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斑贴试验91例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文海泉,戴若玲,周英关键词斑贴试验;皮炎,接触性;湿疹湿疹,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给患者带来痛苦。本科从1992年5月开始使用南京医学院附一院提供的斑贴试验盒检查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以帮...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时所需浓度及稀释剂的初步探讨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郁辉,赵辨关键词化妆品;斑贴试验中图号R758.19应用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简称斑试),化妆品浓度是个重要问题。目前除了少数化妆品国内外有参考的浓度外,绝大部分尚不清楚。我何于199...  相似文献   

3.
斑贴试验(简称班试)可帮助皮肤科医生对接触性皮炎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进行诊断及防治。目前,国内外斑贴试验的方法有多种,我科参照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研制的标准筛选抗原,对20例接触性皮炎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有17例呈现一项或两项阳性反应,总阳性率85%,表明本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寻找接触性致敏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皮炎诊治中的作用及导致面部皮炎过敏原的特点。方法:采用瑞敏TM系列接触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139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39例面部皮炎患者中104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4.82%。其中对1项过敏原反应阳性者43例(41.35%),2项过敏原阳性者28例(26.92%),3项过敏原阳性者19例(18.27%),4项或4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4例(13.46%)。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是:重铬酸钾44例(31.65%),芳香混合物32例(23.02%),硫酸镍29例(20.86%),硫柳汞23例(16.55%),甲醛21例(15.11%)。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的几率较高,斑贴试验可以查出接触性过敏原,在面部皮炎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并找出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5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符合国际接触性皮炎检测(ICDRG)标准系列斑贴试验和过敏性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88.2%,阳性率居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对苯二胺(42.1%)、十二醇硫酸钠(23.7%)、秘鲁香脂和硼酸(16.4%)、卡巴混合物(15.8%)、硫酸镍和对叔丁基酚醛树脂以及三氯生(15.1%);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斑贴试验的阳性率男性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组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亚乙基二胺阳性检出率≥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568(1.081~6.099)和7.257(2.467~21.343)。结论 对苯二胺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最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彭书莉  王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898-898,912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寻找皮肤科常见疾病病因方面的应用。方法对门诊2008年4月-2009年10月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105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各组间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患者出现一项及以上阳性的87例,总阳性率82.86%;其中接触性皮炎阳性率27/33例(81.81%),过敏性皮炎阳性率18/25例(72%),湿疹阳性率18/24例(75%),面部复发性皮炎阳性率10/16例(62.5%),神经性皮炎阳性率2/4例(50%),脂溢性皮炎阳性率1/3例(33.33%);阳性率最高的物质为重铬酸钾为21/105(20%),其次为硫酸镍19/105(18.1%)、硫柳汞9/105(7.6%)。结论本研究证实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接触性过敏原起着重要的作用,斑贴试验是目前多种皮肤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23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免疫研究室提供的仿欧标准筛选抗原斑贴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235例对20种标准抗原中的17种出现了1种或1种以上抗原的阳性反应,阳性率为69.36%,其中以芳香混合物阳性率最高,占19.02%,其余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是硫酸镍、对苯二胺、氯化钴、重铬酸钾、硫柳汞、甲醛、松香等。结论:芳香混合物、硫酸镍、对苯二胺是该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慢性创伤患者常患治疗相关的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对1999—2004年间德国Essen医科大学皮肤科治疗过的慢性创伤患者的皮肤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总计105例慢性创伤患者接受斑贴试验。检测到其中68例对至少1种物质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有秘鲁香脂、布洛芬L-101、芳香混合物、羊毛蜡醇和松香。还有4例患者对创口敷料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当前慢性创伤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的致敏谱,也提示了一旦出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征象,注意伤口敷料成分及进行斑贴试验的重要性。慢性创伤患者的接触性变态…  相似文献   

9.
