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时间分段法将122例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流程时间和院内急救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首诊-完成首次心电图时间、完成首次心电图-导管室完成术前准备时间、肌钙蛋白完成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首诊至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院内急救死亡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急救时间,降低院内急救死亡率,提升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优化的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观察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和护理,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流程梳理和优化,将优化的流程向护士培训并实施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持续改进。将观察组与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流程的对照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停留时间、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8月31日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前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将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后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医生到诊时间、急救时间、干预前后血清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医生到诊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记分(EM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EMPS、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优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cTnI、CK-M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进门至球囊扩张(D-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12月期间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39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期间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42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对比2组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院前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转运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显著提升AMI患者的急救效果,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家属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急性心梗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52例,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76例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组采用优化护理细节流程。结果干预组D-to-B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短,2 h的胸痛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细节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可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诊护理流程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探索规范化的急诊护理路径。方法 对2018年1月至6月共11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急救流程,并与常规护理的2017年7月至12月共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心梗三项时间、D2B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急诊PCI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显著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检查及等候时间,为急诊患者行PCI治赢得了宝贵的时 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的关键环节进行流程优化,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以2018年1—12月就诊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医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接诊环节、现场急救环节及交接环节进行流程优化.以2018年1—6月流程改造前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7—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2例均行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流程进行护理,分析比较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率、院内死亡率、PCI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成功率及院内死亡率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远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住院费用,节省住院时间和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应用专科护理流程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包括"120"急诊院前救治沟通、院内心脏专科护理、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及PCI治疗配合.认为急诊护理流程可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进行抢救;将2013年5月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PCI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建立胸痛急救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商丘市中医院治疗的8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入院时间,将胸痛急救体系建立前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建立后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成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救护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后2017年5月—2018年4月40例STEMI病人作为观察组,同样随机抽样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前2016年5月—2017年4月40例STEMI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进大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急诊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期间病人病死率和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胸痛中心为STEMI病人开通绿色通道,缩短了病人急诊滞留和D-to-B时间,使其能够尽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规范病人救治流程,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做好转运前风险评估,环环相扣,降低了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院内病死率,让病人、家属及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于2019年6~12月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2月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胸痛积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体征稳定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后的胸痛积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治疗期间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确切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价值。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严格遵循急救护理路径要求开展护理。对比2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急救总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病死率、院内再介入手术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急救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总时间更短、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更低、病死率更低、院内再介入手术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对缩短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时间窗及提升抢救效果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3月STEMI患者5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75例和对照组2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STEMI患者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率、院内死亡率、PCI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降低医护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对2组各项抢救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的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导管室护理策略调整。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之间,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观察导管室护理策略改进前后,导管室启动时间,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至双联抗血小板时间,急诊室总停留时间,确诊至家属手术知情同意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等指标,回顾分析总结导管室护理工作的改进策略。结果 导管室护理策略调整后,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相关指标用时明显减少,分别为管室启动时间[36.8±12.2min:28.3±13.5min,P=0.036];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 15.6±6.2min:11.8±9.2min,P=0.021];确诊至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时间[ 16.8±10.8min:10.2±9.2min,P= 0.016];急诊室停留总时间[72.9±30.5min:68.7±32.1min,p=0.040];确诊至家属手术知情同意时间[12.0±10.2min:9.8±11.0min,p=0.032];入门至球囊时间[92.5±45.0min:85.0±33.2min,p=0.042];结论 导管室护理作为胸痛中心运行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更高效的参与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急救相关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以及预后效果。[结果]优化组的等待时间、急救时间以及PCI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心率、呼吸频次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能够有力促进抢救效果的提升,使病人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和恢复,同时提升病人的生存率、降低病人的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