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部分肛提肌重建盆底的改良ELAPE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不能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常规清扫和分离,至肿瘤平面时根据肿瘤位于直肠的部位,分离健侧直肠系膜与肛提肌;完成腹部操作后,改折刀位行会阴部操作,切除患侧肛提肌,并保留部分健侧肛提肌行重建盆底的改良ELAPE手术。结果 共15例患者行保留部分肛提肌重建盆底的改良ELAPE手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9-76)岁,肿瘤距肛门距离平均(2.5±1.02)cm,平均手术时间(302±35.7)min,平均出血(100±46.3)ml;术后病理I-II期5(33.3%)例,III期10(66.7%)例。平均淋巴结清扫(14±3.0)枚,环周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12.3±3.2)天,出现尿潴留1例。中位随访时间16(13~21)月,1例出现肝脏转移,其余均无局部及远处复发转移征象;均无盆底疝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部分肛提肌重建盆底的改良ELAPE手术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部分肛提肌重建盆底的改良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ELAPE)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不能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常规清扫和分离,至肿瘤平面时根据肿瘤位于直肠的部位,分离健侧直肠系膜与肛提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的提出旨在改善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预后,但其应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总结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低位直肠癌"为关键词,检索2006-01-2015-12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ELAPE的疗效分析;(2)ELAPE术后并发症的处理;(3)ELAPE的适用范围;(4)ELAPE体位的选择.排除标准:(1)综述和会议汇编等相关文献;(2)实验设计不严谨.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分析53篇,其中英文文献45篇,中文文献8篇.结果手术是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案,ELAPE作为治疗低位直肠癌新的术式,目前其手术体位,术后盆底重建,手术疗效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亟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结论ELAPE尚不能取代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excision,APE)而成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ELAPE术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3D打印个体化模具辅助插植,降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难度。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30例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15例3D打印组(试验组)和15例通用施源器组(对照组)。评估两组治疗情况、靶区适形指数(coformity index,CI)、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area,HR-CTV)90%体积的最低吸收剂量(D90)、危及器官(organs-at-risk,OARs)受量及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  试验组无子宫穿孔,对照组子宫穿孔率为8.97%(7/78)。试验组的CI为0.81±0.01,与对照组的0.61±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HR-CTV D90及膀胱的分次/总外照射等效剂量(equivalent dose in 2 Gy per fraction,EQD2)分别为6.65±0.06/91.84±1.35及3.75±0.07/71.02±1.39,与对照组的6.17±0.06/88.59±0.11及4.09±0.07/74.81±1.5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试验组直肠及乙状结肠的受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93.33%(14/15),与对照组的86.67%(13/1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具在辅助宫颈癌近距离插植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利于组织间插植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芥菜籽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昆明品系小鼠随机分为AOM模型组、AOM+5%MS、AOM+10%MS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小鼠肿瘤发生率; 检测小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无肿瘤发生。AOM模型组、5%MS和10%MS干预组三组间肿瘤发生率有差异(χ2=6.607, P=0.048);AOM模型组小鼠平均肿瘤数为(2.20±1.21)个, 而5%MS和10%MS干预组小鼠平均肿瘤数分别为(1.07±1.10)个和(0.67±0.89)个,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小鼠血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 AOM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MS干预组与AOM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P < 0.05);其中10%MS干预组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最明显, 与5%MS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 AOM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MS干预组与AOM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P < 0.05);其中10%MS干预组降低小鼠血清MDA的效果最明显, 与5%MS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芥菜籽能明显降低AOM诱导的小鼠大肠癌发生率并减少小鼠的平均肿瘤数, 且随芥菜籽浓度的增加, 其预防作用增强。芥菜籽能明显增强体内抗氧化的能力, 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 其预防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通过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预防基因突变和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头部肿瘤放疗患者制作3D打印个性化放疗头枕,通过与标准化放疗头枕对比,评价该技术对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分为3D打印头枕组和标准化放疗头枕组各20例,每周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采集患者靶区区域和颈椎区域以及C1~C7单个颈椎在升降、进出以及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D打印头枕组靶区区域摆位误差值为升降方向(0.87±0.78)mm,进出方向(1.09±0.86)mm,左右方向(0.88±1.18)mm;标准化头枕组为升降方向(1.01±0.83)mm,进出方向(1.27±0.92)mm,左右方向(1.08±0.89)mm。3D打印头枕组颈椎整体摆位误差值为升降方向(0.65±0.64)mm,进出方向(0.40±0.49)mm,左右方向(0.90±0.74)mm;标准化头枕组为升降方向(1.08±0.96)mm,进出方向(0.80±0.80)mm,左右方向(1.62±1.51)mm。