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住院过程中两组均予以腹膜透析常规护理,出院后试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出院第6周、第12周的躯体健康、肾脏负担、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后第6周、第12周时的腹膜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CAPD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延续护理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ESCA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后HPLP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BPHQLS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IPSS评分较出院时明显降低,Qmax较出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生活行为,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邓笠  郭佳  成琼  罗纪聪 《重庆医学》2021,50(4):714-716
目的 构建基于IKAP理论的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肾内科130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试验组(n=65),对照组按常规培训模式,试验组运用基于IKAP理论的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出院考核情况、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3个月并发症(腹膜炎、渗漏、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容量负荷)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时,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腹膜炎、渗漏、导管堵塞、容量负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IKAP理论运用于腹膜透析患者培训,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加强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实施延续护理,观察组55例在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KDT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而试验组给予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血糖变化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rGFR均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残肾Kt/V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残肾Kt/V无明显变化;试验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HbA1c、FPG、RI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有效、稳定地降低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延续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改善患者体能,促进术后康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患者仅在复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本组出院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本组出院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ECOG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ECOG评分低于本组出院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原发性肝癌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体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肾内科常规护理(透析护理、运动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精神状况、情感功能以及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出院3个月后,除对照组功能性自我效能感评分外,两组患者其他自我效能感评分均较出院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佳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7):98-100
目的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并且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秦诚成  张莉  王安素 《重庆医学》2017,(36):5090-5092,5097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除此之外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领域在出院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除环境领域、家庭摩擦得分之外,其余领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及运动耐量,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医护宣教平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出院患者430例,按信封法抽取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2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的医护宣教平台,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比较2组出院前、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改善等情况。 结果 干预3个月后和6个月后2组患者m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6个月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总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生存质量总分升高,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微信的医护宣教平台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中,有助于降低其mRS评分,改善肢体功能预后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法,而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时间3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和随访结束时采用Herth希望量表、QLQ-C30生命质量测评量表评估病人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情况,对比2组病人康复情况差异。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Herth希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2组病人Herth评分积极行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和希望总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随访结束时,QLQ-C30量表中,功能领域评分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领域(纳差、疼痛、便秘、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旭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9-1652
目的:研究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方法。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气促3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照组的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对于病人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阶段性行为改变状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对比2组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  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处于行为改变阶段的分别为44.4%和63.9%,且干预组处于行动维持阶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6个月,2组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5.928,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6MWT距离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均比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心衰对世界卫生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真正实现院外有效长期自我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联合护理对优化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好转出院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接受家庭联合护理。2组病人接受干预5个月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病人的疾病状况进行评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的病人抑郁、焦虑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总体健康评价、活力、情感原因引起的角色受限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机体疼痛和社会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稳定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联合护理虽然不能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绞痛再发风险,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缓解病人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邓琼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608-610,6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巴中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400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切口愈合状态、投诉与纠纷情况与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疑似切口疼痛或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投诉与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延伸性干预对抑郁症病人恢复社会功能和改善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抑郁症病人100例,按病人所在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2组在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于出院后3、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社区康复延伸性护理,定期随访,共1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应对方式评分.结果:2组病人入院及出院时的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出院时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出院后,2组病人HAMD评分均逐渐升高(P<0.01),但干预组病人的HAMD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病人除疼痛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7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入院时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康复延伸性干预有利于促进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面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精准护理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的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精准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体位依从率、药物依从率、用药正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满意度、视力、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的体位依从率、用药正确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的药物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2组入院及出院时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在出院15 d和30 d视力为(0.15, 0.40)、(0.18, 0.45),优于对照组的(0.10, 0.30)、(0.10, 0.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14 916.96±3 966.91)元、住院时间为(8.77±3.38)d, 少于对照组的(23 763.22±8 098.87)元和(15.20±4.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入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6),观察组在出院时、出院15 d及30 d为(34.97±3.43)分、(40.96±4.96)分、(46.25±5.23)分,优于对照组的(27.56±2.87)分、(30.41±4.51)分、(35.43±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精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55-15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方法将研究对象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于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前和患者出院前1周各评估1次,统计指标为总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除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4个维度明显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前者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身心需要,促进康复和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