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对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将慢性HBV感染孕妇68例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孕妇自28周起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疗程4个月,婴儿出生后6 h之内和1月时注射HBIG200 IU,并分别于0、1、6月龄注射乙肝疫苗20 μg;对照组孕妇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其婴儿出生后接受与观察组同样的防疫。结果 怀孕28周和产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BV-DNA浓度差异不明显;而分娩即刻,观察组血清HBV-DNA为(0.38±0.44)×106 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24 h、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7.06%和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妊娠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阻断孕晚期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在孕晚期乙肝病毒(HBV)复制水平较高的孕妇中对阻断HBV围生期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孕妇资料,分为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从第28孕周起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或替比夫定600 mg/d至产后4周。主要观察指标为新生儿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共收集孕妇资料87例,拉米夫定组32例,替比夫定组28例,对照组27例。共分娩新生儿87例,拉米夫定组32例,替比夫定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至临产时,血清log10HBV DNA水平拉米夫定组〔(3.92±1.21)copies/ml〕和替比夫定组〔(3.18±1.43)copies/ml〕低于对照组〔(8.53±1.74)copie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1年,拉米夫定组(3.1%,1/32)和替比夫定组(无感染患儿)孕妇所生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8.5%,5/27)。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孕妇及新生儿存在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在孕晚期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孕妇中,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均能够降低HBV垂直传播的风险,两者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HBV从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婴儿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预防母婴传播HBV是降低HBV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策略[2]。在孕妇妊娠30~32周使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DF)被发现对母婴传播具有较好的阻断作用[3]。此外,替比夫定(LdT)也被发现能够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4]。因此,通过抗病毒治疗对于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TDF或LdT在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ALT、AST、TBil、AFP及Child-Pugh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失代偿好转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AFP及Child-Pugh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及失代偿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HBeAg转阴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替比夫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将产前检查有慢性HBV感染孕妇50例及所生新生儿54名(4例双胞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晚期及产后4周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并随访至出生后1年。结果:HBV感染孕妇在分娩前,治疗组HBV-DNA载量Lo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7.7±4.6∶2.7±1.2,P〈0.05)。婴儿出生后1年,治疗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及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P〈0.05;4%∶20%,P〈0.05)。结论:对于HBV感染的孕妇,在孕晚期口服替比夫定能够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有效预防婴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20,(3):166-17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系统地评价HBs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Pubmed、CBM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文献研究,替比夫定组孕妇共1 003例,对照组孕妇共1 0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比夫定组出生不同时间的婴儿HBsAg阳性率及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可以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阿得福韦酯、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组,A组采用阿得福韦酯治疗,B组给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耐药性发生率(26.67%)高于B组(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与B组(93.33%)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ALT恢复正常时间低于A组,且HBV-DNA转阴率(96.67%)高于A组(80.00%),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得福韦酯、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但是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服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案将2012年1月—2015年5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116例HBV高载量孕妇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从孕28周开始口服替诺福韦治疗直至妊娠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妊娠期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入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7.69±0.54)log~(10)copies/mL和(7.57±0.48)log~(10)copies/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3.81±0.95)log~(10)copies/mL和(7.73±0.52)log~(10)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0.00%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4.05%和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例患者表现为轻微恶心、呕吐,1例患者表现为失眠、疲劳、头晕、乏力,1例患者血清肌酐升高,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结论 HBV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服用替诺福韦的疗效良好,其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替比夫定治疗重型肝炎倾向的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60例重型肝炎倾向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口服;地塞米松10 mg冲击治疗3~5 d后停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BIL、ALT有明显差异(P〈0.001),治疗后治疗组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8周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对照组发生11例,治疗组发生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替比夫定治疗重型肝炎倾向的慢性乙肝,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并发症,阻止向重型肝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1日。通过Meta分析法比较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疗效。结果共5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的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例、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治疗应答率分别为74.2%、63.7%、36.6%、29.7%、68.6%.拉米夫定组分别为63.7%、42.9%、28.6%、23.8%、52.1%,替比夫定组各指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比夫定比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拉米夫定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 DNA)preS区内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CSHB)相关变异在母婴传播过程中的进化趋势。