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水面舰艇艇员的睡眠状况,为改善艇员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海军某水面舰艇部分艇员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结果 舰艇艇员PSQI总均分为(5.06±3.36),19.9%的艇员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延长、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是人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它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关系,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大学学生的调查,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说明它们与睡眠之间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宁波大学1993年入校的本科学生。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由学生自愿填写。发出538份,返回有效调查表431份。12睡眠质量的童度将①入睡困1佳、①早醒、③半夜醒来次数、④强行控制入睡、⑤睡时多梦、⑤多恶梦、①床上醒着的时间和③白天打瞌睡等八个方面分别定量化,再对各分指标按不同的权重加总,将其综合为一个反映睡眠好坏的总的睡眠质量指标。回…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国修订版调查表对天津市抽取的3 2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SQI平均得分为(4.76±2.55)分;有49.08%的学生睡眠质量好,37.70%的学生睡眠质量一般,13.22%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多因素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每日学习时间≥8 h、现在饮酒、自觉学习效果一般、不太好和不好是影响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大学4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是影响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性别、年级、每日学习时间、自觉学习效果、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现在饮酒是天津市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2 126名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及自制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贵阳市大学生PSQI总均分为(6.27±2.34)分,27.4%的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男女生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睡眠质量最差;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经常上网(β=0.072)、父母不和(β=-0.049)、与教师关系紧张(β=-0.049)、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β=-0.054)、与同学关系不和(β=-0.058)、有学习压力(β=-0.066)、恋爱失败(β=-0.069)、不关注自身健康(β=-0.084)、与家庭成员相处不甚融洽(β=-0.089)、经常担忧自身健康(β=-0.162).结论 贵阳市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嘉兴学院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嘉兴学院低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在校1024名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与其他地方大学生进行比较。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有34.0%的在校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71.7%)、入睡困难(35.6%)、睡眠质量不佳(30.1%)和睡眠时间不足(27.0%)。与其他地方大学生相比,本院学生在睡眠障碍方面要优于其他地方学生(t=2.37,P﹤0.05),而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上要差于其他地方学生。总的睡眠质量也不如其他地方学生(t=13.95,P﹤0.01);不同性别比较发现,睡眠效率男不如女,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女不如男;不同专业比较发现,在睡眠效率方面医学专业不如非医学专业(t=2.38,P﹤0.05)。[结论]应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睡眠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厦门市一般人群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人群健康提出对策。[方法]2010年3月,在厦门市城区采用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497名一般人群的睡眠质量。[结果]调查497人,PSOI总分为6.36±3.67分,其中睡眠质量好的占35.21%,质量一般的占35.41%,质量差的占29.38%。睡眠质量差的所占比例,男性为32.08%,女性为27.74%(P〉0.05);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同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婚者为24.59%,已婚者为33.99%(P〈0.05)。睡眠质量差的人群PSQI得分,男性、女性分别为11.05±2.75分、11.08±2.84分(P〉0.05);已婚者与未婚者分别为11.74±2.81分、10.10±2.47分(P〈0.01)。其中,入睡时间得分女性高于男性,睡眠时间得分男性高于女性(P〈0.01);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紊乱、催眠药物得分均为已婚者高于未婚者(P〈0.01或〈0.05)。[结论]一般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者所占比例较高,这一比例年龄大者、已婚者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劳务工睡眠质量情况。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评定劳务工的睡眠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09名劳务工PSQI评分平均为(5.80±2.76),73人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3.6%;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白天功能障碍、主观睡眠质量、睡眠干扰因素成分的得分较高,2分以上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8.3%、26.5%、14.2%。