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脑卒中康复训练临床路径.对50例首次脑卒中的住院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支出,缩短住院时问。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能降低其残疾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结局并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对国内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研究现况、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规范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的计划制定、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入院时、31 d时对两组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 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MBI)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31 d时FMA评分、MBI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的规范化护理模式.方法 将66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34例)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二级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脑卒中后二级康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则以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入院第2天,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60天,试验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开展二级康复治疗护理,不仅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有肯定的疗效,而且能达到在相同时间内使康复效果提高、医疗成本下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将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满意度高、平均住院天数短及住院医疗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符合该护理路径准入标准并愿意参加本研究的2014年入院的20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2014年1~6月份100例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为2014年7~12月份的10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训练(以下简称路径组),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通过6个月的实验研究,最后的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8.6%,而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93.4%,统计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较传统的护理方式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路径(RCNP)应用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神经内科实施RCNP护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护理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分别为(2.6±0.6)、(2.5±0.5)分、(4.3±1.1),对照组为(1.8±0.5)、(1.9±0.5)、(3.5±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540/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43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67%)和健康知晓率(96.5%)均高于对照组(71.0%,73.67%,P<0.01)。结论 RCNP的应用,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临床路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康复效果(包括自理能力、康复知识知晓率、ADL评价合格率、遵医行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且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2组患者康复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其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抢救转运的55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脑卒中院前急救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治疗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从接诊到抢救时间、接诊到专业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存活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护理对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康复路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焦虑程度、吞咽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显效和好转人数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14、30 d后,2组患者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患者焦虑程度评定各项目分数均出现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 0. 05),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出现上升,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康复路径护理能提高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护理结局指标构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路径,为护士在临床服务全过程中提供标准化的语言链接和可供度量的尺度,同时培养临床护士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病人在临床就医体验提供规范化、连续性、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护理记录的相关概念、归类到缺血性脑卒中46项核心护理结局。[结果]最终10项护理结局中有33个结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包括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爬楼梯的耐受性、以有效的步态行走、慢走、中速行走、走、平衡、协调、步态、表现正常的能力水平、显示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表现出适当的修饰和卫生、括约肌伸缩性、排便时肌肉的伸缩性、排便无须辅助措施、如厕、沐浴、走路、吞咽测试的结果、对食物的容受、吞咽不适、音质变化、正确使用支持器械、采取正确推重物的技巧、表现出肌力良好、充足的液体摄入、排尿模式、意识的尿意、说道感到焦虑、血压升高、说道恐慌感、恐慌感。[结论]以护理结局指标为导向构建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路径,可为病人在临床就医体验提供规范化、连续性、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医护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12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为传统护理组,2013年1~8月收治的53例脑卒中患者为临床路径组,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组制定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标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康复知识知晓率、认知态度、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路径组在掌握康复知识、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和遵医行为等方面与传统护理组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49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49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2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9.760,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23.866,P<0.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8.777,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05,P=0.036)。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伴有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伴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中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9月,我们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7月~9月确诊为脑卒中并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80例为实验组,男56例,女24例,42—81岁。脑梗死51例,脑出血29例。选择2006年7月-9月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8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在焦虑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 CNP 标准化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患者出院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主量表(SDS)评分,并比较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出院时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 <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CNP 标准化管理能促进焦虑症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万胜慧  岳明  陆莉  刘磊 《当代护士》2016,(8):131-132
目的研究卒中后瘫痪肢体早期康复的最佳康复路径技术应用,并与临床一般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脑卒中瘫痪患者5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路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0例,实施一般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等,没有明确的康复路径干预;康复路径护理组28例,采用康复护理路径表单,结合病情,严格按照Brunnstorm分期设计的康复路径执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康复路径护理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利于脑卒中偏瘫肢体的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