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俊  李芝  甄福喜  张憬  骆金华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03-150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中营养管放置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单手术组5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营养管, 其中鼻肠管497例, 空肠造瘘16例。术后24 h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 并辅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治疗, 至全量EN后停PN支持。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放置营养管, 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营养代谢障碍。鼻肠管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空肠造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肠造瘘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P < 0.05)。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中有效放置鼻肠管及早期应用EN为食管癌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晓燕  鲁铭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10-15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 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 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  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 < 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  结论  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黄旭  杜铭  陈焕文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89-119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总结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73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手术方法和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包括胸腔镜下游离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消化道重建等重要步骤。  结果  73例患者术中均顺利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全组手术时间180~410 min,平均时间273 min,其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平均时间27 min。术中出血量50~450 mL,平均出血量120 mL。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胃肠功能不适5例,均顺利出院。  结论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ARROW中心静脉置管套件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两组, 一组为接受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而行空肠造口术的48例患者, 另一组为食管癌术后接受鼻饲管营养的40例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开始经口进食前营养指标的变化, 以及非计划拔除营养管比例。  结果  空肠造口组和鼻饲管营养组在食管癌手术前后, 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空肠造口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小于鼻饲管营养组。  结论  使用Arrow中心静脉置管套件行腹腔镜下空肠造口术是可行的, 具有简便、耐受性好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食管术后患者的营养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胸骨后径路胃造瘘进行术后营养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27例食管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胸骨后胃造瘘, 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  结果  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肠梗阻, 无一例因造瘘管出现皮下感染, 无一例出现造瘘管脱落。  结论  对于胸骨后径路食管重建患者而言, 术中进行胃造瘘解决术后营养问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腔镜术后不同营养途径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腔镜手术的310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管102例, 空肠造瘘98例, 术后早期进食110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 术后第4天血清白蛋白、体重; 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不适、造瘘口渗液感染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3组均无住院死亡。鼻十二指肠管组与空肠造瘘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早期进食组较这两组时间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急性胃扩张及胃排空障碍, 在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十二指肠管组在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部不适高于空肠造瘘组, 术后有11%的患者自行拔管。空肠造瘘组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造瘘口渗液, 其中有1例较严重者予拔除造瘘管, 有5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  结论  早期经口进食是食管癌腔镜术后较适宜的营养途径, 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 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促进加速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d、第21d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一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主要包括经鼻十二指肠营养 管和空肠造瘘管两种。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 例 我院2014 年 1 月至2016 年 10 月期间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 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 组术中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行X-ray 检查确认 营养管位置;B 组行空肠造瘘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 小时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结果  A 组患者术中均顺利置入十二指 肠营养管,平均置管时间为15 分钟,术后经X-ray 证实A 组营养管末端均位于合适位置。B 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造瘘 术,平均置管时间为20 分钟,两组患者对营养管的耐受程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 > 0.05)。结论  经 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中各有利弊。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肠内营养 的应用是安全、经济、可行的,尤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人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479-1483
食管癌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而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免疫力低下是术后感染、创伤及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术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术后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食管癌术后推荐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并发症少,简便、经济、安全。在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时可加用肠外营养,肠内与肠外营养的联合使用也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本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分别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 为胃癌患者术后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术后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患者各70例, 其中肠外营养组给予常规肠外静脉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组在术后第1~5天给予肠内营养剂, 观察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 及血液中IgA、IgG、IgM和CD4+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情况。   结果  肠内营养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优于肠外营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及肠外营养组术后第8天比较, IgA、IgG、IgM和CD4+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水平, 以及免疫相关指标,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鼻空肠管与空肠造瘘管置入术在全胃切除术患者中行肠内营养的效果。   方法  将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43例采用鼻空肠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治疗; B组:43例运用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  B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A组更短(P < 0.05);B组术后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A、B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空肠造瘘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 耐受性更好, 放置时间更长,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Patients undergoing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are at a high risk for malnutrition due to the effects of chemoradiation, dysphagia, and malignancy induced cachexia. Preparation for esophagectomy requires carefu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risk and adequate supplementation as indicated. Supplementation via the enteral route is preferred to the parenteral route but requires feeding tube placement. Endoscopically placed silicone stents have also shown promise as a means to alleviate malnutrition and avoid invasive feeding tubes. J. Surg. Oncol. 2009;100:82–87.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施行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TEME),42例施行胸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LME)。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ASA分级、术前TNM分期及术前合并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TEME组的腹部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级均较TLME组患者低(P < 0.05),住院总费用稍高于TLME组(P < 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腹部手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枚数及站数、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TEME组术后总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TEME组的微小并发症中肺炎、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发生率较TLME组低(P < 0.05),重大并发症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  结论  TEME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王学中  韩江红  刘志广 《中国肿瘤临床》2012,123(8):458-460, 46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 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与63例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者经行病例一对照分析。  结果  肺部疾病史、吸烟、肺功能损坏、手术时间、管状胃、术后并发症及术前心脏疾病这7个相关因素与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有显著关系, 其中管状胃为保护性因素(β < 0);对病例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肺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有基础肺疾病、插管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者, 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且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 < 0.05)。  结论  重视对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的防治可有效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中期(Ⅱ、Ⅲ期)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根治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胸、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Ⅱ、Ⅲ期食管癌410例资料(开放组193例、全腔镜组217例)。2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位置等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206±138)mL vs.(240±111)mL,t=2.726,P=0.007],清扫淋巴结多[(26.6±8.6)枚vs.(21.7±9.2)枚,t=-5.626,P < 0.001],胸腔手术时间短[(157±36)min vs.(166±31)min,t=-2.696,P= 0.007],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25.8%(56/217)vs. 35.2%(68/193),χ2=4.303,P=0.038]。全腔镜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 < 0.05),而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开放组(P < 0.05)。  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值得在Ⅱ、Ⅲ期食管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