3D打印头枕组与标准化头枕组比较,靶区整体的摆位误差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椎整体以及每个椎体单独的摆位误差在不同方向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结论  3D打印个性化放疗头枕提高了鼻咽癌放疗尤其是在颈部放疗的摆位精度,提升了患者的放疗舒适度,符合精准放疗的临床要求,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li1和PDGF-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 blot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li1和PDGF-D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li1和PDGF-D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74.07%), 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67%、33.33%)相比显著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检测Gli1和PDGF-D在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1±0.238和0.817±0.288, 与正常组织0.196±0.041和0.236±0.060相比, 两者表达也显著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Gli1和PDGF-D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 PDGF-D还与肿瘤分期有关(P < 0.05);两者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侵袭深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 > 0.05);Gli1和PDGF-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Gli1和PDGF-D在结直肠癌中异常高表达, 可能共同参与并促进结直肠癌的恶性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影响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结果  314例病例5年生存率为88.0%, 复发率为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时间不良因素(P <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 < 3组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单因素分析示SCCAg、FIGO分期、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宫旁组织浸润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治疗前SCCAg > 3 ng/mL(P < 0.001, OR=4.966)、深肌层浸润(P=0.001, OR=5.503)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  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治疗前SCCAg > 3 ng/mL、深肌层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洁  朱宏丽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3):849-852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8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平均年龄为(83.5±3.4)岁,所有患者至少合并2个以上其他基础性疾病。DS分期Ⅲ期为8例、ISS分期Ⅲ期7例。共10例患者接受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无效进展3例,CR 1例,PR 3例,MR 4例。中位生存28(2~9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4.5%、36.3%。因疾病进展导致死亡的6例,疾病稳定期因肺炎死亡3例、AMI死亡2例。  结论  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分期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较常见且是主要死亡原因。经过个体化治疗及有效的支持治疗,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尤其是Ⅰ~Ⅱ期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生存期可接近5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华南地区黑色素瘤的癌基因突变谱, 为黑色素瘤分子靶向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3月至2009年4月黑色素瘤病理组织蜡块86例, 其中肢端黑色素瘤28例、黏膜黑色素瘤28例、非慢性阳光损伤型黑色素瘤30例, 采用Sequenom平台(OncoCarta Panel v1.0和MassARRAY体系)研究黑色素瘤癌基因的突变谱。  结果  有38.4%(33/86)的黑色素瘤病灶可见基因突变, 突变的基因包括BRAF (16.3%)、NRAS (10.5%)、KIT (5.8%)、EGFR (4.7%)、HRAS (2.3%)、KRAS (2.3%)、MET (2.3%)和PIK3CA (1.2%)。其中BRAF突变型患者与野生型相比发病年龄早[(45.7±15.3)岁vs.(55.9±12.7)岁, P=0.01], NRAS突变型患者与野生型相比溃疡表现率高(88.9% vs.48.1%, P=0.049)。  结论  本研究是对华南地区黑色素瘤癌基因突变谱的综合分析, 有利于进一步指导华南地区黑色素瘤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人卵巢癌组织中PGRMC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PGRMC1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不同病变卵巢组织蜡块中PGRMC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以TBP(TATA box binding protein)为内源性对照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10例正常新鲜卵巢组织和30例新鲜卵巢癌组织中PGRMC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采用免疫染色强度加着色面积的积分标准判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正常卵巢(0.20±0.71)及卵巢良性肿瘤组(0.75±1.12)相比,卵巢交界性肿瘤中PGRMC1蛋白表达(3.60±1.14)和卵巢癌(7.30±2.12)显著增高(P < 0.01)。实时定量PCR方法证实卵巢癌组PGRMC1 mRNA表达(3.526±1.386)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病变组(0.936±0.725)(P < 0.01),是良性卵巢病变组织表达的3.51倍。PGRMC1蛋白阳性表达的卵巢组织中,正常卵巢组MVD为(18.6±6.7)条;良性卵巢病变组MVD为(20.9±7.9)条;交界性卵巢肿瘤组MVD为(22.4±4.7)条;卵巢癌组MVD为(28.4±8.1)条,卵巢癌组与正常卵巢组、良性卵巢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PGRMC1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生成过程中, Wnt家族成员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  收集自发乳腺癌小鼠42只, 记录其详细资料。采用基因芯片筛选正常TA2小鼠乳腺组织和自发乳腺癌TA2小鼠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随后用Real-time PCR进行验证, 并检测TA2小鼠乳腺癌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TA2自发乳腺癌小鼠平均见瘤年龄为(336.706±85.05)d, 平均分娩次数为(3.767±1.79)次。分娩次数最多者为7次, 其平均见瘤年龄只有251.5 d。TA2小鼠基因芯片结果发现Wnt家族成员中, Wnt1、Wnt10b、Wnt5a、Wnt5b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差异。