.结果:2 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肢体功能障碍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其中试验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路优泰治疗组及心理并路优泰治疗组,每组22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IHSS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他3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并路优泰组与心理治疗组及路优泰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路优泰治疗均对脑梗死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心理治疗联合路优泰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21-8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微出血阳性组和脑微出血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3.45%,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与脑微出血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2-GRE扫描,对CMB进行分区、计数、分级。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36例)与无CMB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结果 CMB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3,P=0.010;χ2=6.121,P=0.012)。两组患者血浆生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除了UA,Cr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66,95% CI:1.22~17.64,P=0.010)、腔隙性脑梗死(OR=4.321,95% CI:1.19~16.75,P=0.012)是CMB的危险因素。结论 CMB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其中高血压为CMB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与CMB可能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一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复方血栓通组治疗前后PLyA、PMA、PN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血栓通组头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N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疑难病杂志》2017,(5)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干预治疗对于肥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相关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脂肪素(ap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5月—2016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肥胖ACI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折麦布组(n=75)和对照组(n=75)。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vaspin和apelin)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依折麦布组chemerin和apelin水平均明显下降[(57.6±6.2)mg/L vs.(25.3±4.2)mg/L,t=37.35,P<0.01;(177.3±22.6)ng/ml vs.(92.3±16.1)ng/ml,t=26.53,P<0.01],vaspin水平明显上升[(6.4±0.8)ng/ml vs.(11.6±1.1)ng/ml,t=33.11,P<0.01];对照组chemerin明显下降[(59.0±5.6)mg/L vs.(43.3±4.3)mg/L,t=19.26,P<0.01],vaspin明显上升[(6.2±1.2)ng/ml vs.(7.4±0.7)ng/ml,t=7.481,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依折麦布组chemerin和ap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vaspin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运动评分、FMA平衡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升高(P<0.01),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依折麦布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肥胖ACI患者依折麦布干预后功能评分与△chemerin和△apelin呈负相关(r=-0.635、-0.652,P<0.05),与△vaspin呈正相关(r=0.606,P<0.05)。结论肥胖ACI患者及早应用依折麦布干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CI相关脂肪因子chemerin、vaspin和apelin的水平异常,加快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42~83(64.9±10.8)岁。行头颅CT、磁敏感成像(SWI)检查,依据脑微出血检出的结果分成阳性组(23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探讨脑微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SW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χ2=27.17,P<0.05)。阳性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高血压病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存在脑微出血的比例高,SWI检查是检测脑微出血的敏感方法,年龄大、高血压病与脑微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1):39-4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2月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为期一周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统计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将全部患者分为抵抗组(35例)和参照组(7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一周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1.82%(35/110)。抵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3.12mmol/L、2型糖尿病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6.1mmol/L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3.12mmol/L以及2型糖尿病是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3.12mmol/L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更为显著(P〈0.05);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彳中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6个月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