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 月手术治疗0~ⅢA 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 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乳房重建)组(n=42)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改良根治)组(n=182),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患肢及肩关节活动、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房重建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乳房重建组患者重建乳房外形美学评价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随访期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可以达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的疗效,且其重建乳房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G)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的肿瘤学风险一直存在着争论。本研究比较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在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肿块大小和Her-2/neu的表达状态5个变量对42例接受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和84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按1:2比例进行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保留NAC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4个月。保留NAC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2.44%,传统改良根治组3.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保留NAC组5年远处转移率为5.64%,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保留NAC组和传统改良根治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可以增强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式对乳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2乳腺癌手术患者(其中改良根治术113例数,简称改良根治组;保留乳房手术患者39名,简称保乳组)和47例乳腺良性疾病组患者(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术后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估乳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术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之间性功能障碍率差异显著(P〈0.01),改良根治组性欲低下率、性厌恶率、性唤起障碍率、性高潮障碍程度、性交疼痛程度显著高于保乳组及对照组(P〈0.01),保乳术组性欲低下、性厌恶、性交痛、性唤起障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性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与保乳术相比,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女性乳腺癌保留胸大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上蒂横行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Ⅰ期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再造7例,其中1例同时行乳头乳晕再造、1例行Ⅱ期乳头乳晕再造。结果:6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肤血运欠佳,经二次处理后痊愈。再造乳房术后外观评价:良6例,差1例。结论:此术式既达到了乳腺癌根治的目的又得到了乳房重建的效果,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Wang SY  Lu Z  Cheng XD  Zhang RX  Zhang ZX  Tian HG  Han FS  Deng J 《癌症》2004,23(1):56-59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皮肤以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0例早期乳腺癌,术后随访24~4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良好,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皮肤无明显萎缩、变硬,半年后乳头感觉恢复,供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外形效果良好,对早期乳腺癌要求保持乳房外形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本研究例数较少,该技术的疗效有必要行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横切口和纵切口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优缺点,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最佳切口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Halsted-Meyer纵梭形切口和Stewart横梭形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4例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Ⅰ期愈合率:横切口86.7%(64/74),纵切口70.9%(64/90)(P〈0.05);皮瓣坏死率:横切口13.5%(10/74)纵切口28.9%(26/90)(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横切口97.3%(72/74),纵切口80.0%(72/90)(P〈0.05)。结论:横梭形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清扫满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皮瓣坏死率低,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可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首选切口。  相似文献   

7.
手术为早、中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乳腺癌行乳房切除后所致的胸壁畸形,给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康复后患者的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由于临床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多不需进行全胸壁放射治疗,故乳房重建在选择性Ⅰ、Ⅱ期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确诊住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76例,其中保乳手术组138例,改良根治术组138例。采用患者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采用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及生命质量测量表(FA CT-B)对2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FA CT-B中的测定结果均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3,P=0.04);保乳手术组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保乳手术能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早期乳腺癌极少侵犯皮肤、乳头的特点,保留乳头行皮下切除 腋窝淋巴清扫,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结果对1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1例出现乳头坏死。术后随访10~41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曲马多超前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9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例。A组: 在手术切皮前10 min和缝皮前10 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B组: 切皮前10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C组: 手术全程不给予曲马多。观察术后0.5、1、2、4、8、12、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A组术后12 h以内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组术后2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并且在手术开始和结束前联合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剂量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半定量分析在乳腺断层双时相显像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109例乳房肿块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者为临床研究对象, 使用自制乳腺显像装置进行早期和延迟图像采集, 图像行半定量分析(SQA), 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结果  正常对照组、良性病变组、乳腺癌组的早期相T/NT比值分别为1.09±0.18、1.77±1.36、3.98±3.11, 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对照组的早期相与延迟相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0.18)vs.(1.08±0.19), P > 0.05];良性病变组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1.36)vs.(1.28±0.83), P < 0.05];乳腺癌组下降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8±3.11)vs.(3.04±2.46), P > 0.05]。半定量分析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7.67%(42/43), 特异性为81.82%(54/66), 准确性为88.07%(96/109), 阳性预测值为77.78%(42/54), 阴性预测值为98.18%(54/55)。   结论  低剂量99mTc-MIBI乳腺断层双时相显像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方式治疗副乳癌的相关注意事项及预后。   