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由于其收治病人的特殊性,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而院内感染不仅会引起病情恶化,延长病人住院时间,还会造成医疗费用的巨大浪费,甚至直接影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控制和预防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普外科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期间ICU共收治患者353名,其中37人诊断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0.48%.普通外科ICU院内感染可能与患者住ICU时间长短、镇静药和人工气道的使用等因素有关(P<0.05),与抗酸剂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院内感染是危害患者健康,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丁美祥  王彤  张瑞红  宁小平 《中外医疗》2009,28(31):127-128
目的对ICU院内感染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对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10月ICU收治316例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院内感染共发生61例,占19.03%,死亡21例。ICU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81.9G%,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共栓出致病菌145株,其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菌75株,占51.72%;革兰氏染色阳性菌38株,占26.21%;真菌32株,占22.07%。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致病菌构成以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ICU应加强管理,根据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ICU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CU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7月-2004年6月住ICU患采取标本作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52例患共检出菌株145株,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其中G-菌74株(占51.0%),以洋葱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G^ 菌29株(占20.0%),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比例升高,共检出42株(占29.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ICU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控,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6.
ICU院内感染医源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寻找医源性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ICU收治的168例次住院超过48小时的全部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确定其中45例次为医院感染,并进行危险因素的统计处理。结果ICU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8%,最常见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其次为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为侵袭性医疗操作(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保留导尿、鼻饲等)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时间、免疫抑制剂、制酸剂等)。结论尽量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损伤,是有效预防和控制ICU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利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6-17,20
目的探讨入住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 8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09例,感染率为13.10%。院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等有关,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必须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宋琼  俞思伟 《河北医学》2010,16(4):505-506
医院感染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生素均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严重威胁危重病人的康复。本文就我院ICU 2008年1月至12月收入转入各类危重病人246人/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院内感染79人/次,院内感染率32.11%。  相似文献   

9.
胡飞燕 《吉林医学》2012,33(3):621-622
目的:探讨层流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层流ICU病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层流ICU病房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护士行为,ICU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标准化,是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感染已成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障碍之一,尽管重症医护诊治技术在不断改进,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获得性感染,可导致患者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危重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在综合ICU的院内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较严重,且耐药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32 0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杰  冯捷  陈立明 《热带医学杂志》2007,7(3):243-245,26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5年1月至12月32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回顾性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省级某医院1993年4494份住院病历,作医院感染回顾性调研,发现该医院感染率为5.16%。胸外科感染率最高(13.38%),中医科最低(0.82%)。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伤口>下呼吸道>皮肤与软组织>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现重病监护病房(ICU)使用,泌尿道插管及外科手术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性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内发生院内感染的195例患者进行感染致病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细菌耐药情况。结果:195例重症监护病房医内感染患者的送检样本中,共分离获得390株病原菌,其中比例最高的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9.4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2.82%。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占2.82%。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具有高度耐药性;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均具存在耐药现象,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氨苄青霉素无耐药现象。结论: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对正确指导临床用药,防止抗菌药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和规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我们对1997年ICU收治的患者和同期手术科室收治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对比,并对ICU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方法1.且调查对象1997年1~12月ICU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13例,男69例,女44例,年龄14~80岁,其中手术102例,本手术11例,住ICU时间最长373.5h,最短24h;同期胸外、脑外、泌外、普外、骨外、肿瘤科收治的手术患者4277例。1.2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1.3诊断标难按卫生部医院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宣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对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1年中 5个ICU共收治住院患者 1 91 8例 ,发生医院感染 2 67例次 ,医院感染例次率 1 3 .92 %。医院感染率居前 3位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 (3 9.70 % )、胃肠道 (2 9.96% )和泌尿道 (1 5 .73 % )。医院感染构成比居前 3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真菌 (3 7.98%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0 5 % )和大肠埃希菌 (1 0 .1 3 % )。提示 :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29.7%。高危病区为血液病科、传染病科、胸外、矫外及胃肠外科。感染最多部位是下呼吸道(35.4%),其次为伤口感染(11.0%)。69.5%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78.1%为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85株病原菌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为57.9%。本文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方面护理干预,降低医院ICU患者的感染率。2008年1月-6月ICU患者感染率36.93%经过分析、查找原因,对我院综合ICU从加强清洁度和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2008年7月-12月ICU患者感染率降至20.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和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12月在我院ICU、RICU、E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 病人328人次,发生医院感染 84例,医院感染率25.61%.检出菌株206株,其中真菌56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7.18%;G+2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1.17%;G-菌127株,占病原菌总数的61. 65%.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分别占G-菌的36.22%和11.02%.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程度高,应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易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7-12月ICU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共监测254例患者,病例感染率13.77%,病人日感染率39.59 0/00,呼吸机相关肺炎83.87 0/00,泌尿道插管相关感染率8.91 0/00,动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率8.840/00,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4.37,调整病人日感染率9.05 0/00.结论 缩短ICU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