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李凯  刘超  王娟 《中原医刊》2014,(2):20-2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危重晚期新生儿分为三组:细菌感染组68例,病毒感染组56例,非感染组54例。回顾性分析危重晚期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3.5%、12.5%和13.0%,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CU病房,血清PCT可用作晚期新生儿细菌感染与病毒等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原(PCT)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PCT作为一种炎性介质,与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性休克等严重程度和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PCT在诊断早期严重感染、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管理抗生素的使用、判断治疗的有效性、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国内外PCT作为临床检测的常规指标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童晓  陆立东  黄建萍  黄璇 《河北医学》2004,10(12):1115-1117
目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经常在无临床细菌感染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接受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前体(PCT)浓度将会升高.本文旨在以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来指导临床用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198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标准治疗组或PCT治疗组.(标准组n=98,PCT组n=100).标准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98例患儿临床背景相似,标准组88%被处方了抗生素,PCT组仅有43%使用了抗生素,且全部患儿愈后良好.结论: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不影响愈后.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是近年来发现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PCT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指导用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可进行快速定性或准确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乔林  周吕蒙  杨淑娟 《四川医学》2004,25(11):1247-1248
血清(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发现的用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的血清标志物。研究发现PCT不仅可用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还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炎症活动情况,与传统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根据PCT变化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耐药菌株及二重感染的发生。目前国外学者已将PCT作为全身细菌感染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我们对100多例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PCT测定,对收治的几例危重患者血清进行了全病程跟踪检测,为临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星成  段勇 《医学综述》2014,(2):231-233
降钙素原(PCT)对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有明确的临床价值,PCT可用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反应蛋白(CRP)特异,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性感染引发脓毒血症快捷、敏感、准确的监测手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在PCT指导下安全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PCT水平对疗效判断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儿科急性炎症的危重患儿,有时难以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性疾病,临床传统指标又常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制订治疗方案、监测抗生素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判断非常重要。降钙素原(PCT)在体内外稳定性好,对于细菌感染尤其脓毒症,PCT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成为临床全身性细菌感染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之一,为早期积极干预和改善脓毒症的预后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用大量抗排斥药物及糖皮质激素,使传统感染诊断指标对感染并发症的诊断出现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全身细菌感染的新指标,与其他传统临床炎症指标相比,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文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和免疫抑制治疗后降钙素原的变化规律,降钙素原对抗感染治疗及鉴别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做了阐述.PCT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性炎症标志物,可成为一项快捷、有效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帮助临床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和排斥反应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钙素原(PCT)近年来正逐渐受到重视,其被认为是有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在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的C细胞产生.在健康人血中,PCT不能被测到(《0.1ng/mL),在严重感染(如细菌、寄生虫和真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可以升高,有的可超过100ng/mL,这时PCT大部分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降钙素原在许多临床领域已得到应用:它被用在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水肿性、无菌坏死性和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的判断、细菌感染性和非毒染性ARDS鉴别诊断.本文将重点介绍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婷 《西部医学》2014,26(10):1408-1411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肽,在感染和脓毒血症时降钙素原的产生不依赖降钙素水平,而与细菌感染内毒素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传统生物学标记、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决策.降钙素原作为一个最近应用的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可早期诊断感染病原体的种类、评价感染的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降钙素原已成为感染和脓毒血症管理中最有用的生物学标记物.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CT的产生、代谢在感染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指导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AECOPD诊断并于住院当日检测血清PCT〉0.25μg/L患者87例,随机分为PCT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治疗,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决定抗生素的应用。两组同时进行痰细菌学的检查。观察指标为抗菌治疗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病例数等。结果PCT组的抗菌治疗天数多在3~10d;而常规治疗组大多超过14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重感染发生病例数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PCT水平对诊治AECOPD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杨勇 《安徽医学》2012,33(6):707-709
目的监测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探讨PCT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分为对照组和PCT组,每组7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PCT组为在PCT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观察指标中PCT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使用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可有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而不影响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6月间来作者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80例)与急性加重期(84例)患者的PCT以及CRP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诊断意义,同时临床根据PCT与CRP水平进行指导治疗,评价两者在COPD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ECOPD组的PCT、CRP表达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COPD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治疗组患者AECOPD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而言,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检测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甘雨灵  宋兴华 《医学综述》2014,(10):1762-1765
现今多重耐药菌的报道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滥用。在临床,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不能准确说明病因,造成早期诊断的困难,而提高感染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早期诊断。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能早期提示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与传统标志物相比,它能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总之,血清PCT能提示感染的类型和程度,指导抗生素的启用和终止,减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因此,血清PCT在感染中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P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8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T或内毒素指导组(病例组43例)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组(对照组43例)。每天监测两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水平,PCT临界值为0.5μg/L,内毒素为0.01 EU/ml,病例组当临床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出现且PCT〉0.5μg/L或内毒素升高达>0.01 EU/ml时开始抗生素治疗,当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且PCT下降到〈0.5μg/L或内毒素下降达〈0.01 EU/ml时超过3d停用抗生素。在对照组抗生素治疗预防给药2周,如果临床感染的体征和症状仍存在,继续抗生素治疗直到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3d,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生存率、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抗生素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监测PCT、内毒素指导SAP患者合并感染治疗中是有用的指标,有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少细菌耐药和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宁建英 《农垦医学》2012,34(4):300-302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指标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161例纳入标 准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当天均抽血化验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任一项指标增高患儿为细菌感染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上述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患儿为非细菌感染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住院天数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加用抗生素较不用抗生素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用抗生素与不用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以采用联合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来鉴别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为细菌性感染或非细菌性感染.对无细菌感染证据患儿可不予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依  董芸  周平 《西部医学》2014,(4):439-44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指导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72例SAP患者分为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组(C组)和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组(P组),每组36例。C组患者根据经验指导抗菌药物使用,P组入院后每日监测PCT变化,PCT>0.5ng/ml为抗菌药物启用指征,PCT<0.5ng/ml或下降90%基础值并持续三天为抗菌药物停用指征。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抗菌药物累计DDD数、胰腺外感染发生率、局部穿刺引流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 C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4.8±2.6)天,P组为(12.0±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抗菌药物累计DDD数显著高于P组(P<0.05);C组患者胰腺外感染发生率高于P组(P<0.05);P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在SAP患者中监测PCT动态变化并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参考指标是临床工作中安全有效且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PCT组(47例)、指南组(42例)和经验组(45例),对3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医疗总费用、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PCT组与指南组在医疗总费 用、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天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和指南组在医疗总费用、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天数分别与经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抗感染治疗情况下,利用PCT检测指导抗生素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总费用、抗生素使用费用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学》2015,36(11):1342-1345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 PCT、CRP 和 WBC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PCT、CRP 及 WBC 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 PCT、CRP 和 WBC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和CRP 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 P <0.05),而 WBC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CT 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 CRP 和 WBC(P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 -菌)感染组患者的 PCT 高于革兰阳性菌(G +菌)感染组(P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 水平下降幅度较 CRP 大(P <0.05),WBC 变化幅度较小(P <0.05)。结论 PCT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