影响劳务工睡眠质量的主要问题为夜间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难,她们在这两方面多于1~2次/周的百分比分别为35.6%、30%。结论劳务工睡眠质量较差,应采取措施改善睡眠,以保证她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海市2所高校在校医学生的午睡和夜间睡眠状况,探讨午睡和夜间睡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1月23—26日使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调查问卷、午睡调查问卷和中文修订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上海市2所高校706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663份,有效率93.91%。与国内大学生常模相比,在校医学生的PSQI总分[(5.79±2.80)分]、主观睡眠质量[(0.90±0.71)分]、睡眠时长[(1.49±0.67)分]、日间功能障碍[(1.64±1.00)分]得分更高,睡眠潜伏期[(0.74±0.78)分]和睡眠干扰因素[(0.79±0.60)分]得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身份及体育锻炼情况的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48名被调查医学生每周至少午睡1天,这部分群体中566人(87.35%)上大学之前有午睡习惯,641人(98.92%)认为午睡是一个好习惯,468人(72.22%)期望午睡时长为>30~90 min,561人(86.57%)认为午睡后工作效率更好,50%以上的人各季节午睡时长和午睡频率差不多。至少午睡1天的医学生的午睡时长、每周午睡天数、午睡前困倦程度、午睡后30 min时困倦程度和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11~-0.08,均P<0.05)。睡眠障碍组相比睡眠正常组的午睡后30 min时困倦程度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2所高校在校医学生的睡眠质量较差,军校医学生及经常体育锻炼的个体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本次调查的医学生午睡较为普遍,午睡时长、午睡天数、午睡前/午睡后疲劳程度和夜间睡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潮热妇女睡眠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年期潮热的妇女睡眠状况,以及潮热程度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06名40~60岁妇女分为潮热组、无潮热组,分别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潮热状况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潮热组妇女PSQI总分平均值高于无潮热组妇女(8.03±4.28 vs 5.58±3.56,t=-2.359,P<0.05);潮热妇女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是无潮热妇女的4.172倍(OR=4.172,95%CI:1.26~13.80,P<0.05)。 PSQI表中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项,潮热组妇女均高于无潮热组妇女(t值分别为-1.936、-2.556、-2.217,均P<0.05)。重度潮热妇女的PSQI得分显著高于轻度潮热的妇女(9.85±3.72 vs 7.96±3.92,F=12.316,P<0.05),亦显著高于中度潮热的妇女(9.85±3.72 vs 8.31±4.08,F=4.261,P<0.05)。结论更年期潮热影响妇女的睡眠,其中以重度潮热最为显著,导致妇女出现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规律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HAMD对21例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组15例,睡眠质量较好组6例,两组之间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之间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以上的透析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近20年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以客观准确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NKI学术搜索等数据库检索、收集2000-2019年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文献,按照一定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收集189篇文献,775组数据,325 435名被试。运用SPSS 19.0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量的运算。结果 大学生PSQI总分的平均效果量95%置信区间为0.050~0.350;大学生PSQI总分高于常模分(t=4.59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PSQI总分在性别(t=3.214,P=0.001)和年级(F=21.861,P<0.001)变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需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睡眠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大学生睡眠时长和时型与非稳态负荷(allostatic load,AL)流行现状,并探讨睡眠时长和时型与AL的关联强度,为大学生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19年4—5月在安徽省和江西省2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和体质检查,共纳入729名问卷有效及生物标志物完整的大学生。使用自评问卷和《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进行调查,根据生化检查、血压和人体形态学测量结果评定大学生AL水平。使用〖XC小五号.EPS;P〗检验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睡眠时长和时型分组间大学生AL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和时型与AL水平的关联。结果 大学生睡眠不足检出率为56.2%,清晨型、中间型和夜晚型时型检出率分别为15.1%、74.2%和10.7%,AL高水平的检出率为52.0%。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AL水平与睡眠不足(OR=1.63,95%CI=1.21~2.20)和夜晚型(OR=2.01,95%CI=1.11~3.66)均成正性关联。结论 大学生睡眠时长和时型与AL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需要进一步纵向研究阐明大学生睡眠时长和时型与AL的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13.
