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忠强  韦雪菱 《广西医学》2010,32(5):625-626
目的调查糖尿病性牙周炎厌氧性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20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厌氧菌培养及体外药敏实验;培养采用厌氧手套箱法;药敏实验采用布氏肉汤稀释法。结果 200份标本培养出致病菌182份(91.0%),其中厌氧菌178份(97.8%)。428株以梭形杆菌属最多(31.1%),消化链球菌属与类杆菌属次之;在药敏实验中,以甲硝唑的敏感性最高(97.7%),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次之(90.2%,90.0%),青霉素敏感性最低(3.5%)。结论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应首选甲硝唑、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2.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牙周疾病几乎100%与厌氧菌感染有关[1]。研究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厌氧菌群的分布特点,对于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厌氧菌与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我们对45例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的厌氧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年4~6月口腔门诊诊断为牙周炎患者45例,年龄20~48岁,有牙周袋形成。1.2 材料:厌氧罐、厌氧气袋、厌氧菌生化反应鉴定试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培养基采用牛心脑血琼脂平板(BHIB)和普通血平板(BA)。1.3 标本…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通过运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测评早期以及晚期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老年人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牙周病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对前来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且无认知障碍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牙周病调查,筛查出早期慢性牙周炎及晚期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并填写OHIP-14量表.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受检老年人中有471例患有牙周病,其中,早期慢性牙周炎患者237例(占50.3%),晚期慢性牙周炎患者139例(占29.5%).早期慢性牙周炎患者的OHIP-14平均得分为(14.36±6.67),晚期慢性牙周炎的平均得分则为(15.65±7.12).通过在早期慢性牙周炎人群与晚期慢性牙周炎人群中比较,发现各条目经历负面影响的个体在“出现过明显疼痛”、“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对自己的饮食不满意”以及“变得容易对人发脾气”这4个条目在两类人群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晚期慢性牙周炎患者总体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低于早期慢性牙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口腔牙周炎患者厌氧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分布及奥硝唑疗效。方法选择56例牙周炎患者,在奥硝唑治疗前后作厌氧菌分离和鉴定,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和厌氧菌清除率。结果口腔厌氧菌感染主要以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及消化链球菌为主,采用奥硝唑治疗,细菌清除率可达80%以上。结论12I腔厌氧菌感染与口腔正常菌群一致,采用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慢性牙周炎相关菌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吴坚  陈月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39-3240
目的:通过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分析,为慢性牙周炎病因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通过涂片染色、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进行微生物学分析。结果:8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检测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多为厌氧菌感染且多数为厌氧菌和需养菌的混合感染,其中最多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intermedia,Pi)、福赛类杆菌(Bacteriodesforsythus,Bf)、核梭杆菌(ubacteriumnucleatum,Fn)、产黑色素普氏菌(Prevotellamelaninogenicus,Pm)。结论:临床诊断与治疗慢性牙周炎,应更多开展厌氧菌的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群分析对探索早期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厌氧菌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的不同方法与鉴定技术分离鉴定厌氧菌。结果65例患者共分离出厌氧菌280株,分10个属31个种,其中急性牙周炎24例102株,慢性牙周炎41例178株。结论65例急慢性牙周炎患者厌氧菌感染的优势群基本相似,只有个别菌属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舰员重症牙周炎牙龈血流量(GBF)、袋内厌氧菌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作用。方法 9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HBO组、HBO加洁治组[HBO+SCA(scaling)组]和双氧水组(HP组),在治疗前、后即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时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GBF、牙周袋厌氧菌培养、DTNB比色法测定GPx活性,记录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结果 3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时的GBF、袋内厌氧菌数和GP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组和HBO+SCA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各指标与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SCA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各指标与HBO组、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和HBO+SCA组治疗后1个月各指标与治疗后即时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O对舰员牙周炎有明显治疗作用,HBO加洁治更好,并维持1个月以上,其疗效与抑制致病性厌氧菌,增加GBF和GP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的构成及药敏结果。方法:厌氧菌的培养采用厌氧手套箱法,药敏试验采用布氏肉汤稀释法。结果:以消化球菌属居多,约占44.03%;消化链球菌属和丙酸杆菌属次之,分别为26.12%和12.69%。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甲硝唑,敏感率为92.16%;红霉素与氯霉素次之,敏感率分别为90.30%和88.06%。结论: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厌氧菌以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和丙酸杆菌属为主要致病菌。治疗应首选甲硝唑、红霉素和氯霉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茵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对药敏检测。结果:32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4.2%,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9%和40.6%。两组混合阳性占37.5。药敏检测以氯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最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48.0%(12/25),需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42.8%(12/28),厌氧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均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1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 II-IV级的患者2 106例.根据出院后是否按医嘱定期找相对固定的医生优化药物治疗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随访2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1)住院期间维持服用药物以利尿剂、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最多;(2)出院后维持使用心衰药物中,规范化治疗组的比例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3)出院后规范化治疗组预后均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 < 0.005).结论(1)云南省三甲医院心衰药物治疗使用率与其他地区相仿;(2)规范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厌氧菌的体外抗菌素敏感性,共检测90株厌氧菌对6种抗菌素的MIC值,结果显示:亚胺配能、头孢西丁、甲硝唑和替硝唑有很好的抗厌氧菌活性,氯林可霉素和妥苏沙星有中等水平的抗厌氧菌活性。