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献血行为,及影响其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随机抽取莆田学院72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大学生献血者与未献血者对于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男女生献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非献血者.②大学生了解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由他人得知".③献血者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献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未献血者认为自己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条件不符合献血标准.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宣传方式等因素均对大学生无偿献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相应针对措施,促进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大学生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某学院2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28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57±1.40)岁;男性65人(占23.2%),女性215人(占76.8%)。其中,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占26.8%。经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对献血体质量要求的认知、对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对献血用具的态度、家人的态度、他人劝说。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偿献血有关的是年龄(OR=2.677,95%CI:1.394~5.142,高年龄组献血率高于低年龄组),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OR=2.907,95%CI:1.367~6.184,知晓无偿献血间隔时间的献血率高于不知道的),他人劝说(OR=3.588,95%CI:1.835~7.017,易受他人的影响的献血率更高)。结论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率较低,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无偿献血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无私奉献的荣誉感,增强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方法收集本站2004年~2012年在校大学生献血人数,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献血人数所占比例少,甚至在2011、2012年成锐减情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存在极大盲区。结论要建立有效宣传机制,具体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大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大学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度;分析大学生没有参与无偿献血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大学生献血率,保证临床供血的需求。方法此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大学城各大高校进行抽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献血工作的满意度、社会支持度、献血基本知识等。结果发放的2000份问卷中共收回194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97.00%,有效问卷1900份,有效率95.00%。经统计分析,山西大学城大学生无偿献血率为17.00%,总体情况上,女生无偿献血率高于男生,大四学生高于其他低年级学生,医学类专业的学生高于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结论山西大学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活动的支持率很高,但无偿献血率较低。我们应该加大无偿献血在山西高校的宣传力度,多开展无偿献血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者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差异.方法 采用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及无偿献血认知量表对昆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析表明影响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献血知识、压力、自我效能、恐惧.在校大学生未献血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工作学习太忙、对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情况,总结影响突发事件认知的因素,为提高高校大学生风险认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烟台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问卷220份,有效问卷数为220份,有效率100%,其中75.5% 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对突发事件关注度在性别和居住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园突发事件以学生因学业和就业压力自杀(65.5%)和学生寝室发生火灾(53.2%)为最常见;能够积极主动了解校园隐患情况的学生仅占32.3%;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50.9%)和向其他朋友和同学了解(50.5%).而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最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54.6%).结论 在校大学生中有绝大多数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并且性别等因素对这一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学生们对风险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得,但是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最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项目的实施一是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原因,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二是针对献血的状况寻求其解决措施,提高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方法:就嘉兴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献血率仅为19.6%,在献血者中72.2%出于无私奉献,在未曾献血者中58.5%因为担心献血卫生条件不合格和出于对血液管理机制不透明的担忧而未曾献血。结论:大学生有献血的热情,但由于自身的条件及外部条件(献血宣传、献血卫生条件、反馈机制等)的影响导致献血人数并没有呈现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非献血者,除了"献血者年龄为18~55岁"、"献血后休息2小时"和"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三项在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流动采血车和报纸;42.0%的大学生曾无偿献血,男生献血率高于女生(P<0.05);未献血者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健康、认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人反对献血以及不知道在哪里献血等.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对器官移植的态度及捐献意愿,探讨阻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可能原因。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四川省内8所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从媒体宣传中获得器官移植相关知识的人数占39.16%;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41.63%,非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22.35%,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愿更高;影响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属意见(52.05%)和对相关机构的不信任(53.79%)。结论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度低;捐献意识有待提高;非医学院校有必要开展器官移植相关课程;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设立合理补偿机制,完善现有体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影响医科大学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探索并推广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动员的途径.方法 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广东医学院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回收857份,有效问卷836份.