Real time PCR的结果证实了以上结果, 并发现Wnt1、Wnt10b、Wnt5a在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而Wnt5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  结论  Wnt1、Wnt5a、Wmt10b在TA2小鼠乳腺癌生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而Wnt5b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小鼠乳腺癌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PURPL(p53 upregulated regulator of p53 levels)在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开放医学数据库lncRNASNP2、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检索PURPL在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包括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0例、EOC组织6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不同卵巢组织中的PURPL表达情况,分析EOC组织中PURPL表达与EO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PURPL表达对EOC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  数据库检索显示,EOC组织中PURPL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URPL表达升高与EOC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缩短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晚期EOC组织中的PURPL表达为0.530±0.004,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0.029±0.001、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0.135±0.001和早期EOC组织的0.488±0.006的表达(P<0.0001)。临床分期越晚(χ2=10.785,P=0.001)、有淋巴结转移(χ2=4.481,P=0.034)的EOC组织中的PURPL高表达。PURPL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的EOC患者的OS和RFS,明显短于PURPL表达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P<0.05)。  结论  PURPL高表达提示EOC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EOC预后监测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式的可行性,以及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行TME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血管52例(低位结扎组,观察组),不保留左结肠血管51例(高位结扎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等。   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病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88.2±9.0)min vs.(185.6±13.3)min,(53.9±4.1)mL vs.(54.4±4.1)mL,(18.5±1.8)枚vs.(19.4±2.1)枚],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21.2±2.0)h vs.(25.2±3.2)h,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2周膀胱残余尿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34.8±8.4)mL vs.(45.5±15.6)mL,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位结扎术,不会减少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不影响吻合口的血供,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而且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包括253组淋巴结数量)不少于高位结扎组,可以减少由于盆腔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的情况,并且可以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RIZ1基因mRNA及蛋白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方法  以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 Real-time PCR法检测RIZ1基因mRNA表达情况; 55例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67)。RIZ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1%(16/55), 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6.4%(42/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不仅在mRNA转录水平, 而且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RIZ1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RIZ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RIZI可能是食管鳞癌的潜在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OXD3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并研究HOXD3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7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HOXD3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OXD3在顺铂或阿霉素耐药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OXD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的干细胞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HOXD3在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OXD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35和MCF-7的HOX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均P < 0.05)。顺铂或阿霉素耐药的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35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82±0.05)μmol/L和(19.69±0.47)μmol/L,或(32.26±0.23)mmol/L和(26.08±0.55)mmol/L,均高于对应原始细胞系(均P < 0.05);耐药倍数分别为2.47和3.10倍,或1.86和2.08倍。HOXD3过表达MDA-MB-231、MDA-MB-435的肿瘤球体数目、干细胞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 < 0.05)。  结论  HOXD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干性的维持及化疗耐药性的发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制定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Ⅱ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 Ⅱ,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及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组(P组),每组各30例。G组常规麻醉诱导,P组麻醉诱导后超声下行PECSⅡ阻滞,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分析患者转入术后加强病房(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和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  结果  60例患者中57例完成本研究。P组患者T1的Cor浓度(24.50±2.72)μg/dL低于G组(29.88±2.29)μg/dL,P组患者T1、T2的IL-6、IL-10及TNF-α显著低于G组(P < 0.05)。P组患者在转入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G组(P < 0.05)。  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