王海清饶珈铭叶云凤张思恒董晓梅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4):429-43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手机使用状况问卷,对13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手机使用率为98.6%,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3.6%。不同性别、生源地和自评性格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港澳台地区和情绪型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6h以上,手机依赖倾向高分组的比例均较高,女生、情绪型大学生的睡前使用手机频率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均较高;不同年级、生源地、自评性格和不同手机使用行为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及以上、港澳台、情绪型性格、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经常睡前使用手机、睡前使用时间1h以上和手机依赖高分组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障碍检出率最高。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高年级(大二、大四OR分别为1.68、1.42,95%CI:1.19~2.38、1.02~1.99)、港澳台地区(OR=1.74,95%CI:1.31~2.31)、情绪型性格(OR=1.39,95%CI:1.31~2.31)、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OR=1.61,95%CI:1.02~2.53)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1h以上(OR=1.95,95%CI:1.07~3.55)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结论 大学生手机使用会影响睡眠质量。开发手机软件的相关部门可考虑健康预警、使用限制等,大学生自身应合理使用手机,适当调节情绪,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3.0%,有自杀意念的男、女学生构成比为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OR=5.07,95%CI:4.27~6.02)、近一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07,95%CI:1.79~2.38)、已发生性行为(OR=1.95,95%CI:1.65~2.30)、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1.77,95%CI:1.52~2.08)、女性(OR=1.66,95%CI:1.45~1.90)、认识的人中有过自杀行为(OR=1.46,95%CI:1.28~1.67)、近一个月因疾病对学习及日常生活影响(OR=1.29,95%CI:1.08~1.52).结论 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相似文献
15.
2341名海南省本科大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本科大学生睡眠质量现况,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对海南2341名本科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341名学生的PSQI平均得分为(5.70±2.68)分,23.3%的大学生有睡眠问题即睡眠质量较差。调查对象中每周迟睡频率≥3次有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最高(30.3%),睡前吃宵夜(29.4%),每周不吃早餐1-2次(25.4%)、睡前上网(25.3%)、健康状况差(58.1%)、宿舍环境差(34.2%)和学习负担大(29.4%)睡眠问题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睡前体育活动(OR=1.180,95%CI:1.036-1.343)、迟睡频率(OR=1.798,95%CI:1.501-2.155)、健康状况(OR=2.594,95%CI:2.151-3.129)、宿舍环境(OR=1.259,95%CI:1.070-1.481)、睡前吃宵夜情况(OR=1.431,95%CI:1.138-1.799)、睡前上网(OR=1.549,95%CI:1.176-2.041),学习负担(OR=1.450,95%CI:1.201-1.750)。结论海南省本科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海南省百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全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对海南省16市(县)百岁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主要现患疾病和生活方式等资料,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730名百岁老年人中225例存在睡眠障碍(30.8%);PSQI得分(6.44±3.05)分,主要睡眠问题为睡眠效率低(48.5%)、入睡时间长(35.5%)和日间功能障碍(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大小便失禁、心脏病、慢性疼痛是百岁老年人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有午睡习惯和规律饮食是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海南百岁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能改善该人群睡眠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通市大学生故意伤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南通市3所高校1 43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过去的30d内有6.96%的学生经常受欺侮,其中被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比例最高(2.5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5)。过去的12个月中,8.77%的学生有打架行为;15.17%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平常活动;13.50%曾想过自杀,其中5.22%曾做过自杀计划;13.36%想过离家出走,其中4.59%尝试离家出走。结论南通市大学生故意伤害行为发生比例较低,但不良情绪、自杀和离家出走比例较高,应做好干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在日间嗜睡与抑郁症状间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大学生一般情况、睡眠状况和抑郁症状检出情况。结果 评定为睡眠质量差的大学生为29.0%,大学生轻度一般日间嗜睡、轻度过度日间嗜睡、中度过度日间嗜睡和重度过度日间嗜睡检出率分别为43.1%、10.2%、6.8%和4.3%。PHQ - 9筛查的轻度、中度和重度及以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1.4%、7.5%和6.1%。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程度变化与日间嗜睡程度呈正向线性相关,OR值(95%CI)分别为5.53(4.71~6.51)、12.75(10.21~15.93)、18.38(14.20~23.79)、51.70(37.83~70.64)。日间嗜睡、睡眠质量及两者的交互项均显著预测抑郁症状(β分别为0.47、0.69、0.04,P<0.01),睡眠质量在日间嗜睡与抑郁症状间起调节作用(R2 = 0.49)。结论 大学生日间嗜睡报告率高,日间嗜睡程度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正向关联,两者的关联受到睡眠质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5年来中国大学生焦虑基本状况,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meta分析技术对国内70篇采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的大学生焦虑研究进行了异质性检验、总体效应值估计、亚组分析和发表偏倚处理等统计分析.结果 (1)异质性检验结果:Qb= 5 002.16,P<0.001,v = 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