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超检查,对7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血管瘤患者,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声像图分型。结果:72例肝血管瘤,经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5%(68/72);漏误诊4例,占5.6%(4/72),分别为3例肝癌液化,占4.16%(3/72),肝囊肿1例,占1.38%(1/72)。结论:通过B超多切面探查及声像图特征表现,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在脂肪肝背景下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方法30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双幅对比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I组(合并脂肪肝)与Ⅱ组(未合并脂肪肝且无其它肝脏疾病);再根据超声造影表现分为A组(动脉期病灶不全充填)与B组(动脉期病灶整体均匀快速增强),将I、Ⅱ组及A、B组交叉归类进行分析。结果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53.8%~64.7%。超声造影检查:A组(IA组及ⅡA组)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100%(8/8);B组中,IB组造影剂消退慢于周围肝实质10例,快于周边肝实质2例,同速于周边肝实质1例,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76.9%(10/13),ⅡB组造影剂消退均慢于周围肝实质,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100%(9/9)。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高,超声造影显著提高了在脂肪肝背景下对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但在脂肪肝背景下,病灶呈整体均匀快速增强时,则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收集本中心健康体检中经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的病例资料,探讨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到本中心参加健康体检7923例中超声诊断为肝血管瘤112例(检出率1.4%),回顾性分析112例肝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12例肝血管瘤中高回声型88例(占78.6%),低回声型16例(占14.3%),混合回声型8例(占7.1%),单发98例(占87.5%),多发14例(占12.5%),肝右叶例58例(占51.8%),肝左叶42例(占37.5%),左右并发11例(占9.8%),肝尾叶1例(占0.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超声造影的显像变化规律。方法:10例10个肝血管瘤患者,用SonoVue造影剂经肘静脉快速团注法注入体内,观察病灶回声的增强效应。结果:造影后的肝血管瘤增强效应呈现病灶周边区先显影,逐渐向中央伸延的征象,造影增强长时间持续存在。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血管瘤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泡型肝包虫病(HAE)与肝血管瘤 (HHE)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0 年 1 月~2019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HAE 及 HHE 患者共102例,其中 HHE 患者57例,HAE 患者 45 例。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比较 HHE 及 HAE 的超声造影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形态、血流、造影时增强模式等。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 例 HHE 患者共有 61 个病灶,病变平均大小为(6.5±3.9)cm。45例 HAE 患者共有 57 个病灶,病变平均大小为(8.7±4.9)cm,两组病灶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内部回声构成、病灶血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的位置、边界、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泡型肝包虫病和肝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动脉期周边增强及病灶内部增强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E及HHE的常规超声表现有部分相似,但超声造影表现有明显差异。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对HAE与HHE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超声检查作为其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就肝血管瘤在灰阶超声上的形态与回声类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三维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的特点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以提高肝脏病变超声造影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3例肝血管瘤患者共28个病灶的CEUS表现特征作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诊断得到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或随访的证实.结果 CEUS表现:2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完全或不完全增强,其中25个门脉期和延迟期回声高于周围肝实质,1个延迟期回声低于周围肝实质.2个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整体强化不消退.结论 CEUS可明显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但对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行增强CT或MRI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应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特征,以提高肝脏病变超声造影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科23例肝血管瘤患者共28 个病灶的CEUS表现特征作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的诊断得到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或随访的证实。结果 CEUS表现:26例病灶表现为动脉期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完全或不完全增强,其中25例门脉期和延迟期回声高于周围肝实质, 1例延迟期回声低于周围肝实质。2例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整体强化不消退。 结论 CEUS可明显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但对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行增强CT或MRI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应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造影检查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83例肝占位性疾病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动态记录其超声造影过程和结果,对观察区的造影剂灌注过程以及造影前后声像图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肝占位性疾病分别为33例肝血管瘤,30例肝癌,15例局灶性增生,5例不均匀肝脂肪浸润。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现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典型的向心性环状增强,肝癌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快进快出",局灶性增生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离心性轮辐状增强,不均匀肝脂肪浸润患者的造影结果未见明显聚集的造影剂。结论:不同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可提高肝占位性疾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可在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造影检查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83例肝占位性疾病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动态记录其超声造影过程和结果,对观察区的造影剂灌注过程以及造影前后声像图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肝占位性疾病分别为33例肝血管瘤,30例肝癌,15例局灶性增生,5例不均匀肝脂肪浸润。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现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典型的向心性环状增强,肝癌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快进快出",局灶性增生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为离心性轮辐状增强,不均匀肝脂肪浸润患者的造影结果未见明显聚集的造影剂。结论:不同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可提高肝占位性疾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可在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120例患者(120个肿块)行术前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分析联合检查对乳腺病灶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与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切除肿块120个,其中良性肿块83个,恶性肿块37个。