160例变应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和复发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有密切关系。斑贴试验(斑试)是检测接触性变应原最经典的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对确诊或疑为变应性皮肤病160例进行了斑贴试验检测,旨在探讨其致病因素及发病规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了解其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采用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每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300例患者中有167例至少对一种物质过敏,总阳性率为55.67%,阳性率较高的几种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104例(34.67%),甲醛42例(14.00%),重铬酸钾30例(10.00%)。结论东莞地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主要变应原为三种化学物质,调查结果有助于临床指导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忠军  周家杰  沈昊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53-1759
背景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其所引起的尿源性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率的逐年升高,术后不合理用药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率,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肾盂尿和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预防PCNL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实施PCNL的940例患者的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这三种标本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根据术中肾盂尿及结石标本的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敏感性最高的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收集2018年10-12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实施PCNL的100例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术中/术后是否使用针对肾盂尿和结石细菌培养敏感的抗生素,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使用中段尿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的敏感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试验组:术前使用中段尿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的敏感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术中/术后使用对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敏感的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PCNL后1周尿脓毒血症发生率。结果 940例患者中,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171例,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210例,结石培养阳性182例。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出的菌种多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中,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米诺环素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而在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在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中,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而在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的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均低于术前中段尿(P<0.01);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低于术前中段尿(P<0.01);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1周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26.0%(13/50),试验组为10.0%(5/50)。对照组术后1周尿脓毒血症的发生风险高于试验组〔相对危险度(RR)=2.600,95%CI(1.002,6.750),P<0.05〕。结论 使用对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能够降低PCNL后尿脓毒血症发生率。在PCNL中,应常规进行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骆名进  宋海东  刘健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219-2222
背景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如果能越早被发现和干预,其预后效果就越好。国内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能提供孤独症早期筛查服务,在社区开展家长自评式孤独症早期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弥补手段。目的 对社区进行家长自评式孤独症早期筛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在社区开展的孤独症早期筛查模式。方法 2016年7-10月运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杭州市西湖区3个街道(乡镇)和余杭区4个街道(乡镇)共计5 306名12~36个月儿童作为早期筛查对象,采集其基本信息和家长孤独症知识知晓信息,并采用婴幼儿沟通及象征性行为发展量表(CSBS DP)(12~18个月)和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18~36个月)进行筛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 105份,有效回收率为96.21%。12~18个月儿童孤独症相关发育障碍早期筛查阳性率为12.49%(169/1 353);男童CSBS DP评分低于女童,足月分娩的儿童高于未足月分娩的儿童,家长对孤独症比较了解与听说过的儿童高于家长不知道的儿童(P<0.05);CSBS DP评分与儿童月龄呈负相关(r=-0.360,P<0.001)。>18~36个月儿童孤独症相关发育障碍筛查阳性率为5.76%(216/3 752);M-CHAT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0.042,P=0.012),与家长孤独症知识得分呈负相关(r=-0.081,P=0.003)。结论 12~36个月儿童孤独症相关发育障碍筛查阳性率为7.54%,而家长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其筛查评分有影响。因此,在社区开展家长自评式孤独症早期筛查意义重大,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高原病,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广泛,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虽然国内有对HAPE患者应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相关研究,但报道的病例不多,对其监测的心脏指标有限,且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HAPE患者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流量、心脏前后负荷监测指标的研究。目的 探讨HAPE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HAPE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青海省交通医院急救中心2016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HAPE患者22例为HAPE组,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HAPE组治疗前、治愈后及对照组进行pH值、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Lac)、心率(HR)、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总外周血管阻力(TPR)、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PRI)、每分输出量绝对值(△CO)、每搏输出量绝对值(△SV)、下腔静脉宽度、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检测,同时对HAPE组治疗前及治愈后行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监测。