学生的性别,知识结构,学校的行政手段,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献血回报方式以及用血报销制度的了解程度,接受献血知识信息的途径是影响医科大学学生参加无偿献血行为的因素.结论 医学生是无偿献血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宣传、引导,以获得高校与血站的双赢合作,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科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85份,收回798份,有效率为81.0%。结果:76.8%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献血认知水平,但只有14.2%参加过自愿无偿献血。医学专业的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其他学科的学生(X2=17.429,P=0.000),大学生献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荣誉和赞美(n=46,40.7%);而没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人不支持(n=233,34.O%)。结论:大学生献血认知水平较高,但还缺乏对无偿献血深层次的认识。因此,采供血机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献血宣传模式,以及制定献血者招募策略,以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因素,为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的46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25±1.074)分,其中医药类学生(3.42±1.053)、父亲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3.63±1.049)得分较高;78.2%的学生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认知得分、是否愿意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态度以及亲人对其捐献行为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捐献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和社会舆论误导等;46.8%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是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最主要措施。结论应提高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无偿献血80221份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近年来的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本市无偿献血80 221份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按不同年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性别之间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梅毒检测的各分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 221份标本,检出梅毒阳性1 017例,检出率为1.27%,其中无固定职业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439例,检出率为2.43%;而高校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43例,检出率仅为0.27%.2006~2009年间不同年份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抗体阳性率在百色市无偿献血人群中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梅毒感染率仍然很高;高校学生和军人的梅毒感染率较低,今后在制定无偿献血策略重点可从这些低危人群中招募血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279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器官捐献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器官捐献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知识、流程、用途及相关法规等知晓程度较低;有22.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捐献器官的意愿,且仍有66.9%的人还未做决定;大学生整体器官捐献态度呈正向态度,但不同年级、性别、科系类别、风俗习惯及献血习惯者的器官捐献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器官捐献知识和价值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的知识水平,促进器官捐献态度的改善和器官捐献意愿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4项检验指标结果,寻求确保血液安全的对策。方法对六安2007~2009年市区与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比较,市区与采血点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CV、抗-HIV、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梅毒阳性率远高于发达城市和周边城市,值得考虑献血前的筛查。结论为确保血液安全,减少血液资源浪费,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选择较好的试验方法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外,还应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吸引更多健康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不断壮大献血队伍。逐步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实现真正的无偿自愿献血,才能更好地保护用血者、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对身后捐献角膜的态度.方法:对重庆市三所大学的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设置了1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4个选择答案,了解对身后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意识和态度、对有关捐献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实际参与性.结果:311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288份.愿意身后捐献角膜者占53.82%,支持捐献占77.08%,但大多数不愿意现在办理捐献手续、也不知道怎样办理捐献手续;近三分之二的人不知道重庆市已经成立了眼库;77%赞成尽快立法或制定地方性条例.结论:大学生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志愿捐献者,但实际参与者较少,眼库需要加强宣传,让大学生们了解捐献知识,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国内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4座城市900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国内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率为16.57%,在性别方面,男性较女性捐献率高(P=0.032);同时,捐献意愿与年龄和学历有相关关系(P=0.047;P=0.029)。影响国内公民进行遗体捐献的最主要因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其次不了解国内遗体捐献程序和法规制度。结论:发现公民捐献意愿较以往调查明显升高,可能与当前国内器官捐献工作的全面开展,人们的捐献态度改变有关。影响捐献主要因素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不了解遗体捐献程序和法规制度,以及担心同意器官捐献后医院会因此而消极治疗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方案,促进更多的自愿者参加无偿献血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分析献血人群和未献血人群无偿献血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调查人群献血率为25.24%,一年级学生献血率低于高年级学生(χ2=264.45,P<0.001);医学专业学生献血率高于非专业学生(χ2=8.26,P<0.001)。高达54.75%的献血者和72.00%非献血者对采血用具卫生表示怀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01)。献爱心、有益健康、本人或家人可享受用血优惠为献血者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献血者和未献血者的顾虑和障碍因素中担心身体不适(χ2=8.76,P=0.003)、家人或朋友反对(χ2=66.62,P<0.001)以及自己血型血库已满(χ2=13.5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行健康教育及有力的政策可以激励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9.
Article 3.4 of EC directive 89/381 requires member states to take "all necessary measures to promote Community self-sufficiency in human blood or human plasma" and, for this purpose, to "encourage the voluntary unpaid donation of blood and plasm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thical case in support of the policy of voluntary, unpaid do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