方法收集879例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孕妇分娩后将其新生儿脐带血、完成乙肝疫苗注射后的7月龄婴儿外周血亦纳入队列。通过基因分型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HBV的母婴传播情况,运用单克隆测序方式检测母子体内HBV preS区中CSHB相关突变情况。结果 HBV B/C基因型中CSHB相关变异C2875T、C2980T、G2988A、C3067T、C3097A、T25G、A76C、A79G、T100C、C102T、C106A、T109G、C135T、T147C、A148G,可通过宫内感染途径传播给新生儿;C2基因型中变异A3097C/G、G132C在HBV宫内感染中存在明显优势(P<0.05;P<0.05)。B2基因型中,变异C3057G、T3060C、C3097A、T3169A、A20G、A76C、C129T,能够通过MCTC途径由母亲传播给7月龄婴儿;C2基因型中以上变异突变率低。结论 在母婴传播过程中,HBV B2基因型中CSHB相关变异较多;婴儿完成接种免疫后,野生型HBV在母婴传播中具有感染优势,进化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替比夫定在预防中晚期妊娠合并慢性乙肝孕妇宫内胎儿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53例诊断为中晚期妊娠(妊娠22-30周)合并乙肝孕妇,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18例)只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均在分娩后采取脐带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24h内给新生儿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 IU及乙肝疫苗10 ug,并分别于1、6月时再次注射乙肝疫苗10μg。 结果 治疗组在分娩时检测,显示母亲HBV DNA定量减少,ALT、AST 恢复正常,新生儿出生1年后复HBV血清学标志,治疗组胎儿宫内感染率为0, 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例3例。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是有效、安全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拉米夫定(LAM)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寻求服用LAM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佳时机.方法 血清HBsAg阳性及HBVDNA≥1×106 copies/ml孕妇208例,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为三组,Ⅰ组孕妇未做特殊处理,Ⅱ组和Ⅲ组孕妇分别于妊娠20周、28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定时服用药物并持续至分娩后.新生儿出生后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婴儿12个月龄时HBV感染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婴儿HBV慢性感染率分别为21.05% (20/95)、0(0/49)、7.81% (5/64),Ⅰ组与Ⅱ、Ⅲ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98、5.06,P为0.001、0.024),且Ⅱ组与Ⅲ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45).结论 LAM能够减少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妊娠20周的干预效果比妊娠28周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24-26
目的探讨乙肝孕妇服用替诺福韦酯疗效及其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HBV)垂直传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40例乙肝孕妇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孕10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肝治疗,两组新生儿均采取阻断治疗。两组孕妇于孕12周、20周、30周对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进行检测,统计ALT复常率及HBV-DNA的转阴率;新生儿1个月时进行乙肝五项测定,计算阻断成功率。结果孕12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5%和10%,对照组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50%和45%,对照组为20%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0周,实验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为100%和95%,对照组为45%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孕妇早期应用替诺福韦酯可以进行有效治疗,并能阻断母婴间HB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7.
As a kind of nucleotide drugs,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Europe and United States with effective therapeutic results. The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DF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drug for both naive and treatment-experienced CHB patients.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TDF is superior to adefovir. TDF represses the disease and improves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either compensated or decompensated liver diseases due to CHB. For pregnant woman with HBV infections, if necessary, TDF could be used and no evidence of drug-related birth de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adverse events of TDF include headache, fatigue, and etc. In addition, TDF showed few side effects on renal functions and metabolism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CHB patients with renal deficienely. So far, gene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DF resistance have not been found. TDF provides a new choice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B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对乙肝病毒( HBV)阻断母婴传播,探讨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确诊为HBV携带者的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均分为2组,观察组孕28周注射HBIG,对照组不注射,比较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所有新生儿经过6个月的治疗乙肝表面抗体( HBsAb)的检出率。结果:经过阻断治疗,观察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新生儿中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BsAb检出率为64.55%,明显优于出生1个月的22.72%(P〈0.01),并且在治疗期间孕妇及新生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HBIG在阻断HBV在母婴之间的传播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载量孕妇,观察其对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替诺福韦口服至分娩时,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标准免疫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比较两组孕妇HBV-DNA水平变化、婴儿7月龄时HBsAg、HBV-DNA阳性率、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7.59±1.21) log10 IU/mL和 (7.57±1.23) log10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妇的血清HBV-DNA水平[(3.25±0.61)log10 IU/mL]显著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7.65±1.29) log10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7个月后,观察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对照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9%、11.1%,母婴阻断率为8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头围、体质量、Apgar评分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者有3例,其中2例表现出轻微头晕、乏力,1例表现轻度恶心、纳差,发生率为5.0%。结论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治疗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众所周知,在我国肝硬化主要与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并且,在临床上有许多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同时存在肝纤维化和活跃的病毒复制。我们应用干扰素γ(interferon-γ)对32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治疗及观察,兼顾抗纤维化、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