结果 HAPE组治疗前pH值、Lac高于对照组,SaO2、PaCO2低于对照组(P<0.05)。HAPE组治疗前HR、TPR、TPRI、下腔静脉宽度大于对照组,CO、CI、SV、△CO、△SV、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小于对照组(P<0.05)。HAPE组治愈后HR、CO、CI、SV、TPR、TPRI、△CO、△SV、下腔静脉宽度、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PE组治愈后HR、TPR、TPRI、下腔静脉宽度、CVP、Pcv-aCO2小于治疗前,CO、CI、SV、△CO、△SV、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ScvO2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HAPE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定量雾化器改良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简称改良激发试验)在不同年龄段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因临床疑诊哮喘而行改良激发试验的患者1 094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年龄段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5~17岁为少年组(n=148)、18~59岁为中青年组(n=835)、≥60岁为老年组(n=111)。患者均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及改良激发试验,比较不同年龄组改良激发试验阳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改良激发试验阳性率为16.2%(164/1 094),其中少年组、中青年组、老年组改良激发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5.8%(53/148)、11.1%(93/835)和12.6%(18/111),3组改良激发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01,P<0.01)。其中中青年组、老年组改良激发试验阳性率低于少年组(P<0.01)。3组患者行改良激发试验后,均未出现哮喘大发作等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咳嗽、胸闷、气紧、喘息、气促、咽痒等。3组胸闷、气紧、喘息、气促、咽痒、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激发试验适合不同年龄段哮喘患者的诊断,尤其适用于儿童。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also called des-gamma-carboxy prothro mbin(DCP),is a sensitive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n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sensitive kits were available(1998).PIVKAⅡis not usedin clinicaldiagnosis in China so far.The aimof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IVKAⅡin Chinesepatients with HCC. Methods Seru mPIVKAⅡandα-fetoprotein(AFP)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60 patients with HCCand 30patients with cirrhosis not carrying HCC. Results The mean serumconcentration of PIVKAⅡin HCCpatients(784.3±1364.1,x±s)was higherthan thatin cirrhosis patients(16.1±31.7);this difference was highly significant(P<0.0001).When thecutofflevelof 40 mAU/ml was used as the level of discriminating HCCfromcirrhosis,51.7%of patients(31/60)with HCChad PIVKAⅡvalues above this level(sensitivity).Only 4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hadsuch high PIVKAⅡlevels.Thus,the specificity of this test was 86.7%(26/30).Total accuracy was62.2%[(31+26)/(60+30)].Seven of 19 small HCCs(36.84%)had PIVKAⅡvalues above the cutofflevel.Concentrations of AFPabove 20 ng/ml were observed in 34 of60 patients with HCC(56.7%)and in11 patients with cirrhosis(36.7%).Eleven of 26 patients with HCC(46.2%)withoutincreased AFPhadconcentrations of PIVKAⅡgreater than 40 mAU/ml.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rumlevels of AFPand PIVKAⅡthat were measured in 60 HCCpatients(rs=0.101,P=0.247).Combiningthe information fromPIVKAⅡand AFPshowed an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21.6%over AFPand 26.7%over PIVKAⅡalone.For small HCCpatients,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PIVKAⅡand AFPshowed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15.8%over AFPalone and 21.1%over PIVKAⅡalone. Conclusion PIVKAⅡis a useful early diagnostic marker for HCCand may be more sensitive whencombined with AFPin Chin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喜杨  王鸿懿  杨帆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4):1776-1779
背景 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才能实施,不能应用于基层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寻找简易MAU的测定方法,有助于基层评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并可能为相关的流行病学调研提供方法。半定量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MAU检测方法,已被推荐用于基层的疗效监测、患者家庭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本研究以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尿ACR作为金标准,评估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准确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未服降压药18~85岁高血压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以免疫比浊法测定的ACR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以半定量试纸法测定的ACR结果 30~300 mg/g(标准一)、50~300 mg/g(标准二)、80~300 mg/g(标准三)、100~300 mg/g(标准四)、150~300mg/g(标准五)作为MAU的阳性诊断标准,计算不同阳性诊断标准下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结果 与半定量试纸法ACR 30~300 mg/g、50~300 mg/g、80~300 mg/g以及150~300 mg/g的切点相比,ACR 100~300 mg/g的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最优,分别为6.83%及1.25。同时,半定量试纸法ACR 150~300 mg/g的特异度(75.61%)最高,误诊率(24.39%)最低。