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38例诊断为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9±5.6)岁,住院期间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0月,平均(18±6.8)月,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月及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视觉评分、JOA评分、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0~330 min,平均(287±42.5)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 L,平均(393±63.4) m L,术中无神经、脊髓损伤发生。术后脓肿吸收,结核症状消失无复发,未发生切口感染不愈合情况;VAS疼痛视觉评分末次随访评分为(1.30±0.57),与术前(6.30±1.17)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为(24.80±1.67),与术前(9.35±4.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膜外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术前四联抗结核治疗3周后,采取侧前方入路行1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椎间植骨及钉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观察切口1期愈合率,结核复发率,椎间植骨融合率,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后凸成角均矫正及畸形矫正丢失角度。结果:随访1~6年,患者切口均1期,植骨全部融合,结核治愈无复发。神经功能明显恢复,Fankel分级在D级的2例,E级17例。Cobb角由术前23~50°矫正至术后5~20°。末次随访平均丢失2.5°。结论:经胸膜外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是有效方法。能够1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胸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胸椎结核27例,均采用前路入病椎体全切除术加钛网内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2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脊髓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滑脱、断裂情况,植骨均融合.结论 在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于胸椎结核,能重建脊柱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3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VAS疼痛评分,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及随访期内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40个月(平均24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4.8个月,无局部复发;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前A级1例,B级5例,C级4例,D级16例,其余均为E级。术前、术后Cobb角平均为30.4°、19.4°(比术前纠正11°)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0.1 mm,平均丢失2.3 mm。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为2.6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除1例A级、3例D级外,其余均为E级,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加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支撑融合治疗胸腰段结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清除病灶、恢复和保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对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前融合节段后凸角(20.6±3.5)°,20例存在脊髓压迫症状,Frankel B级3例,C级5例,D级9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0.5~3.5年,平均1.5年,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7.5±3.5)°,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脊柱稳定性重建在病灶清除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中的重要性.方法 2000年11月~2010年7月共收治30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脊柱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及Frankel分级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所有患者结核症状得到控制;术前患者JOA评分与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改善率为(56.37±5.58)%;术前、术后Cobb角比较平均矫正8°.术后5个月X线片示病变椎体间骨性融合,术后18个月X线片复查椎骨内固定.结论 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植骨内固定,实现了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从而保障结核病灶清除的彻底、椎管减压的充分.  相似文献   

7.
马天洪  黄勇  曾建成  邓友章 《西部医学》2010,22(10):1878-1880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21例患者,病灶位于胸5~12,均有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后凸角27~57°,平均31.7°;术前15例患者伴脊髓不全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至少12月的系统抗结核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及固定;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复发及螺钉松动,所有病例均获得植骨愈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4°,随访期内未见明显丢失,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33级,除3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外,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减少复发,并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胸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4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情况及植骨成活率。结果术中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随访1~2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有21例获得1级以上的恢复。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8个月,脊柱畸形被矫正,术后平均Cobb角12°,平均矫正13°。无病灶复发,未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60例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胸一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具有暴露充分、手术野清楚、病灶清除减压彻底、脊髓损伤少、复发率低、后凸畸形矫正满意、能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经临床反复验证安全有效,是治疗胸椎结核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云南省中医医院接收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就诊时间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随访至少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患者胸背痛、结核中毒症状等消失,伤口愈合可。末次随访时,患者腰骶角、血沉均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结核复发现象。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35例为E级,1例患者由术前的B级恢复至D级;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手术及药物相关并发症,术后6~8个月,36例患者获得BridwellⅠ级植骨融合34例,2例BridwellⅡ级植骨融合。结论成人腰骶段结核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经肋横突关节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采用该手术入路方法治疗的单节段上胸椎结核患者共32例,术前均行四联抗结核治疗,根据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8例,D级12例,E级10例。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Cobb’s角、VAS评分、ESR、CRP及Frankel分级情况,评估融合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18.6±32.6)min,出血量(653.6±158.2)m L。术前上胸椎Cobb’s角平均(32.4±7.6)°,术后矫正至(15.1±5.7)°,末次随访为(16.2±2.2)°,术后矫正的上胸椎Cobb’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SR平均(68.4±17.6)mm/h,术后3个月下降至(15.4±6.7)mm/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全部恢复正常(9.6±3.4)mm/h,与术前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B级2例,改善至C级1例,1例无改善;C级8例,改善至D级6例、2例无改善;D级12例,全部改善至E级。末次随访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1例伤口愈合差、2例术后出现血气胸,2例出现脑脊液漏,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经肋横突关节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上胸椎结核,临床效果良好,是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