方法   收集从2003年9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副乳腺癌患者23例,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术前检查、术后治疗及预后。   结果   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手术方式的10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相关检查,证实双乳未见恶性病灶。术后3例行放疗,接受放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随访至2013年10月,2例出现骨转移。13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中1例出现肺转移。   结论   副乳腺癌确诊时,如双侧乳腺未及异常,可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治疗副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应注意放射性皮炎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outcom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hom underwent wide local excision, mastectomy alone and mastectomy with breast reconstruction. A total of 577 patients had different types of operations for primary breast cancer (254 (44%) had wide local excision, 202 (35%) had simple mastectomy and 121 (21%) had breast reconstruction). Psychosocial morbidity and satisfaction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using self-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The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groups were cross-matched into four different age group.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the three procedures regarding satisfaction and psychosocial morbidity (anxiety, depression, body image, sexuality and self-esteem) in favour of wide local excision followed by breast reconstruction. Greatest morbidity was seen in the mastectomy group.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cosmetic outcome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was greater with wide local excision than with breast reconstruction or mastectomy. However, since wide local excision is indicated in only a group of patients, breast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an option available to patients requiring mastectom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实施乳腺预防性切除及I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3例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的携带BRCA1/2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其中2例携带BRCA1突变、1例携带BRCA2突变,均有乳腺癌家族史,年龄为34~36岁,实施预防性保留乳头-乳晕的双侧乳腺切除和Ⅰ期假体重建术。结果:3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均无乳腺癌发生,对重建乳房外形满意,且焦虑和恐惧情绪显著下降,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对携带BRCA1/2突变且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中国健康女性,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可慎重开展乳腺预防性切除及Ⅰ期重建术。  相似文献   

15.
Cosmetic and psychologic morbidity was evaluated by patients self-assessment in 4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BCT) and 4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astectomy with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MIBR). Although sexual adjustment and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ody image was rated 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BCT group. Additionally, in the MIBR group, nine patients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abdominal or back scars and 15 related abdominal or back pain. Eighty-three percent of the BCT group indicated BCT as a future choice of treatment, whereas only 38% of the MIBR group indicated MIBR as a future choice of treatment. Therefore, body imag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thought to have been improved by BCT, but psychologic morbidity was the same in both groups. © 1993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6.
陈戈  谢春伟  穆大力  栾杰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6):1049-1051
目的: 研究乳腺癌切除即刻乳房再造术中选择假体的方法,探讨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适应证。 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肿瘤科的乳腺癌切除术患者121例,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2例、单纯乳腺切除术89例。乳腺切除后根据阿基米德法计算缺失乳房体积,并测量切除组织直径,以切除组织的体积和直径为依据选择乳房假体,并置入胸大肌及前锯肌后间隙。 结果: 术后随访6~72个月,术后无假体外露、皮瓣坏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血清肿4例。对患者行手术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术效果非常满意89.3%(108/121)、满意9.0%(11/121)、不满意1.7%(2/121)。 结论: 在乳腺癌切除术同时采用乳房假体行即刻乳房再造可避免供区损伤,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再造方法。采用阿基米德法对缺失乳房组织量进行计算并测量切除组织的直径,可相对准确地得到假体的参数,避免选择假体的盲目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乳房再造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共完成了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即刻乳房再造手术,其中10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即刻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12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8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腺全切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5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腺全切背阔肌肌皮瓣结合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1例。结果全组手术切缘病理均达到阴性,皮瓣全部成活,无假体相关并发症,亦无腹壁疝发生。再造乳房形态满意,肌皮瓣再造乳房可以安全地耐受术后放疗,随访1~40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即刻乳房再造手术从根本上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中,肌皮瓣乳房再造还可以为足够的切除范围提供安全保障,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补测在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门诊随访及住院患者中补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包括原发癌病灶及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由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进行,根据检测报告,原发病灶阴性而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阳性者补加内分泌治疗。   结果   56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阳性8例(14.3%),PR阳性2例(3.6 %),ER和PR均阳性3例(5.4%),共13例(23.3%)因补查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变阳性而在随访中加用内分泌治疗。肿瘤原发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阴性43例(76.7%),即肿瘤原发癌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为阴性表达的总符合率为76.7%,不一致率为23.3%。   结论   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与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表达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对原发癌病灶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应检查其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受体的表达,可能筛查出原发病灶受体阴性而复发转移病灶受体阳性患者,及时加用内分泌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疗效,亦可解释部分激素受体阴性而内分泌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