结论 半定量试纸法检测的ACR 100~300 mg/g可作为MAU的半定量阳性诊断标准,是一种可用于基层筛查MAU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认知功能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发生轻度认知障碍(MCI),甚至痴呆。通过合理化老年综合评估(CGA),筛查MCI,多维度分析病情,利于及时治疗、减缓疾病进展,减少痴呆。目的 探讨合理化CGA筛查MCI情况,并多维度分析病情。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年龄>60岁患者225例,根据是否符合《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MCI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65例、MCI组108例(另52例不排除痴呆可能,未纳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量、饮酒量。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相关量表评估,评估工具包含老年抑郁量表(GDS)、老年焦虑量表(GAI)、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定量表(ADL)〔包含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衰弱筛查量表(FRAIL)、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析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与基本资料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老年综合相关量表得分。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量、饮酒量与认知功能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MCI组MNA得分、BBS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ADL、IADL、FRAIL得分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 60岁上老年患者应进行合理化CGA,筛查MCI者,并多维度分析病情,识别可逆因素,减少可逆因素,帮助MCI转化为正常认知功能,减少痴呆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焦虑抑郁在冠心病(CAD)患者中高发,常迁延不愈,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漏诊率较高。目的 分析CA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提供帮助。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3年3—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明确诊断的CAD患者131例。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及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症状10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独立填写问卷。结果 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120例患者中共39例(32.5%)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其中38例(31.7%)患者伴焦虑,7例(5.8%)患者伴抑郁,6例(5.0%)患者同时伴焦虑抑郁。躯体化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痛”“头晕或晕倒”“胸痛”“呼吸有困难”“身体发麻或刺痛”“喉咙有梗塞感”“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感到手或脚发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强迫症状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难以做出决定”“脑子变空了”“不能集中注意”“必须反复洗手、点数”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旁人责备求全”“感到比不上他人”“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抑郁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对异性的兴趣减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容易哭泣”“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孤独”“感到苦闷”“过分担忧”“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焦虑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神经过敏”“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心跳得很厉害”“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恐怖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偏执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精神病性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过错而受到惩罚”“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其他症状维度中,CAD伴焦虑抑郁患者“胃口不好”“难以入睡”“想到死亡的事”“醒得太早”“睡得不稳不深”阳性率高于CAD不伴焦虑抑郁患者(P<0.05)。结论 CA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比例较高,躯体化症状更为明显,同时CAD伴焦虑抑郁患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症状、精神病性症状十分明显,且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因此,对于存在相关症状的CAD患者,应当加强对其焦虑抑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43例EH伴IS患者,57例单纯性EH患者和49例体检健康者.测定SUA水平及baPWV,对高血压患者的SUA与baPW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单纯性EH及EH合并I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SUA、baPWV的平均值均高于健康人群;EH合并IS患者的SUA、baPWV的平均值均高于单纯性EH患者;(2)在校正了年龄、SBP、DBP、PP、TG后进行偏相关分析,SUA与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UA、PP是baPWV的影响因素.结论 EH患者SUA水平与baPWV相关,可作为baPWV的独立预测因子,SUA可能是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膜性肾病(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增殖诱导配体(APRIL)已被证实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但其是否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发病,目前不得而知。目的 检测IMN患者血清APRIL水平,探讨APRIL水平与IMN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108例IMN患者肾穿刺当日的10 ml全血,同时收集同时间段本院体检中心20例体检健康者10 ml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PRIL水平。根据IMN患者血清APRIL表达中位数,将其分为APRIL低水平表达组(n=54)与APRIL高水平表达组(n=54)。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尿蛋白转归情况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APRIL水平。结果 IMN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为(14.3±4.1)μg/L,高于健康者的(7.7±4.8)μg/L(t=6.383,P<0.001)。APRIL高水平表达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水平均高于APRIL低水平表达组(P<0.05)。APRIL高水平表达组免疫球蛋白G(IgG)染色强度高于APRIL低水平表达组(P<0.05)。共54例患者参与随访,随访6个月后,有效组29例,无效组25例。有效组血清APRIL水平为15.7(13.0,17.9)μg/L,无效组血清APRIL水平为14.4(11.5,16.5)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0,P=0.327)。结论 血清APRIL水平与IMN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与IgG的肾脏沉积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参与IMN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