厌氧菌的耐药率亚胺配能为33%,头孢西丁为55%,甲硝唑和替硝唑均为67%,氯林可霉素为334%,妥苏沙星为4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菌群总数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定量厌氧和需氧培养方法分别观测慢性牙周病患者和健康人的龈下菌斑菌群分布.结果慢性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厌氧菌总数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并以牙龈卟啉菌和黑色普氏菌为主,其次是伴放线菌和小韦荣氏菌.结论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的厌氧和需氧菌群数量明显升高,牙龈卟啉菌和黑色普氏菌与牙周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杨其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142+1144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贵港市人民医院142份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73株,阳性率为51.4%,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9.3%)、铜绿假单胞菌(17.8%)、肺炎克雷伯菌(9.6%)和肠球菌属(13.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是36.1%和28.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其次是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程度也较高。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替考拉宁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胆汁中病原菌种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多见,产ESBLs的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肠球菌耐药率较低。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我国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P.gingivalis 16S rRNA和5种五mA基因型的特异引物,用PCR法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的分布;记录取样牙六个位点(近颊、颊正中、远颊、近舌、舌正中、远舌)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结果16S rRNAPCR,P.gingivalis检出率为88.1%。大多数受检牙龈下菌斑只检测出一种fimA基因型(65.1%),ⅡfimA的总检出率最高为43.8%,其次为Ⅳ fimA,检出率为40.4%;ⅡfimA型和ⅣfimA型P.gingivalis在轻中度和重度牙周组的检出率均最高。结论ⅡfimA型和ⅣfimA型P.gingivalis是我国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优势菌株,表明Ⅱfima型和ⅣfimA型P.gingivalis与我国人群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和牙周袋深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46例正常人和90例不同牙周袋深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_2的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各类不同深度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_2值均比正常人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素E_2值随牙周袋深度加深而升高,尤其袋深超过6mm以上者前列腺素E_2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本试验证实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_2水平与牙周炎骨破坏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2015年4—6月就诊的28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牙科畏惧量表(DFS)对患者进行基线调查,随访患者自牙周初诊后20个月内的牙周治疗失访结果。分析SESS及其各维度得分与DF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的影响因素。结果 280例患者失访160例。SESS得分与定期口腔就诊的自我效能(SE-DC)、正确刷牙的自我效能(SE-B)、平衡饮食的自我效能(SE-DH)得分呈正相关,与DFS得分呈负相关(P<0.05)。DFS得分与SE-B得分呈负相关(P<0.001)。年龄大〔OR=1.042,95%CI(1.012,1.074),P=0.006〕、病情轻〔OR=4.893,95%CI(2.280,10.499),P<0.001〕、未接受过牙周手术治疗〔OR=11.334,95%CI(2.235,57.472),P=0.003〕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低〔OR=71.899,95%CI(23.926,216.062),P<0.001〕是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牙周治疗方式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是慢性牙周炎患者长期牙周治疗失访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年龄大、病情轻、未接受过牙周手术治疗、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较低患者的关注,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长期牙周健康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比较福赛斯坦纳菌(T.f)、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慢性牙周炎(CP)和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CHD+C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探讨其检出率与CP和CHD的关系.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CP 62例,CHD+CP 70例,收集位点龈下菌斑,提取DNA,用PCR法检测T.f、P.g分布.结果 两组中,T.f检出率分别是66.67%、71.43%、92.5%和85.71%、70.37%、80.95%;T.f在CP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2,P=0.003<0.05).P.g在两组中,在轻、中、重度CP检出率分别是22.23%、52.38%、35.00%和21.43%、55.56%、42.86%.在(CP+CHD组)中,T.f与P.g有相关性(r=-0.306,P=0.012<0.05).结论 Tf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艾滋病住院患者细菌血流感染的患病率、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年至2020年血培养分离出细菌的艾滋病患者资料,分析病原菌种类及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多重耐药的比例。  结果  艾滋病患者中 2015年至2020年间血流感染细菌检出率为4.48%。革兰阳性菌检出128株(59.3%),83株有耐药报告,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4%,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1.4%,未检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者,多重耐药率38.6%,39.7%的细菌对5类以上抗菌药耐药。革兰阴性菌检出88株(40.7%),70株有耐药报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1.6%,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多重耐药率14.4%,12.8%的细菌对5类以上抗菌药耐药。  结论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者,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率更高,治疗时可以选择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足分泌物中分离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50例患者共采集63份标本,其中56份标本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88.9%,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分别为34株(60.7%)、17株(30.4%)、5株(8.9%),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占前3位,以Wagner 2、3级患者为主(86.0%)。革兰氏阳性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高。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三、四代敏感性高,对替卡西林、头孢一、二代耐药性高。在治疗过程中局部所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性都有变化。结论:该组患者以浅部感染者为多,糖尿病足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占前3位,在治疗过程中要针对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难治性腹水中厌氧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难治性腹水中厌氧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方法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仪对59例肝硬化患者腹水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厌氧菌检出率为52.5%(31/59),其中4例专性厌氧,厌氧菌菌株以脆弱类杆菌为主(37.8%)。多数厌氧菌(81.1%)仍对甲硝唑最为敏感,β-内酰胺酶阳性菌采用伊米培能较理想。结论技术的改进是提高检出厌氧菌阳性率的关键;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与厌氧菌感染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