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3.3%、83.1%和83.3%,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1.7%、82.1%和81.2%,两种检查手段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为95%、90.6%和93.3%,均明显高于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的单独应用均可用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然而,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有利于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声压超声造影诊断体积较小肝癌的价值。方法使用造影剂SonoVue检查小肝癌249例共267个病灶(最大直径≤3cm),包括原发性肝癌218个,转移性肝癌49个。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结果多数小肝癌动脉期增强、门脉期消退,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间增强时相无差异。增强达峰时原发性肝癌以整体增强为主,而转移性肝癌中环状增强的比例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两者差异显著。若结合增强方式和时相,本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8.1%。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显示小肝癌相对于肝实质增强和消退的动态过程,获得病灶内微血管的影像,从而敏感地鉴别诊断肝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方面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方法:对128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分别进行经直肠超声(TRUS)和CE-TRUS检查,其结果再与穿刺活检或根治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CE-TRUS异常区域进行靶向穿刺活检的阳性率与系统穿刺活检进行比较。结果:128例可疑患者中有56例被确诊为PCa,CE-TRUS异常的有54例,其中有46例为PCa,敏感性为82.1%,而TURS的敏感性仅为64.3%,CE-TRUS检查仅出现8例假阳性和10例假阴性,其假阳性主要是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急、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而假阴性则主要是由于原发灶位于外周带和移行带的较低PSA水平患者、小体积癌灶、中高分化肿瘤而导致的。对于CE-TRUS异常的54个病例进行靶向穿刺活检的阳性率为77.4%,远高于系统随机的穿刺活检。CE-TRUS的诊断阳性率与PSA水平有明显相关。结论:对于可疑PCa患者,临床上可以利用CE-TRUS靶向穿刺活检来提高其诊断能力,但也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穿刺活检在诊断PCa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46例正常对照者的精索静脉及66例男性不育患者左侧曲张的精索静脉进行了检测。结果(1)正常对照组双侧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最大内径(DR)、Valsalva试验时精索静脉最大内径(DV)、最大返流速度(Vmax)、返流持续时间(T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精索静脉曲张组与对照组组间DR、DV、Vmax、TR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为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精确的精索静脉内径、血流动力学等客观指标,有助于提高对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男性不育具体病因的进一步的认识、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闭合性肝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92例闭合性肝脏损伤患者,并对超声图像诊断与外科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结果92例中,肝包膜下破裂12例(12/12),肝中央型破裂17例(17/17),肝破裂63例(61/63),诊断符合率:96.83%.合并脾破裂25例、肾挫伤11例、胰腺挫伤7例、肠破裂2例.超声图像诊断与外科手术诊断符合率达96.83%.结论 超声检查方法简便、经济实惠、快速有效、无创伤、可以重复,是诊断闭合性肝脏损伤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检测肝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nTI)与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76例90个肝血管瘤病灶患者行造影超声检查,所有病灶均经增强CT或MRI证实,其中1例经穿刺活检,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动态观察肝血管瘤注射造影剂后在动脉期(0-40s)、门脉期(41-120s)及延迟期(121-360s)灌注变化规律,并用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对90个肝血管瘤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血管瘤开始增强时间为10-18s,平均(13.3±2.5)s,90个病灶均在动脉期出现增强,在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向心性填充,延迟期病灶持续强化。其中27个(30.0%)病灶在动脉期呈周边结节状强化,随后进行性向心性填充,39个(43.3%)病灶为环状强化,24个(26.7%)病灶在动脉期呈整体快速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等高回声。病灶大小与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病灶的增强模式有关,体积较大的血管瘤多呈结节状强化,体积较小者以整体快速强化多见(P<0.05)。肝血管瘤三种增强模式(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整体快速强化)与正常肝组织时间-强度比较:灌注峰值高、曲线下面积大、曲线陡、整体快速强化组达峰值时间短,结节状强化组、环状强化组达峰值时间缓慢,整体快速强化组灌注峰值大于其他两组,曲线的尖度整体强化组与环状强化组均比结节状强化组陡,曲线下面积三组比较均有差异。结论肝血管瘤增强模式为动脉期从周边结节状、环状或整体快速强化开始,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向心性进行性增强;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肝血管瘤的动态增强过程,揭示肝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March 2007 to August 2009.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5 groups (S0-S4) according to fibrosis stage evaluate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liver biopsy. New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 features including area under the time-intensity curve (TIC) of portal venous phase/hepatic arterial phase (Qp/Qa) and intensity of portal venous phase/hepatic arterial phase (Ip/Ia)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blood supply ratio (portal vein/hepatic artery) in each group. Arrival time of portal vein trunk (Tp) and decreasing rate of TIC (β )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Qp/Qa and Ip/Ia decreased from S0 to S4, while Tp and β increased. These 4 fea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fibrosis (P<0.001) an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ive groups (P<0.001).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Ip/Ia were 80% and 86% for groups ≥S1, 75% and 86% for groups ≥ S2, 71% and 84% for groups ≥ S3, and 76% and 80% for group S4, respectivel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Qp/Qa were 70% and 88% for groups ≥ S1, 80% and 76% for groups ≥ S2, 74% and 70% for groups ≥ S3, and 81% and 95% for group S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p/Ia and Qp/Qa could be adopted as reliable, non-invasive features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ibrosis.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血供与肿瘤类型、大小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病灶血供特点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血流信号,其应用提高了超声对肝脏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但这些传统超声对低速血流信号不敏感,并受病灶大小及位置深度的影响,因此限制了其的临床应用.为了改善"成像困难"的病例的检测,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应运而生.静脉注射微气泡造影剂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为超声诊断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